木麻黄引种栽培技术探索研究与对策

2016-12-01 03:22撰文许基全王宇阳
浙江林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木麻黄种源苗期

◇撰文/许基全王宇阳

木麻黄引种栽培技术探索研究与对策

◇撰文/许基全王宇阳

木麻黄为木麻黄科木麻黄属树种的统称,系热带常绿乔木树种,原产于澳洲及太平洋的一些热带岛屿。树干通直高大,树冠稠密,小枝细柔下垂,树形优美,生长迅速,抗风力强,耐盐碱,耐干旱,耐瘠薄,亦极耐水湿,树干不怕沙埋,不怕海潮浸渍,繁殖容易,病虫害少,木材坚硬,根系发达,有丰富的根瘤菌,能在珊瑚礁上生长,有“世界植物的先锋”之称,是热带沿海地区国家营造海岸防风固沙林的主要树种。

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和台湾省引种栽培木麻黄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引种栽培的主要有细枝木麻黄、普通木麻黄、粗枝木麻黄三个种和部分杂交种,浙江省沿海地区引种栽培木麻黄也已有50多年。

开展木麻黄的继续北移引种栽培活动,必须选择适宜的种源,开展多地试验,并通过批量引种、苗期锻炼、选优培育和研究先进适用的营造林技术措施。

选择适宜的种源

选择优良适宜的种源,关系到木麻黄引种栽培工作成败。除了就地就近选择种源外,还应该尽可能选择重盐碱地上的种源,因为木麻黄通过在重盐碱地上的引种栽培,抗风耐寒性能可以明显地增强。

2016年2月,台州沿海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低温,根据气象观测资料显示,椒江区沿海最低气温降至-8℃以下。椒江十一塘木麻黄幼林大多受2-3级的冻害,可以恢复生长。玉环县沿海的最低气温降至-5℃左右,玉环县璇门湾湿地公园木麻黄幼林普遍遭受4-5级的冻害,对恢复生长有较大的影响。根据调查分析,椒江区采用的是在十塘和椒江近岸滩涂重盐碱地上采集的木麻黄种源,而玉环县是采用大鹿山岛非盐碱地上采集的种源。

台州市椒江区和玉环县都可以采集大量的木麻黄种子;温州、宁波、舟山也可以就地采种。上虞、余姚等杭州湾沿岸地区批量引种木麻黄也已取得成功,并已开始结实,种子要尽可能地采集利用,也可作进一步北移引种和推广。

开展多点引种试验和批量引种

台州市椒江区以南沿海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木麻黄已成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主要树种并且大力推广应用。椒江区以北至上虞区以南的浙东沿海地区批量引种栽培木麻黄均取得成功,应继续扩大试点,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推广力度。上虞区以北的钱塘江300余千米一线海塘盐碱地绿化,至今仍缺乏速生常绿乔木树种,建议钱塘江沿岸各县(区、市)开展木麻黄引种栽培的试验研究工作,这一优良树种的引种栽培一旦成功,一线海塘绿化和沿岸滩涂绿化均可取得重大突破。根据调查,20世纪80年代初,嘉兴沿海地区曾开展过木麻黄引种栽培的试验研究工作,海宁尖山附近钱塘江畔的海涂盐碱地上,仍保存了部分木麻黄植株,虽然受过冻害,仍可恢复生长,现树高已达10米左右。继续引种栽培是有望大面积推广造林的。

木麻黄一般3年生就开始结实,结实量较多,种源充足,又容易产生新的杂交种,采取批量引种,成功的几率就比较高。如果引进苗木,每个试点至少要求引种300株,并连片种植。因为木麻黄种群效应比较明显,少株量引种栽培往往生长不良,并且容易遭受风害和冻害,如能进行300株以上的连片栽培,就能产生群体效应,生长较好,抵御风灾和冻害能力也可明显增强。开展木麻黄引种试验最好是引进种子,就地或就近培育实生苗,更容易取得成功。种子引进要求达到200克以上,可出苗10000株以上,有利于通过苗期锻炼,选择优良单株用于试验栽培,这样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苗期锻炼和苗期选优

引种木麻黄,苗期不提倡采取人工挡风、防寒等技术措施,让苗木生长期经受大风、干旱、盐雾、低温的锻炼,对不适宜生长的单株,让其自然淘汰。利用适应性强的优良苗木用作造林试验,可以提高引种成功率,降低成本费用。

木麻黄苗期分化明显,通过苗期选优,不但可以提高引种成功率,而且可以优化木麻黄种群,提高林地生产率。1984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树木引种专家王豁然先生到大鹿山岛调研考察木麻黄引种栽培成果时评价说:“玉环县是木麻黄的次适宜生长区,大鹿山岛引种的木麻黄是我所发现最好的,在澳大利亚原产地也没有看到这么好的木麻黄林分。”在大鹿山岛,若采取阔幅条播育苗,每亩播种量5公斤左右,可出苗30万株以上。当幼苗长到3-5厘米高时进行第一次间苗,拔除生长过密、细弱、矮小的苗木,苗距保持3-5厘米左右。当苗高达到1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二次间苗,苗距保持6-8厘米左右,每亩保持粗壮端直的幼苗约25000-30000株。出圃时再进行第三次选苗,每亩选取10000株左右优势苗用于造林,再将生长细弱、受风害、冻害、病虫危害的苗木全部淘汰。通过这样的苗期选优,可以选出适宜引种区生长的优良木麻黄种群。

主要营造林技术

木麻黄引种栽培的主要营造林技术要求同大多数树种基本类似,根据木麻黄的生长特性和造林地的特殊性,主要有以下三点。

整地处理。岩质海岸,尤其是远离陆地的海岛,由于常年受海风的猛烈吹袭,植被大多稀疏低矮,坡度险陡,土层浅薄干燥。如果整地不当,容易造成地表径流土壤冲刷,影响幼树成活和生长。为保留一部分植被以起挡风作用,整地前植被不要求全面刈割,更不允许劈山炼山。一般植被可不作刈割,采用小块状开垦整地。先将开垦区块的植被连根挖掘后叠放在开垦穴的下方,可起挡土拦水作用,开垦整地的块状大小40厘米×40厘米即可,深度要求达到25厘米左右,如果土层不够深,可向上方和两侧适当挖土加高。泥质海岸盐渍土地在造林前应做好开深沟排水降盐,并进行做高垅或做高墩抬土整地的准备。

适时造林。木麻黄的适宜造林季节同造林地的气候条件和种源产地的气候条件有很大关系。引种初期,选用福建省东山县的种源,最适宜的造林季节为4月下旬至6月上旬,而1970年以来选用玉环县采集的种子,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为木麻黄的最适宜造林时期。正选用广东湛江、福建平潭和浙江玉环三个不同产地的木麻黄种源,分别选择在3月下旬、4月下旬和5月下旬三个时间段进行分期造林试验。玉环的种源各时间段造林成活率均达到100%,平潭的种源三个时段造林成活率分别为64%、83%、93%,而湛江的种源造林成活率分别为6%、35%、71%。从以上介绍可知,不同产地的种源,在不同时间段造林,成活率有很大的差异。浙江省引种初期均选用广东的种源,而且浙江省各地有春季造林的传统,造林成活率低是造成浙江省初期引种木麻黄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以上数据也表明了选择最适宜季节造林的重要性。

当前全省各地引种栽培木麻黄,完全可以选用省内的优良种源,从3月中旬至4月下旬,是浙江省木麻黄最为适宜的造林季节。除了造林季节选择外,选择最适宜的天气造林也很重要。木麻黄新枝和嫩梢有节,很容易失水枯萎。刮大风的天气不适宜栽植木麻黄,最适宜选择在风力相对较小的大雾天和细雨天造林。

适时剪伐。木麻黄幼龄树不适宜修枝,修枝后不但影响生长,而且容易发生干形扭曲,生长变缓,抗风力减弱。成片的木麻黄林进入中龄林后也不必人工修枝,下枝会自然枯落。玉环县大鹿山岛和椒江区大陈岛的6000余亩木麻黄林,没有进行过人工整枝,生长整齐。

由于木麻黄不提倡修枝,进入郁闭后就必须进行适时间伐。一般造林后的第5年可进行第一次间伐,以后每间隔3-4年间伐一次,郁闭度保持在0.7-0.9比较适宜,这样可以保持优美的林相景观,提高林地生产率。

猜你喜欢
木麻黄种源苗期
玉米苗期根汞胁迫响应中miRNA的鉴定及初步验证
刍议香合欢形状特性及生长差异
大同市朔城区:开展辣椒苗期田间检疫工作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多重荧光定量PCR法同时定量检测4种混合熟肉种源
传奇木麻黄
木麻黄记
玉米苗期病害综合防治要点
春天的木麻黄
西南桦种源早期选择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