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周平:仰望属于自己的那一小片天空

2016-12-01 17:43九月
艺术与设计 2016年8期
关键词:周平青山胡同

认识青山已经有十年的时间,那时他刚来中国不久,在为我所参与的项目“边界线”影像节设计整个展场空间。印象中的这个男生个子高高的,有好看的眼睛和细长的手指,会认真的听取别人说的话,稍作思考,给出可行性的分析。他最后给出的方案是将整个展览空间用黑色的墙隔断开来,墙壁上开出大小不一的方型空间。当置身其中的时,每一个方形空间的面积只够看一部video作品,仿佛进入到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小空间,但又与周围的环境相融。观众们在观看只有自己能看到的作品的同时,也能观察和感知到身边其他人的状态。就像青山租住的北京胡同那样,有自己的小空间,又有有趣的周围环境。

2015年,青山因为参加了东方卫视一档大型装修真人秀节目《梦想改造家》而名声大噪,他将南锣鼓巷一个35平方米三代5口人居住的拥挤空间,改造成了整洁通透的梦想居所,重新诠释了在胡同生活的可能性。回过头来想想认识他时的第一个设计,与现在的设计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就像青山自己认为的理想住所那样“对房子面积的要求不高,对房子的位置和周围环境的要求反而更多。”

于设计师而言,家是蕴含了无限可能的天地。在这个有限的空间中,设计师将自己的生活哲学、美学观点、创意想法尽情演绎。青山在节目中的设计启发了很多人对“家”作为一个空间的再认识。对青山周平而言,建筑的意义在于“建筑空间有较大的力量去改变人的生活和整个社会,建筑师可以通过这个空间来影响人、城市和社会。”

“家是什么?”这是青山周平在多次分享会中提到的一个问题。“你们春节回去的那个家,还是你们幼年时曾经住过的那个房子吗?”

“很多人都说不是了,现在回的那个家,和记忆、感情中的那个家,没有任何关系。”青山说,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缺少家的概念,中国近年来城市化发展非常迅速,很多人小时候的家已经没有了,被拆除了,而新近搬进去的“房子”可能很大,却只是个没有记忆的房子。

“我回到日本的家,我小时候的桌子、书架都还在家里,我的房间,那个经常玩耍的公园,哪些留下我足迹的空间,全都还在。”青山周平说,所以自己在设计房子的时候,就喜欢融入家的概念。青山周平认为,家应该是一个更为开放的场所,要与城市有关,而城市的一部分也可以融入到家里面。“房子的设计也应该如此,和自然有关,和生活有关。”而在北京的胡同生活着的青山周平,每天都充满着浓厚有趣的发现。“我经常看到胡同里有些男人是裸着上身的。他们为什么不穿衣服?为什么他们去别的地方又会穿上衣?这对我来说很有意思。后来我想,可能他觉得这是他家的一部分,所以他不用穿衣服。”

在胡同的空间里,人们在街边下象棋和打牌、或者做饭、午睡,或者与孩子玩耍,那感觉就像在城市当中的客厅。在胡同里,各种各样的人和他们的家庭生活有趣并模糊的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非常和谐的氛围。“路的宽度和建筑物的高度、树木的高度以及其中的人们、各个部分的尺度恰好构成了很好的互动,给在那里生活的人们带去一种娴静的气氛。”

Q:你最喜欢家里的哪一部分?

A:在家里最喜欢的地方是淋浴间,因为我家淋浴间的天花板是用透明的玻璃搭建的,我可以一边洗澡一边欣赏天空和旁边的大树。虽然北京四合院房屋密度很高,但是天空比较开敞,周围没有高的楼房,我很享受这种天空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感觉。

Q:目前你住在一座四合院并且亲自设计了房子,你觉得哪些部分能体现你的设计理念和风格?

A:我觉得应该是我家的一根木梁,它原来有一半藏在天花板里面。设计时我把天花板拆了,露出原来的木梁,虽然仔细看起来比较脏,但因为我很喜欢它的质感,所以后来我并没有做其他任何处理。我觉得它很能代表这问房子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且这是主梁,具有很强的存在感,到我家做客的许多朋友都很喜欢这根木梁。

Q:你所参加的电视节目《梦想改造家》可以说是帮助其他人实现对家的梦想,你自己梦想中的家又是怎样的呢?

A:其实我对房子面积的要求不高,对房子的位置和周围环境的要求反而更多。之前搬过几次家,每次住的面积都很小,但周围环境都很有意思,有院子、胡同、菜市场,还有许多可以喝茶喝酒吃很多好吃的地方。所以我梦想中的房子,面积不用太大,但是希望能建在不同的有意思的环境里面。比如说在山里,在海边,在沙漠,在大城市,都能有一司属于我的小房子,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很理想的生活状态。

Q:家中的人、动物、植物,都属于家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看。家对你的工作有怎样的影响?

A:我家养了一只猫,我向它学习了很多空间利用上的知识。房子里最舒适的空间会随着时间或气候变化而变化,而猫可以看到这种微妙的环境变化,随时做出调整找到最舒适的空间。但我们一般人的生活空间是固定的,卧室是卧室,客厅是客厅。其实人的生活也是可以调整的,吃饭、睡觉、工作的空间不一定分开,因为这都是微妙的连续的过程。目前的三室一厅或两室一厅的平面布局并不代表人的生活状态。猫的生活状态就是动物和空间的一种理想关西。人的生活空间也可以向猫学习,应当更自由更开放。

Q:上大学期间你曾休学一年到世界各地背包旅游,当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决定?这样的经历对于你有什影响?

A:建筑跟环境有很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影响当地的人文环境,两者又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形态。大城市的隐私较多,很难看到环境对建筑纯粹的影响。而在沙漠、山等纯粹的自然环境时,建筑跟环境的关系很突出,我希望看到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怎样生活,怎样创造空间。通过背包旅游我了解了很多传统的建筑、村落、城市,从建筑的外观不一定能了解到它背后的内涵,但仔细研究后就会发现它一定存在合理的逻辑。

Q:你在一些采访中提到过当建筑师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说法?而你自己却成了一名建筑师,建筑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才会让你宁可承受着“痛苦”也要坚持下去昵?

A:建筑师每次做项目,都希望有新想法新突破,希望是之前没有人想过或做过的。但是建筑跟艺术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建筑师需要跟其他很多人一起来完成项目,包括业主、当地政府、施工方、材料供应商,考虑造价、法律、时间等问题。建筑师一方面想创造新的空间,另外一边需要解决很多现实的问题。但是建筑师对我来说还是一份很有意思的职业。建筑对人来说是最基本的空间,我觉得我的理想就是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让社会和人的生活更好,虽然这是比较大的话,但这就是我的一个很基本的理想。我觉得建筑空间有较大的力量去改变人的生活和整个社会,比如说家庭里面的空间设计会直接影响到生活、家人之间的关系,甚至将来的生活,建筑师可以通过这个空间来影响人、城市和社会,这对我来说很有意义。

Q:来中国这么久,你的设计风格有没有受到影响和改变?你觉得与中国本土建筑师的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A:我的设计风格一直有一些变化,但不能说因为来中国所以才有这些变化。我希望我的风格不是一成不变。我认为作为建筑师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每个项目中遇到新问题,然后得出新的解决方法,自己的想法和风格不断地更新,并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我生长在日本,像东京那样高密度的大城市里,所有空间的利用率都很高,在东京可以看到许多巧妙的空间利用。因此与中国本土建筑师相比我可能在空间利用方面更擅长一些。另外日本传统房子的木头结构比较多,里面很少有固定的隔墙,大多是木头或是纸做的推拉门,环境比较通透,与周围的环境比较融合。在设计时我在处理建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方面受日本传统房子的影响比较多。我希望用一些新的方式使自己的设计和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

我认为作为建筑师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每个项目中遇到新问题,然后得出新的解决方法,自己的想法和风格不断地更新,并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编辑:九月)

猜你喜欢
周平青山胡同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青山揽胜
光阴,在胡同中流逝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以我青山磊落,为梅画地为牢
“面霸”周平
讨债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