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情境培训模式优化手术护理交接质量

2016-12-01 01:03周雪云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病房手术室护士

周雪云



模块情境培训模式优化手术护理交接质量

周雪云

目的:探讨应用模块情境培训方法对手术交接护理质量提升的效果。方法:2014年4~6月通过设置模块情境课程对护士手术交接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理论知识、工作失误发生率及工作效率,并了解护士对此培训方式认可的程度和有效性。结果:培训后,护士手术交接理论考核各项目得分及总分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护理失误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前进入手术室时间、手术等待时间、术后回病房时间均明显短于培训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手术交接模块情境培训对降低护士护理差错具有良好的效果。

模块情景培训;手术交接;质量

手术交接包括患者术前从病房或急诊抢救室到手术室、手术室内、术后从手术室回到病房或ICU的整个过程[1]。手术参与成员的多样性、人员交接沟通方式差异性、交接内容复杂性都可能导致多重安全隐患[2]。护理情景式培训是以形象的表演形式再现预设场景,把护理问题、护理程序充分展现出来,加以引导的培训方法。本研究将情境式教学用于手术交接培训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6月在本院手术室、普外科工作的护理人员共49名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0.64±7.85)岁。职称:主管护师11名,护师17名,护士21名。学历:本科13名,专科20名,中专16名。工作年限:1~5年27名,6~10年12名,>10年10名。纳入标准:均具有护士执业证书;科室工作时间>1年;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因转科、进修或离职等原因中途离开手术室、普外科者。

1.2 交接模块情境培训

1.2.1 准备阶段 由护理部成立调研组,经文献查阅、临床考察,开会研讨,利用医院网络平台征求全体医护人员的意见,对手术交接中护理人员风险防范、人文关怀、语言沟通、缺陷行为等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文献资料及各方建议详细制定情境培训内容,规范手术交接流程。

1.2.2 手术交接情境课程的设置 选择病房急诊手术、住院择期手术病例,以及手术交接中的突发、应急事件,要求护士准确交接患者信息、安全平稳护送、密切观察病情,能够按时、无误完成交接。每一课程内容按照术前病房交接、手术室护士间交接、术后病房交接三大模块设置,每个情境均包括管道交接、信息核对、运送路线、接收评估、患者安抚等内容,并设置1~2个应急事件(如导管脱落、医用电梯故障、患者拒做手术、休克、家属未到等),最终制定7个情景教学课程,由教学专家、临床专家审核修订。

1.2.3 手术交接情境课程的实施 拟定培训课程表及分组名单,并于培训前向受训护士发放。将49名护士分为7组,每组7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境排练,即采用角色扮演形式,角色分配由组员协商决定。7个情境培训课程持续8周,于每周六12∶30~14∶00进行,每周完成2~3个情境学习,后4周各组轮流演练上述情境。每次培训均由2~3名专家(护理部教学主任、科室护士长、外科主任)担任培训教师,每次情境展示完毕后培训老师根据情景展示给予点评指导,向观摩成员提问,完成当天培训任务后,由护士长拍摄视频,记录整合,并将整改后流程以书面形式上交护理部审核,于下次培训时反馈给学员。

1.2.4 手术交接情境课程网络教学 组建学员网络空间及交流群,每周末定时上传培训视频与资料,为学员提供全面、详细的网络资源,便于随时利用网络复习;每周日7∶30~8∶30,为学员群交流时间,由科护士长或骨干护士组织,就培训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为护士提供交流平台。

1.3 评价标准 (1)理论考核评分。参照相关文献,自行设计手术交接理论考核卷,分别于培训前(2013年3月~2014年1月)、培训后(2014年4~6月)对参训人员交接程序(15分)、管道管理(20分)、运送安全(15分)、病情观察(20分)、工作职责(10分)、应急协调(20分)共6个方面,均为单项选择题,总分0~100分,计总分进行对比。(2)工作失误发生率。培训前共实施手术213台,培训后共实施手术236台,比较培训前后工作失误发生率。(3)工作效率。评价术前进入手术室时间、手术等待时间(从进入手术间到实施麻醉前)、术后回病房时间(手术完毕患者恢醒至交接完毕),排除进入术后进入ICU患者。(4)主观评价。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参训护士对手术交接情境模块培训的认可度、有效性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或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培训前后护士手术交接理论考核比较(表1)

表1 培训前后护士手术交接理论考核比较(分,±s)

注:1)为t′值,2)为t值

2.2 培训前后工作失误发生率比较(表2)

表2 培训前后工作失误发生率比较 台(%)

2.3 培训前后工作效率比较(表3)

表3 实施前后手术综合效率比较±s)

注:1)为t′值,2)为t值

2.4 参训护士对模块情境培训主观评价 调查显示,42名护士(85.71%)表示能认真参与情境培训,39名护士(79.59%)认为情境培训形式有必要开展,认为模块情境培训对规范手术交接过程有效44名(89.80%)。

3 讨 论

3.1 手术交接模块情境培训提高受训护士工作能力 研究证实,手术交接缺陷是仅次于技术缺陷导致手术不良事件的第二大原因[3]。如何使手术交接过程安全高效,在交接、运送患者时减少护理差错,提高风险应对能力,是医务工作者应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4]。只有医护人员重视、规范执行才能建立正确、有效地工作方法[5]。本研究以此为目标,采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形式将护理人员所需掌握的手术交接内容及程序按术前病房、手术室、术后病房三个模块设置情景课程,一方面将整个手术交接过程情景分段,同时设置突发事件有助于护理管理者从中发现护士在交接运送患者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重点指导监督,使交接流程更规范;另一方面受训者通过情景再现、真实体验手术交接不当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使护士对手术前中后对护送工作有了全新认识;尤其是7个典型情景基本包含手术交接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当遇到类似的案例发生时,相同场景可快速触发记忆重现,大大提高了护士对运送风险的应对。表1结果显示,经培训,护士手术交接理论考核各项目得分及总分均较培训前明显升高(P<0.05),表明模块情境培训可以强化护士所学知识,获取实战经验,提高护士工作能力。

3.2 手术交接模块情境培训质量及工作效率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后手术交接工作失误发生率明显降低,且前进入手术室时间、手术等待时间、术后回病房时间均明显短于培训前(P<0.05),表明模块情境培训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工作效率。模块情境培训由受训护士分组分角色演示专家从旁指导,互相学习,引导护士在交接过程中规范行为,明确职责;另设网络学习空间上传演练视频,减少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复学习,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学习质量。通过试卷考核检验护士理论是否达标,以使护理人员对手术交接内容程序及工作职业更系统全面的认识。流畅有序的交接流程既使交接双方能全面完整地评估手术患者,增强交接内容的条理性,彻底改变培训前术前交接不清、术中忙乱、术后粗糙的现象,降低交接工作失误发生率交接工作失误发生率,缩短了术前进入手术室时间、手术等待时间、术后回病房时间,对提高运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3.3 情境培训可使教学相长 情境培训为学习人员打破了枯燥、被动的学习氛围[6],使其在学习中获得愉快的个人体验,提高学员主动学习意愿;其次,情境演示目的在于尽可挖掘手术交接工作中遇到的的问题,以引导其积极思考对策及处置方法;再次,每次情境培训结束后,培训老师对参与培训者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情境中展现出的问题,并讲解正确的做法,使参训护士能印象深刻,不仅对手术交接这一被大多数医护工作者忽视的工作重新认识,还可以提高护士们学习兴趣。通过问卷调查发现,89.8%护士认为模块情境培训对规范手术交接过程有效,85.7%表示能认真参与情境培训。

[1] 徐双燕,王惠琴,唐碧云,等.手术患者交接标准作业程序的建立[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5):422-424.

[2] 刘晓红,陈 蕾,张卫星,等.追踪方法学优化手术病人交接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3,4(8):69-72.

[3] 任长婕,刘和平,秦小琪,等.以情景演示模式强化外科护士在手术病人交接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0):924-925.

[4] 范成英.手术患者交接环节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医学信息,2014,27(10):329.

[5] 张 穗,张 敏,聂雷霞,等.手术患者交接单在围术期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1(5):418-419.

[6] 郭利红,师 文.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的情景模拟训练及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3):371-373.

(本文编辑 冯晓倩)

274300 菏泽市 山东省单县中医院手术室

周雪云: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5-11-10)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2.051

猜你喜欢
病房手术室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换病房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