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译凡
面对他人的侮辱,相信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快意恩仇、针锋相对,妥协好像已经成为公认的一种有失尊严的做法。然而,受胯下之辱的韩信给我们上了很好、很生动的一课。
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韩信被一帮好事少年阻拦,这些“小混混”以胯下之辱向他发出挑衅。是奋起反击,还是忍气吞声?自己的理想还在远方,为一时的快意而与一群连生命都不当回事的挑衅者一争高下实在没有意义,所以韩信选择了妥协。这种妥协不是懦弱,是一种大智慧。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妥协之余,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正是这般心胸成就了他,使之成为一代名将。
妥协并不代表失败,有时反是通向成功的最佳路径。越王卧薪尝胆,最终“三千越甲可吞吴”。面对兵败国破的惨痛现实,越王勾践选择向吴王夫差妥协,自愿赴吴为奴。穿粗衣,吃劣粮,甚至为吴王尝粪……这样的屈辱,很少有人能够支撑下来,但是勾践做到了。不仅如此,他还卧薪尝胆,砥砺意志,最终在吴越之战中,大败吴军,一雪前耻。显而易见,勾践的妥协乃是一种迂回战术,是通向成功的最佳途径。
与勾践形成鲜明对比的一位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在垓下大败溃逃至乌江时,项羽坚守自己所谓的气节,自认为愧对江东父老,不应再回江东,便自刎乌江。但正如杜牧诗中所慨叹的那样——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项羽坚守着他的信仰,却不知道妥协并非与坚守完全对立,他不曾意识到坚守与妥协有时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像勾践那样,坚守灵台一片清明的同时也懂得妥协,才能在绝境中力挽狂澜。
面对强盛的敌军,晋文公选择了妥协,退避三舍,避敌锋芒,然后战其不备,遂成一代霸主;面对惨淡的人生,司马迁选择了妥协,最终完成了《史记》……这些事例无一不在明示我们:适度妥协正是助力成功的一种手段,在坚守住自己的目标前提下,适度妥协乃是通向成功的最佳路径。
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正是水“不争”的妥协,“利万物”的坚守,才使它处于道的最高境界——上善。
所以,以妥协为盾,用坚守为矛,我们便更容易在人生的困境中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点评】文章以古今中外众多的实例和经典的格言论证了妥协——这一生命中的迂回战术有时正是助力成功的最佳路径。是的,无论什么人都不可能强大到什么时候都坚无不摧攻无不克的地步,所以,适时的妥协和让步恰恰可以让我们重整旗鼓,蓄势待发。当然,妥协的前提是我们内心中对既定目标的坚守,因为无原则的退让则会使我们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所以文章的标题“妥协为盾,坚守是矛”道出了妥协的真谛,耐人寻味。
(编辑 赵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