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

2016-12-01 14:12李正燕章道云高雪芳
智富时代 2016年12期
关键词:比较分析

李正燕+章道云+高雪芳

【摘 要】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经历了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利润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几个阶段的发展,日臻完善,符合经济发展、报表使用者的要求,然而核算过程逐步复杂化,本文对不同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提出较为简单、直接的实务操作思路。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比较分析;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由于会计准则遵循权责发生制,税法遵循收付实现制,使得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在确认收入、费用时有所不同,故在所得税核算时出现了会计和税法核算上的差异,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来核算、调整会税差异。

一、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的比较

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费用是将按照税法核算的本期应交所得税直接作为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即先按照税法的要求核算应交所得税,形成贷方,由此直接计入借方所得税费用金额,使得借贷平衡。应付税款法认为,所得税费用只来源于应税收益,应直接以当期应交所得税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而与企业的会计收益无关。纳税影响会计法则认为,根据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当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影响会计收益时,就要及时确认所得税费用。故纳税影响会计法的核算思路是当期所得税费用直接与当期税前会计利润联系,直接反映企业各期的税后利润,而应交所得税则根据税法核算,两者之间的差异通过“递延税款”科目调节,使得借贷平衡。

应付税款法核算的所得税费用完全是按照税法的要求计算出的应交所得税,以税法的要求为准计算所得税费用;而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费用的出发点则是当期实际经营所得的会计收益,应交所得税仍按照税法要求计算,两者之间的差异通过“递延税款”项目在以后各期进行纳税调整。可见,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的所得税费用更与当期生产经营相关,更能给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二、递延法与债务法的比较

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在税率变化以及开征新税时,是否相应调整递延税款项目金额。递延法当税率变化以及开征新税时不调整递延税款金额,而债务法则根据税率变化或开征新税时调整相应递延税款金额。递延法下,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递延所得税款通常是递延所得税借项或贷项,而债务法则称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因递延法在税率变化以及开征新税时不调整递延所得税,故递延所得税不表示未来可能的经济利益与损失,仅表示时间性差异对未来进行纳税调整的累计影响金额,而债务法则刚刚相反,根据未来税率以及开征新税时调整递延税款,赋予了递延所得税以资产或负债的意义,真正表示了企业未来可能的经济利益与损失。

递延法只是根据配比原则,对当期进行了纳税调整,使得收入与费用配比,但过于强调配比原则,往往只关注那些已实现了的收益,而忽视那些可实现但尚未实现的资产利得,提供了未来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利于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分析,故债务法优于递延法。

三、利润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比较

利润表债务法着眼时间性差异,根据时间性差异来调整本期所得税费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则引入暂时性差异,从其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两者的具体区别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核算内容不同

利润表债务法核算的是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的是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然而暂时性差异的范围要比时间性差异范围更大。

(2)分析和核算程序不同

在利润表债务法下,利润表项目(所得税费用)直接确认,资产负债表项目(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间接确认,即首先根据税前会计利润乘以税率计算出当期所得税费用,再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出当期应交所得税,最后根据当期所得税费用与应交所得税两者之间的差额倒挤出递延所得税;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资产负债表项目(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首先确认,利润表项目(所得税费用)倒挤,即根据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计算出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以及期初余额计算本期发生额,乘以税率以确认递延所得税,再根据税法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最后倒挤出当期所得税费用。

可见,利润表债务法以利润表上的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来定义收益,主要用于评价企业已实现的经营结果,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用经营成果的来源(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与负债)来定义收益,不仅关注已实现的收益,还关注因资产和负债的不确定因素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与损失,从收益产生的源头即净资产来定义收益,更符合信息使用者的内在要求。

四、总结

从以上对不同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中可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比较符合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尤其是在现在经济发展灵活以及快速的大环境下,但是从以上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过程中可知,在其核算过程中,需要使用两次间接法,一次是倒挤递延所得税的发生额,一次是倒挤本期所得税,这无疑需要较大的工作量。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的内容,即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和非时间性差异)在实务中均可以比较清楚的辨别出来,能否直接根据其核算内容来进行所得税的核算,这就需要进行较复杂的理论分析以及实际可行性,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思路、方向。

【参考文献】

[1]于长春. 资产负债观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J]. 会计之友,2010(01):4—8

[2]侯立新. 所得税会计发展观念:资产负债观探析[J]. 当代会计,2016(01):9—11

猜你喜欢
比较分析
高校图书馆与互联网知识服务的比较及发展策略
安徽省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