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iO2纳米复合物增强可植入式葡萄糖传感器

2016-12-02 05:49刘洋邹斌钱鲲王亚衡屠一锋
关键词:植入式纳米材料复合物

刘洋,邹斌,钱鲲,王亚衡,屠一锋*

(1.武警总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39;2.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江苏苏州215123;3.江苏宏锦天药业有限公司,江苏泰州225300)

Au/TiO2纳米复合物增强可植入式葡萄糖传感器

刘洋1,邹斌2,钱鲲2,王亚衡3,屠一锋2*

(1.武警总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39;2.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江苏苏州215123;3.江苏宏锦天药业有限公司,江苏泰州225300)

将Au/TiO2纳米复合材料修饰在针型Pt电极上,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此修饰电极上,然后在酶电极上以5%Nafion乙醇溶液涂膜形成高分子膜保护层,制成可植入使用的葡萄糖传感器。采用三电极体系,考察了该传感器的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检出限为3.0×10-6mol·L-1,线性范围为1.0×10-5~1.0× 10-3mol·L-1。研究表明,将纳米材料应用于葡萄糖传感器,成功地提高了灵敏度。还考察了影响传感器酶活性的部分因素。该传感器作为一种可植入器件的雏形,有望发展成有实际应用前景的临床检测装备。

血糖;植入式;传感器;葡萄糖氧化酶;Au/TiO2纳米复合物

定期血糖监测可以提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对生活规律、运动、饮食以及合理用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2]。临床上通常要求每天监测四次(三餐前,睡前)或七次(三餐前,三餐后2 h,睡前)来了解血糖变化情况,但是因为测量次数较多,给病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也并不能真实地反映患者血糖的波动情况,而且频繁的针刺采血也带来较大的感染风险。20世纪90年代以来,血糖监测研发的焦点逐步集中于发展微创的可植入设备上[3],国外已经有可植入式动态血糖传感器[4]问世,并用于血糖的连续监测控制自动胰岛素泵。连续动态血糖检测仪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必将大幅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5]。从病理上说,糖尿病本身对病人生命不产生直接的威胁,只要控制好血糖水平,诸多并发症如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得以防止,则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因此,性能优越的并可实施动态连续监测的植入式葡萄糖传感器十分必要。但是,动态血糖检测在技术上还不成熟,仍需利用静脉或末梢血糖值加以校正[6],而国内这方面研发工作则比较缺乏。

现有的血糖传感器主要是葡萄糖生物传感器[7],各种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大体相仿,基本以葡萄糖氧化酶(GOD)作为生物识别单元,以电化学方法检测酶催化反应生成的H2O2[8],研究方法与性能上的差异主要在于对H2O2的检测。随着对纳米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制备纳米金属氧化物及复合金属氧化物粉体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9],对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研究及其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10-11]。该研究合成了一种负载型的Au/TiO2纳米复合物[12],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证实Au是以原子簇的形式分布于纳米TiO2的表面,该纳米复合物有较好的对化学分子氧化还原的催化作用。该研究利用纳米复合材料功能化针形Pt电极,其对H2O2氧化还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以此为基础研制了一种微创的可植入型葡萄糖传感器。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纳米TiO2(南京海泰纳米有限公司,中国),氯金酸、二水合柠檬酸三钠、乙醇、氨水、戊二醛、H2O2等均为

分析纯试剂(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中国);Nafion(阿法埃莎中国化学有限公司,中国)。葡萄糖氧化酶(GOD,10KU,Sigma,美国);牛血清蛋白(BSA,Fluka,美国);pH=7.0的NaH2PO4/Na2HPO4缓冲液。实验用水为超纯水。RST600电化学工作站(苏州瑞斯特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测试系统为三电极体系,针形铂电极(φ=0.3 mm)为工作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另一支铂电极为辅助电极。UV-3600 UV-Vis-NIR光谱仪(岛津,日本)。

1.2 Au/TiO2纳米复合物及修饰电极的制备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取一定量的混晶型纳米TiO2粉末于三颈烧瓶中,加入50 mL 1×10-4g·mL-1HAuCl4溶液,在超声仪中超声分散5 min。将烧瓶置于130℃油浴中加热回流并匀速搅拌。当烧瓶中混合液完全沸腾时,迅速沿烧瓶壁加入一定量1×10-2g·mL-1柠檬酸钠溶液,同时剧烈搅拌,瓶中混合液由乳白色变为淡紫色。继续加热搅拌15 min后停止,静置,直至完全冷却。所制备的复合纳米材料的电子显微图像见图1,可明显观察到Au纳米颗粒沉积于TiO2颗粒表面。

图1 材料的透射电镜图像

该材料的漫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见图2,从该图上可明显观察到TiO2的吸收峰发生了约20 nm的红移,表明其半导体性能有所改变。一般意义上说,吸收光谱发生红移对应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减小,从而有更多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不仅使材料的导电性有所提高,而且催化性能也得以增强。

修饰电极制备:将针形铂电极粗糙处理、清洗干净并且超声5 min,干燥后在上述Au/TiO2纳米复合物分散液中采用提拉法均匀蘸满分散液,置于红外灯下烘干约2 h。

图2 材料的漫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1.3 葡萄糖传感电极的制备

将20 mg GOD,15 mg BSA,0.5 mL pH=7的缓冲液搅拌均匀,置于冰箱保存。取0.1 mL上述混合液和0.1 mL 5%戊二醛迅速混合,将Au/TiO2修饰电极浸入混合液中,待溶液蘸满电极后取出,置于阴凉通风处,直至完全风干,形成一层含酶的薄膜。然后将此电极浸入5%Nafion乙醇溶液后提出,待其风干后形成保护层。

2 结果和讨论

2.1 Au/TiO2纳米复合物的优化及催化性能

纳米复合物中TiO2与Au的质量比对其性能有重要而直接的影响,实验中通过调整HAuCl4和TiO2的投料比改变其最终质量比。为得到合成产物中Au的实际含量,将合成的纳米复合物旋转蒸发以除掉溶剂,得到紫色的纳米复合物固体并经干燥得到粉末,用少量王水浸泡粉末将复合物中的Au溶解到王水中,稀释定容后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Au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当Au和TiO2的质量比为1∶170时,该纳米复合物具有最大的催化活性。柠檬酸钠作为还原剂和保护剂,其用量对氯金酸的还原以及所生成纳米金的粒径大小、分散性,以及与TiO2的相互作用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实验中对柠檬酸钠的使用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2倍于HAuCl4质量的柠檬酸钠可实现最好的效果。

以上述合成的Au/TiO2纳米复合物修饰针形Pt电极,采用计时电流法(设定电位400 mV)测定H2O2,结果见图3,检出限可达到1.0×10-7mol·L-1(裸电极为1×10-6mol·L-1),且所需电位较低(裸电极需700 mV),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该纳米功能化电极对H2O2有较为灵敏的响应,其原因在于Au/TiO2纳米材料的应用。如前文述及,在TiO2纳米材料表面沉积Au后,减小了禁带宽度,从而使更多的电子跃迁至导带,在材料表面存在较多的e/h+对,对吸附于材料表面的分子的氧化还原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13]。而经由酶催化反应产生的H2O2即在纳米材料的催化下发生快速的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得到较大的响应电流。

2.2 酶电极的响应特性

以该酶电极测定葡萄糖,从计时电流曲线(图4)可以明确得到随葡萄糖的加入而产生的电流变化,该响应具有良好的线性,其线性回归方程为:i(μA)=0.02+0.009Cglucose(μmol·L-1),线性相关系数r=0.999,该传感器的响应线性范围为1.0×10-5~1.0×10-3mol·L-1,检出下限为3.0× 10-6mol·L-1。

图3 Au/TiO2修饰电极上H2O2的计时电流响应

2.3 传感器活性的影响因素

考虑该传感器未来主要用于在体的血糖连续监测,研究中考察了可能影响传感器活性的因素,对于人类而言,正常的饮食不会导致体内生理成分的大幅度变化,而唯有大量饮酒可能导致体液内乙醇浓度的较大幅升高,因此,重点考察了乙醇对传感器活性的影响,结果见图5。

图4 传感器对葡萄糖的计时电流响应

图5 乙醇对传感器活性的影响

由图5可知,高浓度乙醇确实会导致酶的失活从而使传感器完全失效。但这种失效发生在高浓度乙醇高温长时间处理条件下,正常人体条件完全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这预示该传感器有较好的活性保持能力,笔者认为这应该得益于保护膜的应用。Nafion®是聚四氟乙烯(Teflon®)和全氟-3,6-二环氧-4-甲基-7-癸烯-硫酸的共聚物[14],Nafion的主要作用是靠膜内部亲水性的离子化磺酸基聚集溶剂分子,以提供亲水性的生物相容的界面和空间。Nafion十分稳定,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任何化学变化,热稳定性高达160℃,因而可以提供合适的微环境保护酶的活性。

3 结语

基于Au/TiO2纳米复合物膜构建的葡萄糖传感器的检出限为3.0×10-6mol·L-1,线性范围为1.0×10-5~1.0× 10-3mol·L-1。一般情况下,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在1~25 mmol·L-1范围内,该研究开发的传感器是预期植入皮下组织中进行葡萄糖检测,而皮下组织中的葡萄糖浓度较血液中为低,故可认为该传感器具有实际应用的可能。同时,研发该传感器应用的是φ=0.3 mm的针形Pt电极,这是考虑了皮肤组织的痛觉阈值,目前国内尚无如此小尺寸的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报道。由于该传感器的研发目标是植入式动态监测,目前尚不具备进行实际人体检测应用的条件。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0):603-613.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的现状、流行趋势与危害性[R].北京:卫生部疾病控制司,2011.

[3]侯宪全,任湘菱,唐芳琼,等.纳米ZnO增强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和应用[J].分析化学,2006,34(3):303-306.

[4]佚名.新型植入式无线血糖传感器[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0,31(3):168.

[5]刘剑,刘红敏,杨庆德,等.利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进行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7,20(12):2535-2539.

[6]UPDIKE S J,HICKS G P.The enzyme electrode[J].Nature,1967,214:986-988.

[7]魏吟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研究概况[J].医药前沿,2012,21:84-85.

[8]许淑芬,郑展望,徐甦.国内外液相过氧化氢的测定方法及其进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3:166-170.

[9]李风生,杨毅,马振叶,等.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及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10]任湘菱,唐芳琼.超细银-金复合颗粒增强酶生物传感器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2,60(3):393-397.

[11]岳波,苟立,冉均国,等.金纳米颗粒增强一次性使用葡萄糖传感器的响应性能[J].化工进展,2005,24(4):387-390.

[12]YU Z M,WEIX H,YAN J L,et al.Intensification of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of luminol on TiO2supported Au atomic cluster nano-hybrid modified electrode[J].Analyst,2012,137(8):1922-1929.

[13]KWON B G.Characterization of the hydroperoxyl/superoxide anion radical(HO2*/O2*-)formed from the photolysis of immobilized TiO2in a continuous flow[J].J Photochem Photobio A:Chemistry,2008,199:112-118.

[14]MAURITZ K A,MOORE R B.State of understanding of Nafion[J].Chemical Reviews,2004,104(10):4535-4585.

An Au/TiO2nanocomposite enhanced biosensor for embedding glucose monitoring

LIU Yang1,ZOU Bin2,QIAN Kun2,WANG Yaheng3,TU Yifeng2
(1.Department of Pharmacy,General Hospital of Armed Police Forces,Beijing 100039,China;2.College of Chemistry,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 Science,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123,China;3.Jiangsu Hongjintian Pharmaceutical Co.Ltd.,Taizhou 225300,China)

Based on the modification of Au/TiO2nanocomposites on a Pt needle electrode,we fixed the glucose oxidase on it by BSA and glutaraldehyde as the cross-linker.A glucose biosensor was fabricated by coating with 5%Nafion to act as a polymer preserving layer.The resulted embeddable glucose biosensor was tested for evaluation of its detection performanc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near range of this biosensor is 1.0×10-5to 1.0×10-3mol·L-1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3.0×10-6mol·L-1.The sensitivity of this needle sensor is promoted by nanomaterials.In addition,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nzyme activity of this biosensor were discussed.As a prototype for implantable usage,the resultant sensor is promising used as a clinical assay device.

blood glucose;embedment;biosensor;glucose oxidase;Au/TiO2nanocomposite

O657.1

A

1672-0687(2016)04-0048-04

责任编辑:李文杰

2016-04-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375091)

刘洋(1974-),女,副主任药师,硕士,研究方向:药物制剂与临床药学。

*通信联系人:屠一锋(1963-),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E-mail:tuyf@suda.edu.cn。

猜你喜欢
植入式纳米材料复合物
武器中的纳米材料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与PICC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可研可用 纳米材料绽放光彩——纳米材料分论坛侧记
体内植入式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
柚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试论植入式广告在春晚中的应用
黄芩苷-小檗碱复合物的形成规律
白杨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MoS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导管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