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教学纪实与评析

2016-12-03 22:15王地王宏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找规律小旗拉丝

王地+王宏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P85~P8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在活泼、轻松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点:学会找规律,发现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发现事物的规律,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篮球,彩旗卡片,学具盒(彩色拼插积木)。

教学流程:

一、 创境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我来自美丽的实验学校,我们学校的活动特别丰富。在5月,还有一场盛大的体育节。体育节上有各种各样有趣的活动,特别富有吸引力,很多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提前就召开了筹备会,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视频,图片定格。)这个场面真是太热闹了,连小小的筹备会同学们都准备得如此精心,我们的心都跟着激动起来了。你们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呢?

生1:有拉拉队在加油。

生2:有小朋友在拍篮球。

生3:拉拉队员手里有彩色的拉丝。

师:同学们观察得又全面、又仔细,篮球、彩色拉丝和拉拉队员都是这样整齐、美观,就是因为它们排列得有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好吗?

生:好。(板题:找规律。)

二、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在图中什么地方发现了规律呢?

生:篮球的排列有规律。

师:有的同学说球有规律,球有什么规律?

生:篮球是按照1个棕色、1个白色这样的顺序排列的。

师:谁还有补充?

生:而且是不断重复出现。(说得真好,掌声送给他。)

师:那后面空白的位置,你知道它应该是什么颜色吗?(生答棕色。)

师:我们看看是不是这样。(课件出示。)

师:如果以重复的部分为一组,让你们分一分组,你们觉得应该怎样分?

生:棕白一组,棕白一组。(点击课件。2个篮球为一组,按棕白的顺序重复出现。)

师小结:篮球是按照一棕一白每2个一组,一组一组重复排列下去,就形成了规律。(板书:球。)

师:你还在哪里找到规律了?

生:彩色拉丝也有规律。

师:拉丝有什么规律?

生1:拉丝是按照一黄一红排列的。

生2:2个为一组,一黄一红这样重复出现。

师:拉丝是按照一黄一红、一黄一红的顺序重复出现的,如果让你接着排列,应该是什么样的顺序?(生答:黄红黄红。)

师小结:同学们用自己的细心观察发现了球和拉丝是通过颜色的变化形成了漂亮的规律,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师:请同学们再观察这幅图,还有有规律的现象吗?

生:小朋友排列也有规律。

师:排列有什么规律?

生: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一组重复排列。

师:谁和他想得一样?(全员反馈。)有不一样的吗?

生:也可以是一个女孩一个男孩。

师:我们习惯上一般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所以是一男一女的排列规律,如果从右往左看的话,那就是一女一男的排列规律。看来,每一组还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却呈现了两种规律。

师:你们能模仿这些同学围成圈后形成的规律吗?我们可以从哪位同学开始去寻找规律呢?

生1:从男孩子开始。

生2:从女孩子开始。

生3:随便一个同学。

师:如果把这个圆圈打开,让同学们站成一排,这时从哪位同学开始找规律呢?

生1:可以从左边开始找,一男一女、一男一女这样重复排列。

生2:也可以从右边开始找,就是一女一男、一女一男的规律。

师小结:围成圈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任意一个小朋友开始作为起点;如果站成一排,我们习惯从左边开始作为起点。由此看来,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方向不同,我们看出来的规律也不同。(板书:方向符号。)

师:通过观看体育节筹备会的小短片,同学们发现并找到了球、拉丝以及小朋友排列的规律,同学们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真让王老师刮目相看。接下来这组图中还有规律,你们能找到吗?

师:(课件出示红正方体、蓝圆柱体。)有什么发现?

生:它们是按照一个小蓝正方体、一个大红圆柱体的顺序重复排列的。

师:(课件出示三角形、圆、正方形。)你发现其中的规律了吗?

生:它们每3个为一组,不断重复出现。

师小结:这两组图形除了颜色上发生变化,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形状也变了,这组图形如果能结合颜色和形状来找,规律就更清晰了,呈现出来的图案也更加美丽了,是这样吗?(板书:形状。)

师:我们实验学校1年1班的同学为了体育节各个都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小涵同学还想用小彩旗把会场装饰得更热闹、更漂亮一些,可是在制作小旗时不小心丢了一面,她特别着急。你能不能帮她看看,丢的这面小旗是什么颜色,是大旗还是小旗呢?(学生猜规律。)

生:小旗。

师:什么颜色的小旗?

生:红色的小旗。

师:你是怎么猜到的呢?

生:我发现小旗的排列是按照一面大旗、三面小旗排列的。

师小结:我们发现,小旗的排列不仅有颜色变化,还有大小、数量上的变化,一面大旗、三面小旗为一组,一面大旗、三面小旗为一组,一面大旗、三面小旗为一组重复排列。(板书:数量, 1、 3。)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究竟须要符合怎样的标准,才算形成规律呢?先请你独立思考,再跟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1:需要重复3组。

生2:4组或者更多组。

师:要想形成规律,至少要重复3组或3组以上。祝贺大家通过细心观察、合作交流,共同找到了找规律的金钥匙。要注意的是准确地发现重复的部分是找规律的关键。

师:我们通过体育节前的筹备活动,发现、找到了规律,老师看到了每一名同学都是认真学习、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每名同学都能积极地参与,大胆地交流,你们真棒!现在上课20分钟了,我们一起来放松下怎么样?

师:请同学们起立,老师现在跳几个动作,你们看看能不能学会。(师做动作,学生模仿。)

师:你们第一次跳,可是你们跳得这样整齐,谁来说说这是什么原因?

生:老师跳的动作有规律。

师小结:老师刚才先拍了两下手,又做了双手伸展的动作,这样一组一组重复,所以你们一下子就学会了,看样子,规律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还很大呢!不仅使我们跳的舞看起来整齐,还有一种韵律美在里面呢。

师:你们刚才发现了隐藏在韵律操里的金钥匙,想不想运用咱们总结出来的金钥匙去创造更有创意的规律?

三、实践操作,巩固新知

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用老师提供的学具,自己动手创编规律,要求:活动中,我们集所有小组同学的智慧共同创造一个规律,在合作过程中要懂得谦让、互相帮助,现在开始行动吧。(教师巡视、指导。)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下他们的作品,漂亮吗?(把掌声送给他们,学生展示。) 说说你们是怎么构思的。

生1:我们用彩色积木拼插出了规律,你们看:1红2蓝、1红2蓝、1红2蓝,漂亮吗?

生2:我们小组创造的规律更漂亮,我用1红1绿1蓝1黄为一组,重复了4次。

生3:我们用蘑菇钉一大一小这样重复排列出了漂亮的规律。

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合作创造出了这么多有特点的规律,你们都是小小设计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发现什么地方有规律吗?(课件。)

生1:我们的教室里一行桌子、一行椅子,这也是有规律的。

生2:灯管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

生3:过马路时走的斑马线一条白一条黑,是有规律的。

师:你们都是细心的孩子。王老师课前也收集了很多生活中美丽的规律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欣赏图片,感受规律美。)

师总结:每天,我们迎着朝阳来到学校,在学校里进行有规律的学习、生活;夕阳西下,我们又回到温暖的家和爸爸妈妈共度美好的时光;每个周末,结束了五天的学习生活,迎来了两天愉快的假期;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的循环,这些又何尝不是一种规律呢?规律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规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感,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健康。让我们用发现的眼睛去感受生活中更多的美好吧!

评析:

王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例1、例2的内容,“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只是在练习中有少量的出现。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教材新增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纵观这节课,我认为有如下几个亮点。

一、在情境中感知,激趣导入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中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规律”这个词汇,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的,要让他们一下子接受“规律”这个概念很难。王老师创设了“体育节的筹备会”这个生动的情境来引入,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初步感知、体会图片中的整齐、美观是因为事物的排列有规律,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二、在实践中学习,体验促思

在探究发现什么是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如“寻找丢失的小旗”“观察老师动作,学会韵律操”等,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排列规律和变化规律。引导学生亲自围成圆圈、站成一排感受从不同角度、方向观察,寻找到的规律也不同,初步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为今后将要学习的植树问题埋下了伏笔,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颜色、形状、数量、大小的变化多角度地发现、找到规律;又通过有梯度的练习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三、在操作中提升,开拓创新

数学学习应是主动探索的过程。王老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中动手操作,以拼一拼、摆一摆等游戏活动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学生开心地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有规律的作品,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实验中提升对本节课新知识的理解和感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学生认真地观察、思考、探索,增强了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将本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

四、在生活中感悟,内化于心

王老师特别关注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通过“找生活中的规律美”和“欣赏生活中的规律美”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同时也巧妙地将音乐、美术学科与数学有机地整合在了一起。

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无法预设的特殊状况,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灵活应变能力,如果对学生的关注度再高一些,对课堂突发状况处理得再灵活些就更好了。另外,对学生的课堂评价仍缺乏针对性和引导性,生生评价仍有待提升和加强。王老师整节课的设计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学生全员参与、全程互动,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找规律小旗拉丝
铜拉丝液起泡问题解决及日常维护
萌鸭寻亲记
一种导热式塑料拉丝冷却装置
左小旗分身记
瞌睡,远离我
影响不锈钢罩壳表面拉丝质量的因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