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读”字做文章

2016-12-03 14:20李姗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小艇风车威尼斯

李姗

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过程中,我认为阅读是实验的关键点。只要把握好了阅读在教学中的位置和开展方式,主题课堂就成功了一大半。下面,以我所执教的一节基础阅读教学课为例,具体说说我是如何带学生围绕“读”字学习语文的。

这节课的主题我定为“异域风情”,选取了人教版语文第十册教材《威尼斯的小艇》一文及“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上《荷兰风车》和《埃及的金字塔》两篇文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高年级在阅读中要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固此,我确定了两个课堂学习目标:第一是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小艇同威尼斯的关系;第二是对比阅读,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方法。整体的课堂设计分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入景赏美

课堂伊始,我展示了一组图片,包括威尼斯的鸟瞰图、各式各样的桥梁、威尼斯人的日常生活和建筑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威尼斯,并说出威尼斯这座城市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这样可以拉近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时空距离,给学生创设一个观察、思考和表达的机会。

二、走进水城,初识小艇

这个环节一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威尼斯的美景很多,马克·吐温为什么会选择小艇来写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其实,学生在第一个环节就了解了威尼斯是座水城。跟着我的提问,学生能够进一步重点理解“小艇成了主要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这句话的含义,明白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地位。接着,我带领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学习有关“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等相关内容。这样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对威尼斯的小艇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印象。

1.走近小艇

我抓住文中的3个比喻句引导学生感受小艇样子之奇特,提问:作者分别把小艇比作了什么,写出了小艇的什么特点?在学生去文中找答案的过程中,我让他们顺便学习作者抓住小艇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之后,我让学生大胆想象威尼斯的小艇还能设计成什么样子,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的研读能引导学生反复精读文本并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认识船夫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让孩子们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分析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船夫的高超技术。小组讨论后全班进行交流,发散思维,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人艇合一

品味人艇的密切关系是这篇课文的重点内容。我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为基础,体会小艇在威尼斯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找一找使用小艇的都有哪些人。学生通过阅读发现,有商人、老人、妇女、保姆、孩子等,总结出在威尼斯,不论职业,不论年龄,几乎所有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小艇。接着,我让学生抓住“静寂”等关键词来进一步感受威尼斯,看看这样一座水城的夜晚跟我们生活的城市有什么异同。

三、走出小艇,俯视全城

本环节,我带领学生跳出课本,回顾课堂。我制作了课文结构图,包括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作者如何具体描写威尼斯小艇及与小艇有关的事物等,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并总结了文章的写作方法,让学生进行课堂练笔,试着把人们的活动和景物、风情相结合进行描写。

四、离开水城,环游地球

此环节主要从课内向课外阅读拓展。我先根据《威尼斯小艇》一文的训练重点分别设计了阅读提示,让学生自己阅读《荷兰风车》和《埃及的金字塔》两篇文章,以达到丛书练法的目的。

《荷兰风车》一文的阅读提示如下:快速阅读文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并讨论作者围绕风车都写了哪些内容、写出了荷兰风车的什么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自由朗读、自愿展示。

《埃及的金字塔》阅读提示如下:快速浏览文章,思考作者围绕金字塔都写了哪些内容、写出了埃及的金字塔的什么特点;小组合作制作出文章结构图,全班交流。

学生通过自学,总结出这两篇文章和《威尼斯的小艇》相似,对需要说明的事物的特点进行了重点描述,并能在阅读中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和写作特点。虽然学生有些语言不够准确、涵盖未能全面,但是基本能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平常大量的阅读积累保证了多种形式的自主阅读课的顺利进行,使他们能够自觉地在读书中积极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从而解决问题。而我则穿针引线,指导学生抓住文章重点去认真品读、理解体会,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并通过拓展阅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猜你喜欢
小艇风车威尼斯
池上
小风车
威尼斯小艇的“秘密”
威尼斯商人
自制纸风车
哪个风车转得快?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巧妙的安排
威尼斯狂欢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