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之我见

2016-12-03 22:43罗庆英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凝聚力教室班级

罗庆英

班级文化是班级所有成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班级快速健康地发展。多年来,我一直担任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我坚持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来。

一、创建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有了一定的制度,班级才会有序健康发展。我让学生自己参照《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我们班的实际情况,自己制定“班级公约”,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基本规范、卫生值勤、奖惩等多个方面,对学生日常行为评价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这样产生的班级公约,符合他们自己的心理需求,内容简明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学生也乐于遵守。

二、精心打造班级硬环境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归属感、凝聚力首先是要体现在自己的教室里。优化教室环境,是创建班级文化的基础。开学初,我指导班干部布置教室侧面的墙壁,分几块进行打造。首先我组织学生讨论,征集各种“金点子”,让全体学生参与,最后在墙上设计出若干栏目。如“成长的足迹”展示同学们在成长道路上的闪光镜头,“小小美术家”展示同学们的才智和灵感,“班级小明星”展示成功者的风采,激励同学们更加上进。前方黑板侧面设置“信息栏”,主要用于张贴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值日生表等班内各项工作安排等。其他如班级图书角、卫生角、种植角等也指导学生精心去安排。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了其个性特长,培养了班集体观念,又使学生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

三、潜心营造班级软环境

班级的软环境建设,可以说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它主要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我们在班级的软环境建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教学生如何做人。我认为,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重要途径,要让全体学生在活动中畅所欲言,针对班集体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这对班级的每个成员都有熏陶、感染和约束作用。因此,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我们组织开展了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鼓励全班同学积极参与。如元旦新年庆祝活动,全班同学一起动手,布置教室、排练节目。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每人制作一朵小白花。教师节人人写一句祝福语给任课教师。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经过亲身经历和体验,要想把规范的道德准则变成道德行为是不可能的。因此,班主任不仅要在班内弘扬正气,树立真善美的标准,而且还要创设更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认识、参与、体验各种德育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中唤醒自己、反思自己,在活动中丰富、积累自己的道德素养,在活动中感悟,领会运用。在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彼此之间相互尊重和协作,进而升华为热爱集体的情感。

总之,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的灵魂所在,班级的文化建设只有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才能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学会管理他人和自我管理。

(责 编 阿 宁)

猜你喜欢
凝聚力教室班级
班级“无课日”
不要在教室打闹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如此凝聚力”
抓住班级群体的“灵魂”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