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三八作风”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2016-12-03 06:22文建龙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历史意义当代价值毛泽东

文建龙

摘要:毛泽东在在20世纪30年代为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的题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三句话以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字被概括为“三八作风”思想。他的“三八作风”思想很深刻,在革命战争年代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三八作风”没有过时。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它对于我国加强军队建设、加强党政机关作风建设以及提高我国公民的政治素质,增强抵御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能力,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三八作风”;历史意义;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6)05-0111-07

毛泽东在理论上有卓越的成就。以他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提炼,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中外学界对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发表了很多研究成果。尽管如此,关于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研究领域仍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比如,学界对毛泽东提出的“三八作风”思想就较少关注,迄今为止也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拟就毛泽东的“三八作风”思想的历史意义及其当代价值作些粗浅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专家同仁。

一、毛泽东“三八作风”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推行

(一)“三八作风”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尖锐,与此同时,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也十分突出。就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来说,日本妄图灭亡中国,这是你死我活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是中国人民必须解决的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就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来说,虽然此时它已经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它却仍然在不断加深着人民的痛苦。代表大地主、大资本家利益的蒋介石集团对外出卖国家权益,对内压榨劳动人民,特别是对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千方百计地进行“剿灭”,把人民推进了水深火热之中。这是当时的中国严峻的社会现实。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继续寻找救国救民道路,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之时,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及其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等方面的成功实践,为当时全国各地起义的部队树立了光辉榜样,代表着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经过艰苦斗争,到1930年夏,中国共产党在全国10多个省建立了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展到约7万人,连同地方武装共约10万人。[1]可是紧接着,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者占据了党中央的领导职位,贯彻“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致使中央红军在1933年秋至1934年秋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接连失利,最后不得不于1934年10月被迫长征。1935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时,部队已经大量减员。此时,如何建设一支党领导下的适应抗日战争的人民军队已经成为一个异常严峻的现实问题,大力培养党的军事和政治干部已经迫在眉睫。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36年5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建立红军大学的问题。毛泽东在会上就红军大学的学制问题、教育方针、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组织等问题作了规定和说明,得到了大会的一致同意。“三八作风”思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为了抗击日本侵略、创办红军大学培养党的军事和政治干部的过程中提出并逐步形成的。

(二)“三八作风”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在实践中的推行

1.“三八作风”思想的形成

“三八作风”思想的形成与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后来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密切相关。它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从毛泽东最初提到“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到最终形成为三句话八个字的“三八作风”①①“三八作风”其实就是指毛泽东关于军队作风建设所说的“三句话”和“八个字”,“三句话”是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八个字”是指: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三八作风”是林彪解放后概括出来的提法。1960年1月,林彪在《在党中央会议上关于国防问题的报告》中说:“我们要树立一个作风,就要提出要求,就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毛主席在延安提出的三句话、八个字。三句话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八个字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此后,“三八作风”的提法广为人知。 ,前后经历了三年左右的时间。

1936年6月1日,毛泽东在瓦窑堡出席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举行开学典礼,他在讲话中提出,创办“红大”的方针是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这可以看成是“三八作风”思想的滥觞。

1937年1月20日,红军大学随中央机关迁至延安,改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毛泽东担任教育委员会主席,并亲自给抗大学员授课。这一年上半年的一天,林彪到毛泽东住处汇报和请示工作,毛泽东口头指示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八个字作为抗大的校训。由于这八个字简洁明了而又高度概括了人民军队的建设要求,于是抗大就把这几个字用红布长幅挂起来,并指示大家学习。这样,在抗大“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方针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丰富内容。这可以看成是“三八作风”思想的继续丰富。

1938年3月5日,毛泽东为抗大同学会成立题词:“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便一定能够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解放的新中国。”[2]55同年6月,毛泽东为抗大毕业证书重新题词:“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用以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设新中国。”[2]811939年5月26日,毛泽东在《抗大三周年纪念》一文中指出:“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3]后来,毛泽东把其中“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改成了“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至此,“三八作风”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种军队建设思想已经完全形成。

2.“三八作风”思想在实践中的推行和阐发

“三八作风”思想形成后,在八路军、新四军中广为传播和推行,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革命传统作风。在这个过程中,“三八作风”思想随着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形势的发展,得到了深入宣传和普及推广,它曾经作为政治口号出现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成为了全体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话语。直到21世纪的今日,仍然有一些中小学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字当成校训,作为学校工作的一种引领和指导。

“三八作风”思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军队建设推行的过程中得到了深入阐发。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军委十分重视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阐发了毛泽东的“三八作风”思想。特别是在1960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对军委扩大会议《关于加强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决议》作了批示,批示指出了该决议的重要性:“这个决议不仅是军队建设和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指针,而且它的基本精神,对于各级党组织、政府机关以及学校、企业部门等都是有用的,可以发给地委以上的机关阅读。”[4]742这个决议深刻阐发了“三八作风”思想。《关于加强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决议》共十四个部分,其中的第三部分就是“大兴三八作风”。在这一部分里,决议不仅指明了“三八作风是我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军队的固有作风,这种作风是我军无形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它一旦成为群众自觉的行动,就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4]756,而且还阐述了人民军队培养“三八作风”的具体办法。这些办法包括:反复教育,启发自觉;干部带头,为人表率;经常培养,实际锻炼;抓住重点,边破边立。[4]757在20世纪60年代,“大兴三八作风”曾经作为一种运动在人民军队里轰轰烈烈地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它对于我国军队保持其人民性和优良作风起到了巨大作用。直到1971年9月13日林彪坠机事件发生后,我国才普遍停止使用“三八作风”这一提法。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军队中开展的“大兴三八作风”运动与当时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林彪有直接关系,“大兴三八作风”运动就是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开展的。1971年林彪坠机事件发生后,林彪的阴谋活动被揭露出来,这种情况也影响到了“三八作风”思想进一步宣传推行。自此以后,国内基本上都不提“三八作风”四个字,偶尔有人提到“三八作风”,都是从批判林彪的角度来说明林彪“三八作风”的提法有问题。①①其实在林彪死后批评“三八作风”的提法有问题,多少是有“事后诸葛亮”嫌疑的。因为从1960年林彪概括出“三八作风”的提法一直到1971年林彪叛逃和死亡,这期间国家宣传“三八作风”的文字是很多的。我党一些军事高级将领如罗瑞卿、萧华等还专门撰文阐述过培养和发扬“三八作风”的问题;党的文艺工作者还创作了《三八作风歌》作为人民解放军的军歌而广为传唱。其实,毛泽东本人对林彪概括出来的“三八作风”的提法是认可的。诚如1963年12月16日,毛泽东在给林彪等人关于工业部门学解放军的信中明确表示:“解放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军事工作,经林彪同志提出四个第一、三八作风之后,比较过去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更具体化又更理论化了,因而更便于工业部门采用和学习了。”[5]

事实上,“三八作风”思想本身没有任何毛病,因为它本来就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至于“三八作风”的提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体上看,这个提法也不能说有什么不妥。“三八作风”与“三八”妇女节两者都有着“三八”这两个相同的字,但不能因此认为“三八作风”的提法有什么可以提高到原则性高度来看的问题。②②林彪概括出“三八作风”的提法后,谭政曾提出“三八作风”提法容易使人联想到“三八”妇女节,不大严肃。谭政的考虑自然无可厚非,但从学术层面看,“三八作风”的提法应该没有问题,不存在不妥的地方。 诚然,林彪在宣传、阐发“三八作风”思想方面确实起到了推动作用。林彪坠机事件发生后,国家停止使用“三八作风”的提法,主要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并不意味着毛泽东“三八作风”思想本身有什么问题。这是我们需要弄明白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正常政治生活的恢复,一些工具书都收录了“三八作风”的词条,都没有说该词条有什么不好。例如,《毛泽东大辞典》、《毛泽东思想大辞典》、《政治工作大辞典》等大型工具书都收录有“三八作风”词条。《毛泽东大辞典》称“三八作风”“不仅为人民军队的教育训练工作确立了基本指导思想,而且构成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极具特色和重要性的一部分内容,对人民军队的建设产生了长期、深远的影响”[6]。

总之,“三八作风”思想自产生以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当然,这种发展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三八作风”作为军队建设思想,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过时。它不仅有过历史意义,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也有重要价值。

二、毛泽东“三八作风”思想的深刻性及历史意义

(一)“三八作风”思想的深刻性

毛泽东“三八作风”思想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提出的,适应了当时的斗争环境和斗争形势,教育了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和普通群众,曾经起到过积极的历史作用。之所以能够这样,在于其思想的深刻性。这种思想的深刻性最主要体现在强调讲政治、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方面。

1.“三八作风”强调讲政治

所谓讲政治,主要就是指讲政治方向,讲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三八作风”强调革命军队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是讲政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严明的政治纪律、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是高度统一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严明的政治纪律、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的基本前提,它要靠后者体现出来;而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正确与否,政治纪律严明与否,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强不强,则直接关系到政治方向的正确和坚定与否。如果军队和军人没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严明的政治纪律、很强的政治鉴别力以及政治敏锐性,就根本谈不上会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对革命军队来说,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灵魂。“三八作风”的深刻性正在于此。

2.“三八作风”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值得指出的是,在“三八作风”的三句话、八个字的表述里面并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样,但是,“三八作风”却内在地包含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旨。对于这一点,我国军队高级将领是有着深刻认识的。所以萧华1960年5月25日在全军文化教育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上指出: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革命利益”[7]21。这与毛泽东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毛泽东曾经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8]1096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他又说: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8]100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三八作风”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三八作风”思想深刻性的具体体现。

(二)“三八作风”思想的历史意义

“三八作风”思想的历史意义源于它的深刻性,同时又体现在人民军队建设实践中。“三八作风”思想提出来以后,在军队里得到了贯彻落实,在塑造军队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军队优良作风、打造军队作战能力、培育军队精神风貌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1.“三八作风”思想塑造了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人民军队

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人民军队的灵魂。有了它,军队就不会出重大原则性的错误。反之,就很成问题。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从1937年的5万军队壮大到1945年的120余万军队和260万民兵,不仅是靠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仰,还靠优良的作风。“三八作风”就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作风。这种作风对于塑造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人民军队非常关键。有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结果会大不一样。以抗日战争为例。在抗日战争中,同日本人“并肩”屠杀中国人的,是几倍于日本军队人数的伪军。之所以这样,与国民党蒋介石的“功劳”分不开,因为“在华伪军中62%左右是原国民党的部队”[9],国民党军政干部投敌情况可以说是世所罕见,除了有包括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在内的几十位国民党中央委员投敌之外,还有大量旅长、参谋长以上的高级将领投敌,这些高级将领动辄带领数万人加入伪军行列,替日本法西斯卖命。这种现象,在共产党军队里是不可能有的。造成这种天壤之别情况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而国民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则没有。

2.“三八作风”培养了人民军队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

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强调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反对脱离群众、弄虚作假的作风,强调厉行节约,勤俭建军,生活朴素,与人民同甘共苦;反对贪图安逸、追求享乐、贪污腐化等庸俗恶劣的生活方式和思想作风。正是有着这种作风,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地位越来越突出。人民军队能够吃大苦耐大劳,战无不胜,靠的就是这种作风。在解放战争中,人民军队仅仅用了3年就打败了国民党军队,靠的就是这种作风;在抗美援朝中,人民军队胜利抗击了以美国为首的由十几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靠的也是这种作风。人民军队之所以如此出彩,“三八作风”功不可没。林彪曾经称好的作风“要靠党的领导,靠政治工作,靠政治教育”[7]1来培养。他的这个说法是很有见地的。从很大程度上说,人民军队的好作风是“三八作风”思想陶冶、熏陶的必然结果。

3.“三八作风”培养了人民军队灵活机动的作战能力

“三八作风”强调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其实是为了培养人民军队的作战能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强调:要善于按照变化着的具体条件活用战略战术原则,以我之长,攻敌之短,在战争中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对客观情况作具体分析,按照战争规律办事,切忌主观盲动;要坚决反对狭隘保守、墨守成规的经验主义和不问条件、机械搬用别人经验的教条主义,反对逃跑主义和冒险主义等。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我军克敌致胜的法宝。在抗日战争以及后来的解放战争中,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表现不凡,是与它的灵活机动的作战能力高度相关的。而这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按照“三八作风”的要求培养出来的。

4.“三八作风”培育了人民军队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八作风”强调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有利于培育人民军队良好的精神风貌。团结,就是要求官兵之间、部门之间、友邻之间、军政之间,都要政治一致、思想一致、行动一致,搞好团结。紧张,就是要干劲冲天,雷厉风行,意气风发,力争上游;讲究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有劳有逸,有突击,也有必要的休整。严肃,就是要求具有高度的原则性,向一切违反党和人民利益的现象作不调和的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对工作认真负责,埋头苦干,任劳任怨;要求部队有严明的纪律,坚决执行命令和指示,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活泼,要求全军官兵朝气蓬勃,精神焕发,心情舒畅。今天,人民军队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与倡导“三八作风”有很大关系。

三、毛泽东“三八作风”思想的当代价值

时至今日,我们确实不太容易看到人们提起“三八作风”这个概念了。但是,“三八作风”的三句话“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以及八个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依然经常被人们提到。这充分说明,毛泽东“三八作风”思想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过时。不仅如此,它仍然有着突出的时代价值。

(一)“三八作风”思想有利于加强我国新时期军队建设

1.“三八作风”思想有利于保持我国军队的人民性

军队是国家或政治集团为准备和实施战争而建立的正规的武装组织,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民军队是党领导的在中国革命斗争中创建和发展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型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毛泽东指出:“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谁想夺取国家政权,并想保持它,谁就应有强大的军队。”[10]他还称,“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8]1074。军队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执政工具,既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承担者,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所在。“三八作风”首先强调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军队建设的根本所在。因此,“三八作风”思想对于保持军队的人民性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2.“三八作风”思想有利于提高军队官兵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政治素质是人们从事社会政治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是个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技能的综合表现。业务素质一般是指人们所拥有的宽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动态和易变的新知筹备以及实际工作中的一专多能。在军队建设中,军队官兵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军队的质量和战斗力。在“三八作风”里,如果说,“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关系着军队官兵的政治素质,那么,“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灵活机动的战术”则主要关系着军队官兵的业务素质。因为,前者关系到军队官兵的政治立场等重大问题,后者则主要强调怎么做好业务的问题。另外,“三八作风”里所提倡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既是对军队官兵政治素质的要求,也是对军队官兵业务素质的要求。因此,提倡“三八作风”对于提高军队官兵的素质是有利的。

(二)“三八作风”思想有利于加强我国新时期党政机关作风建设

1.有利于遏制党政机关的官僚主义作风

官僚主义作风是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官僚主义作风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这种作风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极为有害的,对革命队伍有着很强的腐蚀作用。“三八作风”思想强调讲政治,强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等,在很大程度上,它就是官僚主义的克星。官僚主义的所有表现,都是“三八作风”所不容和反对的。在我国,党政机关中的官僚主义作风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显然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克服党政机关中的官僚主义作风,方法多种多样,但提倡“三八作风”思想无疑是克服党政机关官僚主义作风的有效办法之一。

2.有利于促进党政机关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

反腐倡廉是廉政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集中体现。要廉政就必须反腐。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反腐倡廉,尤其在经济体制转换的改革开放时期,更是把反腐倡廉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行动纲领。“三八作风”思想立足于人生观世界观的改造,反对一切腐败行为,因此,提倡“三八作风”,必然会促进党政机关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发展。

(三)“三八作风”思想有利于增强我国公民抵御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能力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公民来说,政治素质是公民素质中的核心内容。一个国家公民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中面临许多挑战,这种形势客观上要求我国公民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否则,就难以应对风云变幻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甚至有被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可能。公民政治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公民能否站稳政治立场的问题。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是我国公民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的一个核心问题。正确的政治立场,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党性的原则立场、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立场。在事关政治立场的根本原则问题上,上至国家领导下至普通公民,都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在20世纪的国际政治斗争中,最大的政治斗争莫过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斗争。自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这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东剧变后,西方不愿看到中国的日益发展和强大,千方百计妄图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和平演变”的图谋由来已久。1949年7月20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致信美国总统杜鲁门,建议制定一种新的政策,鼓励和支持中国的“民主个人主义者”,从内部推翻共产党。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的20年中,美国的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5届政府对中国的一贯政策是:政治上孤立、军事上包围、经济上封锁。但也从来没有放弃过企图通过培植自己的代理人等手段颠覆中国的目的。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美国及其追随它的一些西方国家转而着重向我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企图用和平的手段颠覆社会主义中国。1989年春夏之交的那场政治动乱及在北京发生的反革命暴乱,就是西方帝国主义企图和平演变中国的一次大暴露,是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殊死较量。今天,我国依然面临抵御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严重挑战。

“三八作风”思想突出强调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方向问题本质上也是政治立场问题。正确的政治立场来自于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广大公民要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必须接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只有这样,才会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三八作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广大公民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8]1094因此,学习和宣传“三八作风”思想,对广大公民开展“三八作风”思想的教育,对于我国公民站稳政治立场,提高抵御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能力,是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黄修荣,黄黎.中国共产党简史(1921-201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57.

[2]逄先知.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8.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575.

[6]王进.毛泽东大辞典[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741.

[7]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八作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张建华.抗战时期为何伪军多[J].文史博览,2014(7):40.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47.

责任编辑:王廷国

猜你喜欢
历史意义当代价值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试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延安整风”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红色娘子军的成立、名称由来以及历史意义
试论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党风建设思想的历史特点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