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大豆营养特征最健康

2016-12-03 01:40曲径,刘国伟,叶晓婷
环境与生活 2016年11期
关键词:蚜虫转基因大豆

有机大豆营养特征最健康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粮食作物,被人们栽培了约5000年。据《中国大百科全书》,五谷中的“菽(shū)”,就是大豆。我国作为大豆的原产地,是世界第四大生产国。作为食用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大豆被誉为“植物肉”“绿色的乳牛”,在人类饮食和畜牧饲养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伴随着转基因大豆的争议与质疑,国内外近年来兴起了栽种有机大豆风潮。有机大豆与转基因大豆有哪些区别呢?

有机大豆总蛋白高于转基因大豆

大豆属于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依种皮颜色不同分为黄豆、黑豆、毛豆等。古代称之为菽,根据《诗经》推测,公元前11世纪在华北地区已有大豆栽培,此后逐渐传入华中及华南,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粮食作物。大约在公元1世纪以后传入韩国、日本、东南亚各国及印度,1804年传入美国,1950年之后巴西才推广栽培,阿根廷则于1970年后开始大量生产。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国,东北地区素有种植大豆的光荣历史,有句歌词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大豆是土地利用率较低的作物,生产1吨大豆所用土地是生产1吨玉米的3倍。

大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商品大豆,另一类为食用级大豆,又称专业大豆。商品大豆主要作为豆粉(做畜禽饲料)及提炼豆油使用,对蛋白质含量要求相对较低。而食用级大豆主要作为豆腐、豆浆、纳豆、酱油、味噌、豆芽的原料。商品大豆蛋白质平均含量约39%,食品级大豆蛋白质约42%~45%。

美国农业部营养数据库显示,每100克大豆含有36.49克蛋白质,这个含量甚至比100克牛肉和鸡肉的蛋白质还要高10克左右。大豆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比较接近人体需

要的比值,大豆脂肪含有很多不饱和脂肪酸,所以比较容易被消化吸收。

有机大豆的种植与其他有机作物一样,必须遵守有机农业生产的原则,符合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中的诸要素。但在营养上,有机大豆是否比常规种植大豆和转基因大豆更好,目前尚无定论。而且,转基因大豆和非有机的普通大豆从外观是无法辨识出来的,坊间传言依照种脐颜色进行分辨并不科学。国内目前并没有批准种植转基因大豆。

关于有机大豆的独特优势,迄今最为权威的报道,出现在总部在荷兰的国际学术期刊《食品化学》杂志2016年6月号的一篇论文中。

该论文题目为《市场上大豆的成分差异:草甘膦在抗农达转基因大豆中的积累》。抗农达大豆是生物技术公司孟山都1996年推出的第一个畅销转基因大豆品种,因为能够耐受孟山都公司生产的除草剂草甘膦(商品名“农达”)而得名,备受瞩目。

文章作者描述了美国艾奥瓦州31个大豆批次的营养物质和元素构成,包括除草剂和农药残留物。大豆样品分为3个不同类别:(1)转基因的耐草甘膦大豆;(2)使用常规方法种植的非转基因大豆;(3)使用有机培养方式培育的非转基因大豆。

文章谈到,有机大豆显示出最健康的营养特征,具有更多糖分(如葡萄糖、果糖等),比常规大豆和转基因大豆含更多的总蛋白、锌,纤维更少。有机大豆的总饱和脂肪和总ω-6脂肪酸比常规和转基因大豆更少。在有害物质方面,转基因大豆中草甘膦残留量达到3.3毫克/千克,而常规大豆和有机大豆批次不含此类农业化学品。

人工除草是大豆有机种植的一个重要手段

有机种植可用植物源农药

一般认为有机大豆是从播种到收割的整个过程中都不使用农药、生长剂等,这种看法其实有失准确。在有机农业中,农药被认为是最后的手段,只是不能采用合成类化学农药。例如在中国有机大豆种植中,就采用了植物源农药制剂,如除虫菊、苦参碱、印楝素、大黄素甲醚等,以及微生物源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绿僵菌等防治病虫害。

美国有机大豆种植同样禁止使用合成类化学农药,对天然化合物的衍生物制品则网开一面。在经过美国有机材料评审协会(OMRI)评审和批准后,这类衍生物可以用于防治有机大豆病虫害,下面是这类农药的部分清单:楝树油,用作杀虫剂;乙酸,用作除草剂;除虫菊,一种来自菊花的广谱杀虫剂;枯草芽孢杆菌,用作杀真菌剂;苏云金杆菌,用作杀虫剂。

顺带提一句,合成肥料也不允许在有机大豆生产中使用,肥料必须来自绿肥、堆肥、家畜粪便和岩石矿物 (如石灰石、石膏和磷酸岩等)。

有益昆虫助力有机生产

生物防治也是有机种植过程中常使用的一招,指利用有益的昆虫减少某些害虫种群对作物造成损害,通俗地讲就是“天敌疗法”。这些有益的昆虫分为捕食者(直接捕食害虫)和寄生虫(在害虫身上定居并吃掉害虫),有机大豆种植中因为能够使用的药剂很有限,所以引入益虫是

近些年来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益虫可以直接释放到田里,也可以用某些开花植物吸引到该地区。在生物防治这方面国内介绍较少,国际上在这方面开展的研究较多。以下是发达国家有机大豆田中引入的部分有益昆虫。

1.猎蝽,半翅目昆虫,是大多数生产系统中最常用的捕食者,它们以毛虫卵和毛虫幼虫等为食。

2.大眼长蝽,是数量最多的捕食者之一,它们在整个大豆生长季节里生活,以蚜虫,粉虱,螨虫,毛虫卵及其幼虫为食。即使没有上述这些“口粮”,大眼长蝽也通过吃植物来维持群体,但损害甚微。

3.斑腹刺益蝽(Spined soldier bugs)是一种掠食性椿象,常以叶甲虫的幼虫和大豆尺蠖为食,甚至能吃掉成年毛虫。

4.瓢虫,这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类有益昆虫,它们是贪婪的捕食者,幼虫和成虫都喜欢吃蚜虫,但也会吃螨虫和粉虱。

5.草蛉,它们像瓢虫一样,是贪婪的掠食者,以蚜虫、粉虱、蛾和小毛虫为食。

6.蚜虫黄蜂,是一种寄生蜂,它喜欢将卵产在蚜虫的腹部内。当卵孵化时,幼虫取食并杀死

蚜虫,成年后离开“蚜虫木乃伊”,去下一个新宿主那里产卵。这种寄生蜂也能传播真菌,真菌能在蚜虫身上定居,最后杀死蚜虫。

粮豆轮作保土控草

目前国内外在有机大豆种植的诸环节(如选种、选地、播种、施肥和田间管理等)中,有较多相似之处。但是国外在休耕保护方面做得更出色,美国的休耕保护计划(CRP)尤具代表性。休耕保护计划是为有机大豆生产做好充分准备。在种植大豆之前,有机种植者通常在秋天犁地,冬天在大豆田里种植覆盖作物——黑麦,以帮助控制土壤侵蚀,更有助于控制杂草(因为黑麦能够阻止杂草扎根),并为来年春天的大豆生长提供一些有机物质。

大豆具有根瘤共生固氮作用,落叶多且较易腐解,是良好的养地作物,粮豆轮作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减少化肥农药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

种植黑麦一般不会晚于10月。如果延迟,那有机农场还是要用犁来翻地、清理杂草和豆秸,次年春天还要额外翻地,把其他剩余的植被清除掉,为大豆播种做准备。在美国有机农场,大豆播种一般为每英亩(约6亩)17.5万~22.5万颗种子,折合成我国的单位就是每亩28830~37067颗种子。

国内农业研究文献显示,我国在这方面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黑龙江开展的“大豆——玉米轮作免耕秸秆覆盖”研究,积累了一定的数据,方式与美国种植黑麦差不多。采用这种栽培技术,能够有效改善以往大豆种植中有机物还田少、土壤有机碳损失严重的问题。

今年4月,《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发布,其中提到要“因地制宜开展粮豆轮作,在东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轮作模式,在黄淮海地区推广玉米大豆轮作、麦大豆年两熟或玉米大豆间套作,适当恢复大豆种植面积。到2020年,大豆面积达到1.4亿亩、增加4000万亩左右”。

科研人员正在进行大豆育种研究

(本文写作中参考了《美国有机大豆生产:病原体与虫害的限制和管理》《市场上大豆的成分差异:草甘膦在抗农达转基因大豆中的积累》《大豆市场评估》和《休耕保护计划土地上的有机大豆种植》等文献,以及美国农业部、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艾奥瓦州立大学等网站的信息,特此声明并致谢。)

猜你喜欢
蚜虫转基因大豆
探秘转基因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转基因,你吃了吗?
蚜虫婆婆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