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晋中市文化产业现状、问题与发展路径

2016-12-03 10:54杨丽娜
经济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晋中文化产业现状

杨丽娜

摘 要:山西省晋中市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把握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将晋中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对于推动晋中经济向健康高层次迈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晋中文化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了晋中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径,通过科学合理规划、拓宽融资渠道、培育文化产业品牌以及深挖民俗资源推动晋中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晋中 文化产业 现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0-195-02

当前,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培育地区经济发展点、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晋中市连接山西南北、贯通三晋中西,北邻山西省省会太原,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晋商民俗文化的核心区域。如何把握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将晋中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做大做强晋中文化产业,对于推动晋中经济向健康高层次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晋中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晋中市大力实施“文化晋中”战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指标势头强劲,产业集聚效应初显,区域竞争力日益增强。

(一)文化历史资源丰富,发展潜力较大

晋中市作为明清晋商故里的核心区域,历史积淀深厚,文化资源种类繁多,地域特色鲜明,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600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5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平遥古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座(平遥、祁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5项,5A级景区3处。晋中市文化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丰富多样,包括寺庙古刹类、晋商建筑资源类、民俗文化工艺资源类以及医药文化资源类等等。

(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

近年来,为了推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晋中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政策和专项文件,比如《晋中市文化产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晋中市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和吸引民间投资优惠办法》等等,对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良好的思路、政策环境和优惠扶持。2009年以来,晋中市的文化产业生产总值每年增加额在百亿元以上,2011年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了5%,达到5.22%,2012年2013年的比重均为5.49%,2014年文化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7%。文化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地区经济总增长速度,对晋中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已经成长为晋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性产业。2007年-2012年晋中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见表1。

(三)产业格局明晰,集聚效应彰显

为了进一步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依据文化产业资源集聚原则和组织优化的原则,晋中市根据资源集聚形态和产业发展基础,建成了一批活力强、特色浓、规模大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了一个由两个中心、四条产业带、多个产业园区构成“两心、四带、多园”的产业格局。此外,晋中市通过资源整合,以项目带动,以作品表现,以景点支撑,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比如平遥国际摄影展、大型实景情景体验剧《又见平遥》、左权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晋剧《王家大院》等在区域内形成品牌效应,并逐步集群效应,初步彰显了晋中文化的区域影响力。

(四)文化旅游蓬勃发展

近年来,晋中市文化旅游发展迅速,竞争力不断增强,成为了晋中市文化产业的领头羊。十年中,晋中市文化旅游全年营业收入一直高于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和出版发行及版权服务,排在文化产业各门类首位,文化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35.83%。2013年,全年文化旅游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增长39.4%,远远高于全市平均增速。文化旅游在晋中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呈现出总量大、比重高、增速快的特点,这对于晋中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晋中市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晋中市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与国内一些发达地区相比以及与中部其他地市相比,在产业发展指标上仍有不少差距。

(一)行业发展冷热不均,地区发展不平衡

东部山区5县区明显滞后于平川6县(区、市)。行业发展冷热不均也就是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最突出的特点是旅游业一业独大,文化旅游在晋中的文化产业构成中占据了绝大部分,文化产业的核心层次、相关层次、新型业态比重都偏低。地区发展不平衡体现为平川6县区明显优于东山5县。旅游业是晋中文化产业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但大部分的旅游收入都集中在平川6县市区,东山5县的收入远不及平川6县。产业基地园区规划方面,在10年到15年的建设的两个基地、三个园区中,东山5县几乎没有;此外,晋中文化产业重点规划发展的领域,也主要集中在平川6县区。

(二)文化产业主体投入有限

当前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扶持主要为两类:对文化企业、单位的投入以及对文化产业载体建设的投入。从晋中市对企业、单位的投入来看,2013年,晋中市共有文化企业是1194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只有23家,中小企业或者说是小微企业构成了晋中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基本处于发展初期,对资金需求较大,目前晋中市扶植文化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专项资金,具体办法有贷款贴息、贷款担保、项目补贴、配套资助、奖励等五种方式,但这五种方式对规模比较大、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帮助较大,而对一些小的企业作用不明显。贷款贴息的前提是能贷到款项,而对于一些中小文化企业而言,由于缺乏有形的固定资产,贷款难度较大,因而也难以获得贷款贴息。对专业演出团体建设的投入,一些专业演出团体虽然可以从财政上获得一部分资金,但资金数额相对较少,难以维持院团经营,生存状况的艰难必然会影响到艺木作品的创作和演出,进而伤害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是对文化产业载体建设的投入不足。文化产业载体一般是公益性强的设施场所,由于其行业自身的特点无法完全依靠市场,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而晋中在文化产业载体建设是比较缓慢的,也因此影响了文化产业的进程。应该说,晋中文化载体的建设与晋中属于一核一圈这样的区位优势、以及老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的。

(三)文化市场欠发达,缺少品牌企业和产品。

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市场需求,作为晋商故里,晋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学城建设众多高等学府的入驻,使得晋中文化氛围较好,市民素质较高,文化市场基础良好。但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市民的消费观念内敛保守,对文化消费认识不足,从政府主管部门看,对文化产业消费市场缺乏培育规划,宣传引导不够,政策扶持力度不足,这些都制约了文化市场的发展。此外,晋中文化产业缺乏有影响力的主打品牌企业和产品。2013年,全市1194 家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规模以上(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或者从业人员50以上)的文化企业只有23家,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区中心,东山的一些县份比如左权甚至是0个(2013年晋中文化企业各县市分布情况见表2)。最基本的文化用品生产企业,都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文化用品市场基本被外来的品牌垄断。品牌企业和产品的缺乏,使得晋中文化产业难以在市场上占据优势,更形不成辐射带动作用。

(四)产业整合度低,产业链上下游未打通

文化资源要素的丰富容易导致发展着力点和发展主题的模糊,进而导致产业重点、产业抓手难以明确。长期以来,晋中市文化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资源整合难度较大,导致着力点过于分散,产业整合度较低,除重点旅游资源受重视外,依然有一批条件较好的资源和项目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深挖,没有与优势项目形成良性整合。产业层级较低,产业间、项目间的互动关联性不强,晋商大院等项目同质化竞争严重,区、县文化产业同质性较严重,项目之间协调性不足,难以整合形成合力;晋中东部山区文化资源分散,交通条件相对较差,东部红色文化项目难以与西部晋商文化项目相互借势。二是产业链上下未打通,晋中市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托自然、人文等多门类的传统文化资源,侧重文化旅游业的初级功能、基本功能,以观光为主,全市文化产业总体来看依然偏于传统和低端。无法满足现代旅游消费群体对于便捷、高质、新颖的需求,而文化产业上下游支撑服务功能不足,制约了文化产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三、推动发展晋中文化产业的对策

晋中要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需要在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和借鉴有效经验的基础上,整合文化资源,科学合理规划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与创意、科技、资本的融合,需要全面涵养培育文化市场,提升晋中文化产业的特色、规模和层次,进而推动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发展。

(一)科学合理规划

文化产业具有天然的资源禀赋,一个地区的文化产业离开了一定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其产业的发展模式也必然发生变化。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规划。目前为止,晋中已经出台《晋中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这套规划立足晋中实际,合理整合资源,有不少的可圈可点之处。但同时,这些规划也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为:一是对文化产业核心层次、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划偏少,晋中文化产业中本身核心层次、新兴产业比例是比较小的。二是均衡东山5县与平川6县市区发展差距规划较少,规划纲要的内容包括产业板块、行业类型、场馆建设、景区建设、产业基地园区大多集中在平川6县市区,对东山5县没有提出切合的发展规划;三是缺乏对晋中进行形象的战略定位。晋中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定位为旅游文化名市、文化强市等,但这些定位过于泛泛笼统,没有体现晋中特色,应当进行形象、特色的战略定位。

(二)拓宽融资渠道。

晋中文化产业目前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融资难。解决晋中市文化产业融资困难主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借助金融平台。要搭建好政府、银行、企业的合作平台,促进文化产业部门、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合作,借助银行信贷促进文化产业融资。第二是拓展民营资本为主的资本市场。晋中民间资本较为雄厚,但民间资本投入文化产业的动力不足。引进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首先是政府做好公共服务、降低民资准入门槛;其次是提升民资对文化产业的理解认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提升民间资本持有者对文化资源的认知程度和文化产业的认识水平。

(三)培育产业品牌。

在品牌经济时代,品牌具有提升力、吸引力和辐射力的作用,文化品牌的构建、维持和延伸,是推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晋中文化产业面临着资源好效益差,“八大品牌”“六张名片”并没有真正地实现品牌效应,打造晋中文化产业品牌,政府要将系统的品牌战略理念贯穿到文化产业乃至地域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对于一些大的文化品牌的建设,政府要在品牌的规划、建设、推广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引导,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支撑产业的服务功能。

(四)深挖民俗资源。

唤醒厚重历史,挖掘集中、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壮大文化产业的本源,是晋中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径。深挖晋中民俗资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挖掘饮食特产资源。晋中有丰富的特产,比如平遥牛肉、太谷龟龄集、定坤丹、介休贯馅糖、太谷饼、老婆饼、榆社阿胶等等,可以这些特色饮食资源从制作、博览、展示、商贸、养身等多个环节,发展文化产业。二是挖掘地方音乐资源。晋中有非常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比如祁太秧歌、左权民歌等。左权民歌清丽婉转,歌词赋比兴手法运用凝练,诗味浓郁,是中华传统音乐的一朵奇葩,可以利用左权民歌等特色音乐资源创办文化艺术节发展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1] 赵小娜.文化产业品牌化发展探析.吉林日报,2011-01-22

[2] 何光锐.文化品牌从哪里来.福建日报,2010-03-16

[3] 王隆毅.打造巴文化起源与发展中心路径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15(12)

[4] 郝言慧.基于产业创新系统的文化产业效率评价研究.山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4

(作者单位:中共晋中市委党校 山西晋中 030600)

(责编:纪毅)

猜你喜欢
晋中文化产业现状
晋中国家农高区无花果采摘正当时
晋中市委统战部调研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
加快培育百亿企业 建好晋中国家农高区
晋中:率先出台提升乡村治理能力“25条”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