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朝天椒新品种遵辣8号的选育

2016-12-04 03:06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贵州遵义56000贵州大学农学院贵阳55005贵州省农业委员会贵阳55000
种子 2016年9期
关键词:朝天椒遵义市灰分

, , , , , , (.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贵州 遵义 56000;.贵州大学农学院, 贵阳 55005;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 贵阳 55000)

遵义朝天椒新品种遵辣8号的选育

田浩1,2,耿广东2,张绍刚3,周安韦1,余常水1,令狐昌英1,廖卫琴1
(1.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贵州 遵义 563000;2.贵州大学农学院, 贵阳 550025; 3.贵州省农业委员会, 贵阳 550001)

介绍了遵义朝天椒新品种遵辣8号的育种目标、选育过程及其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辣椒; 品种选育; 遵辣8号

遵义朝天椒以其辣味适中、香味浓厚的独有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选育具有遵义朝天椒传统品质特色,并具有高产、抗病和适应市场需求等特点的新品种,是促进辣椒产业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1]。如何在品种选育过程中保留地方品种的传统特色,又对缺陷性状进行必要改良,是辣椒育种要解决的难题。简单的杂交改良很容易伴随出现非目标性状;转基因技术又存在品质、高产关键性状的目标基因不明确等问题,还面临社会安全性的公众质疑,导致转基因短时间内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通过从地方品种中选育优良突变株,采用传统育种技术稳定纯化突变的高产、高抗基因,再通过品质理化指标的检测分析,选育出了高产高抗的遵义朝天椒新品种遵辣8号。

1 育种目标

1.1 品 质

以保留遵义朝天椒“辣味适中、香味浓厚”的传统品质为首要目标,具体品质理化指标应达到遵义朝天椒的相关要求(见表1)。果实应为朝天生长,青果绿色,成熟果红色,果型锥形、指形、珠子形。

表1 遵义市朝天椒理化指标及检验方法

项目指标检验方法总灰分(%)≤8GB/T12729.7盐酸不溶性灰分(干态)(%)≤0.6GB/T12729.9不挥发乙醚提取物(干态)(%)≥12GB/T12729.12辣椒素(干态)(g/kg)0.4≤X≤1.5GB/T21266

1.2 产 量

重点考察开花数、坐果数、单果重、采收期,结合考察果长、果肩宽、果皮厚、种子量等性状,干椒单产高于200 kg/667 m2。

1.3 抗 性

采用田间连作鉴定,考察疫病、青枯病、根腐病、病毒病、猝倒病等病害;采用多点鉴定,考察抗旱、抗涝、抗寒、抗热以及耐盐碱等抗逆性。

2 选育过程

1999年,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遵义市各县市椒农种植的地方品种中,根据单株结果数、单果重折合单株产量,将产量高的单株编号采收,共计选择了500余份小材料。2000年,将500份材料栽培观测,考察开花数、结果数和单果重,将表现差的材料淘汰300份,将表现好的材料留种200份。2001年继续观测,最终留种50份,将该批后代继续稳定纯化至2005年,得到稳定的自交系50份。将50份材料进行品质理化指标检测,得到在“遵义朝天椒”品质指标范围内的自交系有9份,检测结果见表2。

表4 贵州省辣椒生产试验遵辣1994表现

试点品种名称种植面积(m2)干重合计(kg)折干重(kg/667m2)比ck增产(kg)比ck+(%)遵义市农科院遵辣199412052.63292.3956.1723.78遵辣1号(ck)12042.52236.22——铜仁市农科所遵辣199410039.63262.1233.7414.77遵辣1号(ck)10034.53228.38——毕节市农科所遵辣199410030.34202.3515.118.07遵辣1号(ck)10028.09187.24——黔东南州农科所遵辣199416674.80299.2068.4429.66遵辣1号(ck)16657.69230.76——黔南州农科所遵辣199410648.70300.606.417.32遵辣1号(ck)10645.45280.10——平均遵辣199410049.22271.3338.7916.68遵辣1号(ck)10041.66232.54——

表2 检测合格的辣椒自交系品质检测数据

材料编号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不挥发性乙醚提取物(%)粗纤维(%)辣椒素类物质总量(g/kg)辣椒素(g/kg)二氢辣椒素(g/kg)199416.24.80.0712.233.80.5100.2800.192181513.65.10.1912.635.00.4260.2950.096212714.45.00.1512.135.90.6000.3980.142122914.94.30.1013.035.40.9360.5100.33253412.04.70.0213.332.80.4670.2740.146123514.34.40.0313.636.40.8540.4780.291197712.15.50.0312.236.20.5100.3280.131163912.85.60.1613.433.80.7860.5410.16674213.54.80.1813.133.00.4040.2810.095

注:检测方法:取样方法执行GB/T 12729.2,水分含量的测定执行GB/T 12729.6,总灰分的测定执行GB/T 12729.7,酸不溶性灰分的测

定执行GB/T 12729.9,不挥发性乙醚抽提物的测定执行GB/T 12729.12,辣椒及辣椒制品中辣椒素类物质测定及辣度表示方法执行GB/T 21266,粗纤维检测执行GB/T 5009.10-85。

表3 贵州省辣椒区域试验遵辣1994表现

区试年度参试品种单株结果数(个)比ck±(%)单果鲜重(g)比ck±(%)单果干重(g)比ck±(%)干椒产量(kg/667m2)比ck±(%)增产点率(%)2010年遵辣199429.44-10.636.516.911.425.97203.865.9666.67遵椒2号32.94—5.56—1.34—192.39——2011年遵辣199448.6822.475.303.521.333.91271.1014.21100.00遵辣1号39.75—5.12—1.28—237.36——

2006—2007年,对9份自交系进行了连作产量、抗性鉴定。其中编号为1994的材料表现产量最高、抗性较强;2008年进入遵义市农科院标准的比较试验,表现产量高,抗性强,保持了遵义朝天椒的传统品质;2009年,在遵义市各地进行多点适应性鉴定,各点表现产量性状稳定,品质好,抗性强。2010年进入贵州省辣椒区试(B组),2011年续试(A组)和生产试验。最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椒2014004号),并命名为遵辣8号。

3 选育结果

3.1 丰产性鉴定结果

2008年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辣椒品比试验,试验地为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基地,设置3次重复,对照为遵椒2号,小区面积13.33 m2。遵辣1994小区平均产量(干重)4.793 kg,折合单产(干重)239.65 kg/667 m2,比对照(遵椒2号)增产14.86%。

从表3可知,2010年省区域试验平均单产(干重)203.86 kg/667 m2,比对照增产5.96%,9个试验点中6个表现增产,增产点达66.67%。2011年续试平均单产(干重)271.1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4.21%,8个试验点全部增产,增产点率达100%。2年平均单产(干重)237.48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0.52%,2年共17个点次14增3减,增产点率为82.4%。

从表4可知,2011年在黔东南、黔南、铜仁、毕节和遵义5个区域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干重)271.33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6.68%,5个试点全部增产。

3.2 品质性鉴定结果

2011年,遵辣1994通过贵州大学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分析检测,脂肪含量16.9%(检测执行GB/T 5512—85),粗纤维含量21.44%(检测执行GB/T 5009.10—85),盐酸不溶性灰分0.059%(检测执行GB/T 10473—1989)。各项指标都在遵义市朝天椒品质要求范围内,具有遵义朝天椒传统特色。

3.3 抗性鉴定结果

2010年田间抗性鉴定结果:9个点抗倒性鉴定为6强3中、抗旱性鉴定为6强3中、抗渍性鉴定为5强4中,田间表现的病毒病、青枯病、枯萎病和疫病的感病率分别为1.40%、0.20%、0.20%、1.91%,分别比对照种增减-0.87%、-0.02%、+0.17%、+0.51%。

2011年田间抗性鉴定结果:8个点抗倒性鉴定为2强、抗旱性鉴定为2强2中1弱、抗渍性鉴定为3强3中,田间表现的病毒病、青枯病、枯萎病和疫病的感病率分别为0.76%、0.76%、0.25%和0.04%。

经贵州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遵辣1994高抗疫病,发病株率为13.3%,病情指数3.33。

4 品种特征特性

干、鲜两用型。全生育期190.4 d,株高73.7 cm,株幅55.9 cm,分枝次数为8次。叶片绿色,卵圆形,尖端较尖。节间绿色,节部紫色。花瓣白色,青果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实单生直立向上,果表光滑,羊角型,果型直立,果实大小均匀。单株结果39个,单果鲜重5.9 g,单果干重1.3 g,果长6.7 cm,果宽1.7 cm,果柄长3 cm,单果种籽数97.9,千粒种籽重6 g。干果色泽深红、果味辛辣、商品性好。适应贵州省各地区种植。

5 栽培技术要点

1月下旬—3月上旬播种,4月下旬—5月定植。地膜覆盖双株栽培,用种量60 g/667 m2左右。移栽行距60 cm,株距28 cm左右,栽苗7 000~8 000株/667 m2。移栽前施用复合肥(15—15—15)50 kg/667 m2作为基肥。边移栽边浇定根水,定植7 d左右缓苗后,用5~10 kg/667 m2尿素施提苗肥,移栽后20~25 d进入初花期,施坐果肥尿素5~10 kg/667 m2。在果实坐稳后,施用尿素5 kg/667 m2、钾肥5 kg/667 m2。椒果红熟后要及时采摘。辣椒幼苗期防治猝倒病、灰霉病、病毒病、蚜虫和鼠害等,移栽时防治根腐病和地老虎,大田期防治辣椒疫病、青枯病、病毒病、叶斑病、蚜虫、烟青虫、棉铃虫等病虫害和鼠害[2]。

[1]田浩,令狐昌英,余常水.遵义市辣椒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南方农业,2013(1):22-23.

[2]田浩,令狐昌英,余常水,等.遵辣6号的特征特性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J].种子,2012,31(2):99-101.

(本栏目责任编辑:兰 妮)

Breeding of Pod Pepper New Variety Zunla No.8 in Zunyi

TIANHao1,2,GENGGuangdong2,ZHANGShaogang3,ZHOUAnwei1,YUChangshui1,LINGHUChangying1,LIAOWeiqin1

2016-05-28

遵义市青年人才培养项目“遵辣1号提纯复壮”(编号:遵科合人[2014]5号);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遵义市朝天椒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编号:2014 GB 2 F 200258);贵州省科技团队培养项目“贵州省朝天椒种质资源创制与应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编号:黔科合人才团队[2014]4022号);遵义市省市科技合作项目“遵义辣椒抗病种质资源创新与应用”(编号:省市重大[2013]7号)。

田 浩(1982—),男(土家族),贵州遵义人;农艺师,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辣椒、薏仁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廖卫琴(1970—),女,贵州遵义人;农艺师,主要从事辣椒、薏仁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10.16590/j.cnki.1001-4705.2016.09.119

S 641.3

A

1001-4705(2016)09-0119-03

猜你喜欢
朝天椒遵义市灰分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我为旗帜增辉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老年大学校歌
基于灰分回控的智能密度控制系统在寨崖底选煤厂的应用
灰分在线检测对选煤智能化建设作用的思考
基于单种煤成焦灰分预测焦炭灰分的研究及应用
不同重量僵蚕总灰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喜迎新年
——遵义市春节联欢晚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
韩国朝天椒新品种PE101的引种及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