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后相关会计处理及影响

2016-12-05 10:48董敏
时代金融 2016年30期
关键词:会计营改增影响

董敏

  【摘要】我国在大范围的推行营改增后,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并对各行业的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营改增实行,会转变以往的会计核算方式,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就需要积极应对这种税收制度的转变,并完善自身的会计核算方式,对会计核算进行有效调整,并针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制定出相应的改革方案,才能够得到健康、长远的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营改增后相关会计处理及影响。

【关键词】营改增  会计  影响

一、概述“营改增”

“营改增”实质上就是将原先的营业税改成增值税,本质上就是以前所缴纳的营业税项目,现如今已经转变成为缴纳增值税,增值税仅仅只是针对产品、服务来进行征收的,在很大程度之上将纳税的环节进行合理的优化,预防发生重负征税的情况,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针对现如今我们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形式来进行出发,深入的进行改革与部署,加大了加快税制改革脚步的速度,从而合理的减弱了税收的负担,将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成功的加快了服务业,尤其是高科技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拉动了内需的消费,最终使得产业结构的转变进行有效的推动,持续性的发展其中先进的功能。

2016年5月1日,国务院决定将营改增在全国范围之内进行推广,其范围主要涉及了生活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及各個企业,先前的营业务永远不予以利用。另外,有关增值税的制度也在逐渐的走向规范化的道路,这是从1994年之后,最大范围的一次历史性创新。

在营业税和增值税共同实行的这段时间,将营业税改成增值税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首先,在减税的方面来进行着手,将营业税变成增值税之后,最初在进行营改增试点的时候,主要就是针对服务业的,营业税的税负要比增值税的实际税负重,所以就是以减弱缴纳营业税为主的服务业的税收负担来进行实施的。再者就是出于延长抵扣链,促进商品流通的考虑,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在实施营改增之后,将之前抵扣链条发展成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而且还从有形的商品发展成为无形的资产、不动产以及各项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服务于商品之前的流动。最后则是考虑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经过“营改增”试点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有所提高。据统计,2014年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为48.2%,与此同时还比之前加大了2.1%。

二、实施营改增后对企业会计核算造成的影响分析

(一)影响了企业收入核算工作

在针对各项开展的后续活动,企业在正常经营的过程之中,获得营业收入成为产品销售以及工程承包的收入等等方面。企业子在实施营改增之后,要提前的依据自身企业经营所取得利润的多少进行缴税。和营业税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第一,就是依据工程收入来进行计算,再者就是根据适用税率的高低。一把在营业税改成增值税之后,就不用在进行营业税的缴纳,但需要缴纳适量的增值税,相应的也就说明了企业相关工程业主收取的工程款,这笔工程款就是要从增值税税款之中减掉,值得注意的就是在增值税的发票上注明工程税款和价款两者的标准,企业在进行营改增之后,工程的全部收入也就是企业的收入,其中并不涵盖税费。

(二)对企业成本核算带来的影响分析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中,各个企业已经逐渐的形成了自身的特征,在没有正式实施营改增之前,企业的成本主要就是各项的价税合计金额而成的,在实施营改增的政策时候,企业就得要对成本工作的价税进行科学、合理化的分离。

(三)对企业相关税款申报及缴纳的影响

事实上,我们国家相关税收管理机关会依据地域之间的不同,会分成各个不同的部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国税以及地税,营业税通常都是将其纳入到地税部门管理之中,然而增值税属于相对较低的共享税,那么就得需要在国税部门予以缴纳。

三、营改增后相关会计处理措施

(一)科学设置会计机构

企业在进行会计监督管理的同时,应当设立单独的会计机构,配置专业的会计工作人员,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独立性,避免其他部门以及无关人员的插手,减少外部影响。对于企业而言,对于会计这一岗位的核算人员,应当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途径进行选拔,实行专人专岗制,会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该本着公正、认真、谨慎的态度,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会计报表能够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二)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管理措施是企业健康持久发展的前提。一方面,企业应当加强内部管理,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会计工作制度,在日常账务处理中应当将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进行科学的归类,建立符合原则的建帐流程,整改与完善不符合规定的相关制度等,由此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高效性、准确性。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实行强有力的控制制度,建立可操作性强的成本核算制度、计量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核制度、财务监督制度、财务清查制度、财务牵制制度等,对会计工作形成一定的约束,以保障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执行。

(三)强化会计监督制度

会计监督职能是会计工作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能否正确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关系着企业会计信息的合理性、真实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也关系到企业会计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完善的会计监督机制对会计核算管理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以此保证企业行为的合规化与合法化。对于内部监督管理,企业应当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通过监督来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对于外部监督管理,企业可以引入外来机构监督企业的纳税情况、财务制度执行等情况,确保企业不出现违规违法的现象。此外,税务部门与审计部门应当定期检查企业会计核算、确保建设成本真实性。

总之,现在,“营改增”税制政策已经在全面推行,全国各个地区,各个行业都严格按照新税制政策的规定缴纳增值税,在此过程中,企业必须充分了解“营改增”的具体内容,降低企业在“营改增”实施过程中面对的风险,继而有效利用税改新政策的有利的一面,推动自身的稳步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收益,同时稳定的度过这一时期,最终实现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海泉.营改增后相关会计处理及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4,21:275+278.

[2]严先锋.“营改增”的会计处理及其对财务的影响——以交通运输业为例[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11:86-91.

[3]刘东辉,苏佳萍.营改增后相关会计处理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3:59-60.

[4]张灵娜.企业营改增的若干问题浅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S1:80.

[5]耿贵珍,刘新梅,李善星,陈思颖,郭燕.“营改增”对企业会计处理及报表的影响分析——以交通运输业为例[J].交通财会,2013,07:45-47.

猜你喜欢
会计营改增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