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港口路片区城市内涝原因及解决途径

2016-12-05 11:04邝柔安佛山市禅城区引排水调度中心广东佛山528000
低碳世界 2016年22期

邝柔安(佛山市禅城区引排水调度中心,广东 佛山528000)

探讨港口路片区城市内涝原因及解决途径

邝柔安(佛山市禅城区引排水调度中心,广东 佛山528000)

本文就针对城市内涝之水浸黑点港口路水浸内涝的原因对港口路片区排水管网进行改造、优化布置后解决了水浸问题进行探讨。【关键词】城市内涝;排水管网;改造布置

近年来内涝水浸为特点的城市型水灾害问题给居民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不少不便和困扰,也成了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热点,每逢下大暴雨时,港口路成了“港”已是街知巷闻了,现对分析群众最关注的港口路水浸内涝原因问题,并对解决内涝问题的途径进行探讨。

1 港口路片区内涝水浸情况介绍

在2011~2012年期间的大暴雨期间,哪怕是降雨量为50mm还是150mm,每次暴雨都导致该片区成了“水城”、“港”的称号,该片区的港口路、新明路、澜石三路、华新路、江湄路等多处路段都出现积水、水浸街现象,其中港口路部分路段积水深达70~80cm。由于道路积水较深,造成多辆汽车熄火,行人无法通行,多处交通要道交通堵塞,给附近居民和楼盘的开发建设、车辆的出行带来很大的影响。图1~6是2011~2012年下大暴雨期间港口路水浸内涝时及对水浸道路抢险的情景。

图1 道路水浸情况<一>

图2 道路水浸情况<二>

图3 道路水浸情况<三>

图4 道路水浸情况<四>

图5 道路水浸情况<五>

图6 道路水浸情况<六>

2 港口路片区内涝原因分析

经过多次的现场调查及查阅了港口路及其周边路段的地形资料和市政排水资料,分析原因主要如下:

2.1 气候方面

特大暴雨降雨量超过了该片区现有的排涝能力。特别是2011~2012年汛期的暴雨降雨强度大、时间长、雨量集中。如7月11日的暴雨,雨量普遍在30~70mm之间,最大澜石104mm。8月13日08时~14日08时,港口路的降雨量159.5mm,为2011年最大雨量。特大雨量超过了现有的排涝能力,尽管禅城区水务、三防部门提前开动泵站予以预排,地势低洼地方仍然受浸。

2.2 排水管网问题

2.2.1 港口路及其周边路段排水管、渠破损

港口路片区的排水管网最早建于1996年,管材为普通水泥管,至今已年代历久,导致部分排水管渠破碎老化、接口脱落现象严重、雨水进水口严重破损,而且部分管网里面由于有榕树根生长造成管道堵塞,导致排水不畅,严重影响排水效果。

2.2.2 现状排水管径偏小

港口路的雨水排水管径偏小,排涝标准低。港口路原规划为工业区,整体排水设计标准偏低,管径偏小,现状雨水系统的设计重现期偏低,经核算为0.5~1年,并且大部分路段只能达到0.5年。随着该片区大片大型楼盘的开发,城市防洪排涝标准的提高,新的城市规划要求该片区的市政排水能力不低于2年一遇的重遇期。港口路现状的排水管网无法承担该片区及其周边路段较大暴雨期间的排涝。

2.2.3 现状管径不统一

水浸最厉害道路之一的江湄二路现状管为D1000,港口路的现状管为D700,江湄二路的水流向港口路时,交叉口处管道成为瓶颈,不能及时排出雨水。

2.2.4 港口路大多数雨水进水口破损严重

随着该片区大片大型楼盘的开发,港口路交通运输量大增,路边的雨水口由于年代久远,已破损严重;部分雨水口进水孔以及雨水口连接管太小而无法承担短时暴雨的排涝,造成泄水速度很慢;部分雨水进水口已失去收集雨水、排放雨水的作用,造成路面排水不畅,导致水浸道路的局面。

2.3 排涝泵站方面

澜石大涌和名窦涌未有排涝泵站,只有新市涌有一个新市排涝泵站,奇槎泵站还没兴建。排涝泵站的缺少也是导致暴雨时雨水很难及时排出,影响该片区的排涝能力。

2.4 其他节点的原因

由于港口路片区的港口路、鹤松路、文华路等路段的大部分雨水排入澜石三路的方渠,但该方渠未与周边内河涌连通,故该片区的雨水要靠远水路的澜石大涌排出到东平河,而澜石大涌至东平河的距离有4.1km左右,导致在大暴雨时雨水无法及时排走。且部分路段、交叉路口自然地势较低,形成盆地,遇大暴雨时水浸概率大。

3 解决港口路片区内涝问题的途径措施

3.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排水系统的建设

(1)改造排水管网,提高排涝标准。排水管网是城市排水能力的关键,需重新设计和改造港口路的排水管道,从根本上解决港口路的水浸问题。结合该片区的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将港口路的排水标准从现状的0.5~1年的雨水重期标准提高到2年一遇,按更高标准建设该片区的排水系统。

(2)加大和改造港口路片区的雨水进水口,由原来的单进水口增加至双进水口。选用大孔径排水格栅,防止垃圾、树叶等杂物随着雨水流入出现堵塞。

(3)兴建奇槎排涝泵站。积极争取奇槎泵站上马,解决暴雨时明窦、澜石大涌水位下降缓慢问题,缓解该片区的排涝压力。

(4)打通节点,顺畅排水。①将华新路与港口路交汇处的排水管连通。②将澜石三路现状方渠和西侧新市涌及文华路北侧内河涌连通。③将港口路和江湄路排水管连通。④将江湄二路(纵一路至港口路)现状管和西侧方渠连通,解决江湄二路和港口路交叉口瓶颈问题。

港口路片区排水管网打通节点范围如图7所示。

图7

通过打通这些节点,港口路片区的雨水排放增加了出路,同时由于缩短了排水出路的距离也达到加速排走的效果。从而使该片区的排水管网达到了进一步优化的目的。

3.2 规划先行,进一步提高规划水平

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立足实际、适度超前的原则,高水平规划禅城区排水工程,使排水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同步进行。同时综合考虑建设规模、其他排水设施建设等因素,实现整个排水设施无缝对接,切实提高排水能力。

3.3 建立排水管理体制

三分在规划,七分在管理。①要建立长效的管理体制。切实提高排水设施的管理水平,加强保养和维护,最大限度发挥现有排水设施的排水能力。比如排涝泵站的维护,比如排水管网定期巡查和清疏淤泥和杂物等。②要加强预排,提高工作的主动性。③落实排涝应急预案,各职能部门要相互联动,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我们知道暴雨洪水都是自然现象,解决城市内涝水浸问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发现了问题,我们要积极开创思路,多寻找解决途径。正如我们发现港口路这个城市内涝问题后,寻找多方面的途径对此进行改造,确保了排水的畅通最终消除了该片区的城市内涝现象。

[1]佛山市公用事业局排水GIS系统.

[2]《佛山市禅城区港口路片区1013水浸调研报告》(2011年). [3]《佛山市禅城区排水规划修编》2008.

[4]《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TU992

A

2095-2066(2016)22-0156-02

2016-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