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藏族民居建筑类型及其适应性研究

2016-12-05 02:48
山西建筑 2016年24期
关键词:迪庆民居藏族

李 萨

(云南技师学院,云南 昆明 650300)



迪庆藏族民居建筑类型及其适应性研究

李 萨

(云南技师学院,云南 昆明 650300)

简述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资源,根据迪庆藏族民居的建筑类型,从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宗教文化等方面,阐述了藏族民居的建筑特色,为藏族民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藏族民居,建筑类型,自然环境,人文资源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居住意识形态,因而也创造出了多姿多彩的建筑形式。

1 迪庆概况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西北接西藏自治区,东临四川省,东南与丽江市毗邻,西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接壤,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心区,总面积23 870 km2。

2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空间范围,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1 地理地貌

滇西属于横断山脉的南端,高黎贡山、怒山、云岭等山脉呈南北走向,平行纵列,怒江、澜沧江与金沙江三江并流。高原地形呈波涛状,大面积土地高低错落,纵横起伏,山间盆地星罗其布。这些“坝子”,有的成群成带,连片分布,有的则孤立在高原山地中。“坝子”地势平缓,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高山峡谷相间并存,高黎贡山、怒山、云岭三大山脉由北往南,强烈下切,形成气势磅礴的怒山峡谷、澜沧江峡谷和金沙江峡谷。在三个大峡谷当中,谷底是亚热带干燥气候,酷热如蒸笼,山腰则清爽宜人,山顶却终年冰雪覆盖。

2.2 气候条件

迪庆藏族自治州气候属温带—寒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4.7 ℃~16.5 ℃,年极端最高气温25.1 ℃,最低气温-27.4 ℃。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界限分明,雨量充沛而分布不均,小范围地形雨对局部小气候影响很大。由于水平方向纬度的增加与垂直方向海拔的增高相吻合,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共存。

3 丰富的人文资源

3.1 民族构成

迪庆境内有藏、傈僳、纳西、汉、白、回、彝、苗、普米等9个千人以上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26种。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3.56%,藏族人口13万余人,占总人口的33%;傈僳族人口10万余人,占总人口的29%。

3.2 宗教信仰

迪庆宗教以藏传佛教为主,多种宗教多种教派并存。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东巴教、道教、原始宗教在这里和睦相处。

迪庆藏族信奉藏传佛教;傈僳族主要信仰基督教,也有一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及藏传佛教;纳西族主要信仰原始宗教东巴教,少数纳西族信奉藏传佛教;白族多信仰本主教;彝族信奉毕摩教;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这种多宗教共存共荣的现象,成为迪庆人文景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4 民居建筑类型

传统云南民居建筑大体分为五大类:干栏式民居系列、井干式民居系列、土掌房民居系列、落地式民居系列、合院式民居系列。迪庆藏族自治州以井干式民居和土掌房民居为主。

4.1 井干式民居

“井干”式民居是用圆形或方形木料层层堆砌而成,在重叠木料的每端堆叠成井框状的空间。以“垒木为室”构成的“井干”式民居,其相互交错叠置的圆木壁体(也有半圆或木板状),既是房屋的围护结构,也是房屋的承重结构(井干式民居如图1所示)。

井干结构木墙体与屋面支撑构架彼此独立,其简洁的建筑形体和构造,适用于在不同坡地上建造,并且井干结构主体不可以和局部底层架空的干栏、“平座”或土墙处理相结合,调整与缓坡地形的联系。

4.2 土掌房民居

土掌房,即在密楞上铺柴草抹泥的平顶式夯土房屋。其特点是平面呈方形,布局紧凑,节约用地;建筑保温隔热性能良好,室内冬暖夏凉,适合干热和干冷地区居民居住;就地取材建造方便、经济;层层叠落的土平屋顶设置克服了自然地形的限制与不利,创造出符合山地农耕生活需要的室外平台场地以及生活空间,满足了当地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功能要求(土掌房民居如图2所示)。

5 藏族民居建造特色

5.1 结合不同自然环境,建造不同类型建筑

迪庆境内最高海拔为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6 740 m,同时也是云南省最高海拔,最低海拔为澜沧江河谷,海拔1 486 m,绝对高差达5 254 m,使得迪庆在较小范围自然环境差异较大。藏族坝区地处低纬度高山寒温性季风气候,气候相对寒冷,降水较少,日照较强。平坝较多的地区,交通相对便利,生产水平较高,与这相应的民居形式、建构技术、空间组合、审美追求也显得较复杂,适合建造井干式民居,主要以中甸地区较为典型。

干热河谷地区,以林业和畜牧业为主,适宜建造土掌房民居。土掌房一般为3层,高者达4层~5层。土木结构,石村基础,夯土外墙。土掌房主要以德钦地区较为典型。

5.2 结合当地自然资源,选择适宜的建材

井干式民居以杉木劈成木板覆盖屋顶,再压上石头,这种木制的瓦片民居在云南被称为“闪片房”。藏族居民习惯在家中设置火塘,既可以烹煮食物,取暖,还可以照明。火塘烟熏屋顶杉木板,并且每年翻一次,起到木板防腐作用。“闪片”坡屋顶便于排除雨雪,质轻便于翻修,避免土瓦容易冻裂不利于防水(闪片房屋顶如图3所示)。外墙厚达1 m的夯土墙,向上有明显的收分,外墙浇当地白泥,这种民居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土掌房民居屋顶用一种叫“阿尕萨”的黏性极强的土夯实抹平为土掌,主要为脱粒、晒粮之所。

5.3 结合生活习惯,适当改造建筑结构

闪片房“一”字形平面,组合庭院,2层楼房,底层为牲畜所居,人居楼上。房屋进深大,窗少且小,窗口呈现喇叭口形,内大外小;屋面为“闪片”双坡,坡度较缓。藏族民居,堂屋面积设置较大,以便藏族在节庆及婚嫁等喜庆日子围绕中柱跳“锅庄”。屋顶夹层,可能干燥、储藏草料及杂物。

土掌房楼层以高为贵,经堂、客厅、喇嘛净室必在最上层,中间层为家人居室及储藏空间,底层为关养牲畜用。土掌房还重视朝向,大门一般要面对林木茂盛的高山。房屋开窗较多,每层架大梁,搭楼楞,垫细圆木,铺荆棘树叶,夯土掌,然后再加铺地板。土掌房平面形状有四角、六角或八角,并设有炮眼,以作为防御备用。

5.4 结合宗教文化,创造宜居环境

藏族民居堂屋面积较大,以中柱为核心布置2层平面居室,其中设有火塘、神龛、水亭,堂屋正面墙为木雕“吉祥八宝”,宗教文化以这样一种载体融入到藏族民居中(堂屋如图4所示)。外墙粉白是藏族尚白传统的再现。迪庆地处滇藏交界处,也深受汉文化和东巴文化的影响,建筑入口侧翼设前廊,前廊部分由精密木构架构成,前檐双层斗拱,绘有双层吉祥图案,梁头有龙头雕刻,而主体结构装饰则显粗略。土掌房屋顶一角设有香灶,插有玛尼旗。

[1] 朱雪梅.粤北传统村落形态和建筑文化特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 陈开国.调查研究方法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 赵之枫.传统村镇聚落空间解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4] 云南民居编写组.云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5] 蒋高宸.云南民族住屋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6] 云南省编辑组.云南方志民族民俗资料琐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

[7] 李翰湘.维西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

[8] 云南省中甸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中甸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

On architectural types of Tibetan civil buildings in Diqing and its adaptation

Li Sa

(YunnanMachineryTechnicianCollege,Kunming650300,China)

The paper indicates the naturally geographic environment and humanistic resources of Diqing in Tibetan Autonomous Region, and illustrates the architectural features for Tibetan civil buildings from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living habits, and religious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architectural types in the region, so as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research on Tibetan civil buildings.

Tibetan civil building, architectural type, natural environment, humanistic resource

1009-6825(2016)24-0027-03

2016-06-15

李 萨(1981- ),女,硕士,助理讲师

TU241.5

A

猜你喜欢
迪庆民居藏族
迪庆州喜迎党的二十大 优秀美术作品选登(一)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云南迪庆铜铅锌硫化矿浮选分离研究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