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学实践技能教育 创建高水平医科大学(续)

2016-12-05 09:59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年9期
关键词:实验室实验教学人员

曹 凯

(承德医学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校长·名人访谈·

加强医学实践技能教育 创建高水平医科大学(续)

曹 凯

(承德医学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曹凯院长

论述了从医学教育发展和培养医学创新型人才的角度看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针对目前有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存在一些不规范,提出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改善传统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及一体化集中调控管理的办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技术队伍,促进实验室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整体效益。

实验室; 医学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 资源共享

3 建设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发挥实验室的整体效益

夏:实验室要充分发挥作用,一支高水平的实验技术队伍是关键。您认为现有实验技术队伍情况如何?能否满足教学科学实验工作的需要?对加强和稳定实验室队伍,您有何看法?

曹:由于受到传统实验室管理体制的制约;一方面高校实验室普遍存在着实验技术人员缺乏,队伍结构不合理,随着当下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目前的实验室队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发展中的实验室工作的需求;高科技的研究、高水平的技能,都离不开实验室的良好环境和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工作。另一方面实验室技术人员素质不高,业绩考核不健全,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偏低,政策上实验室人员职称最高仅为副教授级别,严重影响了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再者,许多实验室技术人员技术不过硬,实验室教学改革成果少,尤其是实验室工作人员不稳定,无法形成结构合理人员梯队,严重制约了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针对以上存在的状况,我认为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实验室技术队伍刻不容缓。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制定措施。为了加大稳定实验室人员结构梯队,学校建立一套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奖励机制;改善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各方面的待遇,消除偏见,吸引高学历、高层次的人员从事实验室工作,使实验室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在《承德医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施与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了建设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教学、科研、技术兼容,核心骨干相对稳定,年龄、职称、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团队;形成由学术带头人或高水平教授负责,热爱实验教学,教育理念先进,教学科研能力强,信息技术水准高,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实验技术,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通过这些措施和办法的施行,确保实验技术队伍的稳定,为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人力保障。各实验中心制定培养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分层次进行培养,在日常教学科研活动中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促进实验教学人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还可以聘请若干学生担任实验教学的助教,参与实验管理与技术操作,既扩大了实验室队伍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2)加强培训。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准和业务素质。多年来我校高等医学教育研究室和师培科,根据师资培训计划,每年都选派骨干实验教师到国内外一流医科大学实验室进行参观、培训、进修、学习,以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同时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难得的机会,加快实验中心建设和发展的步伐,大力吸引国内外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壮大和优化实验教学人员体系。还可以有目的地选送教师攻读学位,外出短期进修学习。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自学”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及实验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方面的业务培训、新仪器技术培训,积极组织安排参加校内外学术交流,参观考察等,提高其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例如,我校护理学实验示范中心先后有专家、教授20余人次去英国、荷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访问。中心先后接待了美国加州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教学医院赫金布鲁克医院、日本札幌市立大学、新加坡南阳理工学院、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马来西亚林肯学院、香港理工大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教授、学生的参观和访问(图5),并建立合作意向。 既推动了学科建设又提高了实验教学师资水平。

(3)合理评价。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业绩考核管理办法,做好技术人员的考核及职称评聘工作,在提职晋级方面应该与教师系列一视同仁,享受同样的待遇和政策。激发实验室人员拼搏向上的热情;使实验室人员真正融入到高校教学改革中(图6);促进高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全面开展。针对实验教师的业绩考核,我认为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实验教师教学科研业绩考核管理系统,实现对实验教师的工作业绩和科研业绩做出公正、合理的考核及评价;近年来我校高等医学教育研究室和多媒体教学管理部共同研制了该系统,该系统能根据实验教师教学科研业绩的评价体系指标对实验教师业绩做出评价,系统目前在测试中。

图6 医护人员在做技能考核

4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运行机制,提高实验室整体水平

夏:实验室是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的基地,对目前实验室的管理体制以及进一步发挥实验室作用有何看法?

曹:实验室资源的合理运用和开发,对于高校实验室建设及管理极为重要,尽管很多高校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受传统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束缚,在实际运作中,有些不适应当前实验室资源管理要求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例如:有些实验室还隶属于教研究室,各实验室互相独立、自成一体,实验室建设“小而全”,管理分散,缺乏各学科之间资源共享、相互渗透,致使实验设备积压、重复、利用率低。这种没有统一调控的运行机制,造成资源浪费,制约了实验室投资效益。高校实验室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经常的、可延续的工作,必须加强长远规划和指导性建设目标,注重调研论证,要有全局意识,克服各自为政。

为此,我们对实验室的建设与服务提出3点建议:

(1) 建设实验室信息化资源管理平台。

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的该平台应该具有实验设备管理,实验室人员管理、实验室课程安排及基于互联技术的毒麻危险用品管理等功能。

①对于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应实现设备使用记录,设备状态跟踪,设备的共享,预约使用安排等信息,实验室资源共享。

②实验室人员管理主要通过信息系统进行人员工作安排,实现实验室人员合理调配和流转,提高工作效率。

③实验课程安排管理模块应该根据实验项目统一建立项目库,按照各实验教学大纲和计划安排,统一调配实验时间、场地、人员及授课教师等功能,并实现预约实验安排。这样既可以把分散的实验室统一利用起来,又能按要求完成教学计划,使实验室资源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

④基于物联技术对毒麻危险物品的管理,设专门仓库,在仓库内装有视频识别(RFID)和电子产品编码(EPC),适时对毒麻品、危险物品扫描、监测、并记录跟踪,确保毒麻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

目前我校在教学、实验设备、人员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基本上运用互联网技术实行了信息化管理,工作效率与水平均有了显著提高。

(2) 实验室进行优化组合。

为了适应教学单位和科研单位对实验室资源的要求,学校应该根据自身情况,优化实验室资源制订规划,使有限的实验室经费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使实验室发挥出应有的潜能。2007年,学校对自有实验室进行整合,彻底改革一个教研室一实验室模式,对全校21个实验室按照功能模块划分为14个实验中心,实现校院二级管理,其中公共基础类实验中心2个、基础医学类中心6个、专业类中心6个。由于功能相近,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员、场地共享问题。对于大型仪器设备,由于其精密度高,耗资巨大,为了提高使用效率和投资效益,学校制定了《承德医学院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暂行办法(试行)》,从政策上解决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问题。

(3) 加强实验室社会服务能力。

高校一直被称作“象牙塔”,与社会存在着不同程度隔离,这就使实验室的研究与社会的需求出现了差距。通过开放实验室,提高实验室社会服务能力,加强与社会需求的联系,形成良好地“互补”、“双赢”格局,既提升了实验室服务社会的能力,又通过社会需求有针对性的提升实验室自身建设。近年来利用我校实验室资源,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例如:人体解剖学实验中心利用充足的标本资源和专业知识开展社会服务,承德市中心医院依托我校解剖中心成立了解剖外科实验室,成为该院培养外科医生的教学基地;每年都有10余家医院的医生前来学习和交流,解决临床手术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人体标本馆(图7)是我校对外交流和进行科普宣传的重要窗口,每年都有数百人以不同的形式来我校标本馆参观学习,同时,积极参与相关社会活动,普及和宣传生命科学及健康教育知识。

(a)

(b)

14个实验中心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大学生科研提供支撑和服务,在大学生科研方面,学校提供了全开放,自2008年以来我校大学生科研获省级以上奖项,每年至少15项以上。

通过这些措施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生的科研能力。

实验室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对高等医学院校来说,是一项繁复而艰巨的任务。最后引用一句巴斯德的名言与大家共勉,“实验室和发明是两个有密切关系的名词,没有实验室,自然科学就会枯萎;科学家一经离开了实验室,就变成战场上缴了械的战士”。

夏:承德医学院作为一个地方医学院校,重视实践教学、重视实验室建设,在培养医学创新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祝贵校在创建高水平医科大学继续不断发展。

(本刊编辑部编辑整理,经曹校长审阅)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Medical Practice Skills,Created a High Level Medical University(Continued)

CAOKai

(Cheng De Medical College, Chengde 067000,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educ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innovative talents.In view of there are some non-standard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existence.Proposed the use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laboratory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the integration of centralized control management approach;Build a team of high quality experimental technology,promote the laboratory to play the positive energy in th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Key words:laboratory;medicaleducation;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resource sharing

laboratory; medicaleducation;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resource sharing

2016-07-01

曹 凯(1958-)、男、山西广灵人,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承德医学院院长;研究方向:医学教育。现任中国民主同盟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民盟河北省委副主委、民盟承德市委主委,政协河北省委常委,承德市人大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临床医学教育研究会及其它全国高等医学教材建设等研究会理事、常务理事、委员、副主任委员等;获“河北省优秀教师”及学校“教学标兵”称号。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及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1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其它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编写教材及教学参考书8部。获河北省教学成果奖、河北省科技进步奖等多项。

G 642.0

A

1006-7167(2016)09-0001-03

编者按:在创建双一流的进程中,各个高校均根据本校情况积极规划,深入改革,作为医科大学如何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刊为此采访了一所地方院校承德医学院曹凯院长,曹院长根据医学院校特点提出加强医学实践技能教育,培养医学创新人才,创建高水平医科大学,观点鲜明,措施得当,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该校的经验与做法值得参考。现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猜你喜欢
实验室实验教学人员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