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历上的数字

2016-12-06 15:49许心龙
微型小说选刊 2016年34期
关键词:吊扇手写双曲线

□许心龙

挂历上的数字

□许心龙

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八月酷暑的热风中,一浪高过一浪地传播,连县电视台的新闻也当作头条播出。十年后,偏僻的小县城又出了个清华大学生!要知道,上清华,考北大,县政府都纳入了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地方越偏僻,越贫穷,人才越弥足珍贵,县长听了教育局局长汇报后,笑吟吟地说:“好啊,十年磨一剑!”教育局局长说:“这个学生叫方伟,是个留守孩子,跟着他奶奶生活。”“啊?”县长感到很意外,思忖道,“这么多吃不愁穿不愁的城里学生,都没考上,他……”教育局局长忙说:“嗯,我觉得这孩子肯定有不同于他人的地方,我这就安排人调研一下。”县长说:“好好总结,多出人才!”

于是,我接到了这个调研任务。

在一高校校长的陪同下,我来到了城郊的一个小区。我打眼一望这个小区,既没有绿化,也没有停车位,就判断这应是目前县城最差的生活小区了。学生方伟就住在这个小区的一个二楼里。

盛夏的阳光就是毒辣,从下车到方伟家,不足50米,我们的T恤衫却很快就湿透了。敲开门,方伟奶奶在家。屋里比外面还闷热,原来没开空调。我扫视一周,也没发现有空调。这时,奶奶打开了吊扇。吊扇呼呼地旋转了起来。风虽然是热风,可也让人感到了一阵爽意。奶奶看到我俩热得狼狈样,不好意思地笑着说:“习惯了,也没感到很热。”我分明看到,她多皱的脸上有一层汗,一旁的旧式黄布沙发上,放着一把蒲扇。我心里说,这么个小居室,安装台1.5匹的空调就足够了。

我问:“奶奶高寿?”奶奶笑说:“啥高寿?过了年虚岁就七十了!”

“真不像!”我和校长异口同声道。老太太精神矍铄,面色红润,腰板硬朗。

奶奶弄明白我们的来意后,说:“方伟这孩子出去找同学去了。”她望望校长,又看看我,不再言语,从沙发上站起来,转身进了里屋。

我和校长面面相觑,感到莫名其妙。吊扇仍呼呼地傻转着。

奶奶拿出了一个有些发黄的纸筒。奶奶拍拍纸筒说:“要说对孩子的教育,实话实说,我觉得就在这里了。”解开系绳,原来是七八份大张挂历。

奶奶说:“这是我和孙子方伟进城后,每年的挂历,我都还留着。”

我猛然发现,挂历的每月甚至每日的数字上边和下边,几乎都有歪歪扭扭的手写数字,颜色不同,有铅笔写的,有水笔写的。

我很惊讶,问:“这是咋回事呀,写那么多数字?”

【案例5】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中,设计捕鱼达人中奖程序,让学生将焦点在x轴的双曲线和焦点在y轴的双曲线所对应的性质写在卡通小鱼下面,让学生捕捉小鱼到正确的渔网中,这样的演练使学生蠢蠢欲动,跃跃欲试。

奶奶笑着抽出一张,看了一会儿,说:“这张鸡年挂历,是方伟从乡下转学到二实小,读四年级那一年的挂历。上边的这一天一天的手写数字,是我开三轮车每天挣的钱数,你看这天拉46块,下边这天拉29块,还有拉13块的。”奶奶说着说着幸福地笑了,“他爸妈不在家,我带孙子,也就是吃饭洗衣,闲得慌,就干起了蹬三轮车的活路,挣个买菜的钱吧。”

“哇,奶奶真有心!”

奶奶接着说:“下边这稀稀落落的手写数字,是孙子的学习成绩。他写他的,我记我的。你看四月的这天他考了83,五月的这天,96分,进步了;也有退步的时候,你看这天的就73分,我记得那几天方伟感冒了。”

奶奶向上推推圆圆的老花镜,一张一张地翻着都让我们耐心过过目。她展示的,宛如她心爱的宝贝。上边的数字几乎天天有,也有空白的。奶奶说:“那天肯定有脱不开身的事,要不就是头疼脑热了。下边的数字稀少些,那是因为考试次数毕竟少。”看着看着,我恍然觉得,那上边的一溜数字,仿佛在朝着下边的几个数字招手呢;那下边的数字探头探脑,调皮地说:“哼,看我超过你!”

这时,奶奶抬手指指南墙壁,说:“这是今年的挂历。上边就这几天有我的数字,其他都没了,年龄大了,蹬不了三轮车了。下边这些都是方伟的,他养成了习惯,每次考试完,就往上边记成绩,还时常前后比比,好像知道了咋努力。”

奶奶突然提高声音说:“你俩再看看,我和孙子的这些数字,有啥变化没有?”

逐一审视摊开的不同颜色的挂历,我们果然发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奶奶的数字,越来越小,最后竟小到5了;而孙子的数字,越来越大了,都大到269了。

奶奶有些兴奋地说:“这个孬孙,口口声声说要跟我竞赛,呵呵,终于把我这老婆子竞赛老喽!”

好一个挂历上的数字竞赛!

我不禁握住奶奶肉少皮多的手,心脏咚咚地直跳,竟一句话也说不上来了。一股向上的力量一阵阵地冲击我的心扉。

校长也趋步上前,一下握住了奶奶的另一只手。

(原载《百花园》2016年第3期 作者自荐)

猜你喜欢
吊扇手写双曲线
我手写我心
我手写我意
双曲线的一个性质与应用
双曲线的一个美妙性质及应用
6万字的情书
这个办法真好
温控吊扇
网络时代更需要手写的温暖
这个办法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