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生产企业: 2015年,分外寒冷

2016-12-06 06:15周林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镜架丹阳太阳镜

文/周林

眼镜生产企业: 2015年,分外寒冷

文/周林

2015年,眼镜制造业在寒冬中煎熬,不少眼镜生产企业面临严重困难:在丹阳,一些企业订单至少下降了20%~30%,其中包括一些大型生产企业。针对这一现象,丹阳某大型镜片企业主管生产的副总分析认为,首先是国内外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由于欧美市场需求下降明显,国外消费者更换眼镜周期增长,加上无序竞争造成产品低价、低质。其次是企业融资困难。由于经济形势不好,工厂经营与盈利能力下降,导致银行不愿意放贷,而民间借贷又存在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在国内的几大眼镜产区,不少眼镜生产企业处于停产或者半停产状态,其所占比例估计在10%~15%%之间。据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低迷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型,这个比例有可能还会增大。

有的企业已经在寒潮中倒下了,譬如丹阳的罗克光学和新思路公司,本来这两家公司不管是在生产还是销售上都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内销、外贸还算做得风生水起,但因为资金链断裂,在欠下上千万民间债务和银行贷款后,公司倒闭了。在温州,生产企业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据温州眼镜商会负责人介绍,因为国内外经济持续不振,温州中小型眼镜制造企业受到了重创,特别是一些单纯依靠外贸公司下单的眼镜厂,有的已经停工关门。全温州现有注册在籍的眼镜制造企业700多家,到2016年可能只会剩下500余家,甚至更少。在以外销为主的厦门,由于来自欧美的订单明显萎缩,导致外销的下滑幅度超过20%。在内销方面,据业内人士分析,2015年除了暴龙的竞卖率超过5成,派丽蒙依靠其镜架的崛起取得不俗的业绩外,其他太阳镜品牌的竞卖率有3~4成已算幸运了。当然,竞卖率只是一个参考指标,其下降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就与供应商出货量普遍增加有关,所以从销售量和销售额来看,总量应该还是有所增加,只不过,积压在渠道中的库存量也相应增多了。在以订单经济为主的深圳,过去一家镜架工厂一年靠两三个国外客户就能养活的好日子已经很难再见到,现在很多工厂为了生存,200、300副镜架的

订单都不得不接,这种订单碎片化甚至干半年歇半年的现象已经开始在深圳逐渐蔓延,不少生产商认为,这场寒流给深圳眼镜生产企业带来的冲击甚至超过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从表象上看,国外经济形势和购买力持续低迷,国内经济结构正处于转型和调整的关键时期,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自然会受到影响。但从更深的层面分析,大环境的不济只是企业生产和销售不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非决定性因素和唯一因素。以下因素才是生产企业生死攸关的命脉:

1 庞大的库存

丹阳是国内镜片产能最大的产区,但是近几年各大镜片厂商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均不断地扩大产能,在前期以赊销的方式进入零售终端之后,后续市场根本来不及消化,产品特别是同质化的产品在渠道积压十分严重。记者到一些眼镜零售企业采访时发现,其库房里甚至还有2012年生产但未能销售的镜片。渠道积压还不是产品过剩的全部,在生产厂家的库房里,库存现象更为严重。丹阳一家镜片生产企业因为资金问题被迫清盘结算,5台大货车整整拉了两个晚上才把库房堆积的镜片清理干净。丹阳某镜片企业的老板告诉记者,如果以现在的产能和库存作测算,丹阳镜片应该两年不用生产都可以支撑销售。

2 下游需求的疲软

一边是库存高企,另一边下游需求却很疲软。在厦门,不管是供应商还是零售商都在抱怨其太阳镜经营状况和今年的天气一样阴霾。2015年5月,记者在厦门某太阳镜公司采访时了解到,往年这个时候,某些产品的款式已经翻第二单或者第三单了,而当时一单都还未翻过。由于天公不作美,大部分品牌太阳镜的销售都未实现。同时,由于网络太阳镜销售大军的加入,冲击了传统渠道。为了提高销售量,一些太阳镜供应商不得不搞起了促销,提点、返话费、送现金,促销力度越来越大,促销方式也越来越直白,就为图个规模,完成销售任务,有可能是基本没有利润可言。

在深圳,订单量的巨减让以OEM为主的镜架生产工厂失去了救命稻草。深圳有大量OEM性质的镜架工厂,以前依附大工厂,专做大工厂分出来的订单。现在大工厂自己订单都不够用了,无力再分给小工厂,一夜之间,没有订单的小工厂突然就沦为了孤儿。潮水退去,才猛然发现自己在裸泳,既没有攒下外销客户,也没有拓展内销渠道,四顾茫然,无依无靠,不晓得该何去何从!苦苦支撑也许是这些企业走投无路的无奈选择,寄希望于能撑过这个冬天。能否如愿,实在不敢太乐观,因为这个冬天,对这类企业来说可能真的残酷而又漫长。

3 资金,还是资金

从2014年开始,银行对贷款企业开始“断粮”,而且还加大了企业所欠利息的催收。温州一家镜架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下游需求量剧减以后,镜架生产企业还要承担大量固定成本的支出,此时一旦银行收紧贷款,厂家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银行抽贷的主要原因是眼镜产能过剩,认为给眼镜企业贷款风险度加大,资金紧缺成为了大部分生产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一方面,为了提高产能,企业要应对土地、厂房、设备、人工和原材料这些固定支出费用的不断升高;另一方面由于销售不力,企业回款大幅度减少,这种重资产的积压让企业长期处于一种不断失血却负重前行的状态。前几年许多企业通过利用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在银行里不断地抵押贷款,弥补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缺口。而在今年,银根紧缩,不少企业被银行抽贷之后,转而依靠民间的小额贷款、担保公司借债度日,甚至通过民间借贷来补上银行贷款的窟窿,这样的恶性循环其后果可想而知。

2015年,丹阳两家企业的相继倒闭,让整个眼镜行业感到更深的寒意。其中,尤其是并没胡乱投资其他行业,心无旁骛地做镜片生产的罗克光学的倒闭,更令人深感寒意之浓。由于企业银行贷款的相互担保较为普遍,他们的倒闭还将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此外,还有其他好几家企业甚至包括大型镜片企业都正在饱受资金链趋紧的困扰和折磨。对需要银行贷款甚至民间借贷来扩大规模加速运转的眼镜生产企业来说,一旦盈利骤降、货款严重拖欠、银行不再放水且民间借贷催债,资金链趋紧甚至断裂的风险令不少企业寝食难安,尤其是在银行贷款互保普遍盛行的情况下,这种风险的放大效应,对本身体量小、家底薄的眼镜制造业是更加严峻的考验。

这个冬天,对于眼镜行业的生产商来说,分外寒冷。❑

猜你喜欢
镜架丹阳太阳镜
孔门十二时辰
李丹阳雕塑作品
李丹阳
凝望
丹阳眼镜,改变世界的“目光”
镜架材料:国外ECP怎么看
你的太阳镜换新了吗?——2017年太阳镜消费数据小调查
你真的适合戴“无鼻托镜架” 吗?
夏天到了,可以戴近视眼太阳镜吗?
亲爱的,该戴太阳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