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校园药用植物资源及综合评价*

2016-12-06 05:47冀艳利陈建华
关键词:浙江师范大学种数药用植物

冀艳利, 郭 印, 陈建华, 刘 鹏, 方 芳, 叶 铎

(浙江师范大学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浙江师范大学校园药用植物资源及综合评价*

冀艳利, 郭 印, 陈建华, 刘 鹏, 方 芳, 叶 铎

(浙江师范大学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标本采集、图片拍摄、分类鉴定和文献查阅,对浙江师范大学校园内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浙江师范大学校园内药用维管植物达250种,隶属95科217属,其中木本植物115种,草本植物135种;从药用部位看,全草类和根及根茎类药用植物相对较多,占总种数的70.80%;药用功效以清热解毒和止血类相对较多,占总种数的67.20%;列入2010版《中国药典》的药用植物有92种,野生物种被列入各类国家级保护植物的有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金钱松(Pseudolarixkaempferi)、银杏(Ginkgobiloba)、樟(Cinnamomumcamphora)、苏铁(Cycasrevoluta)、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莲(Nelumbonucifera)、南方红豆杉(Taxuswallichianavar.mairei)、金荞麦(Fagopyrumdibotrys)和杜仲(Eucommiaulmoides)10种,其中喜树、金钱松和银杏是我国特有的保护植物;61种药用植物具有一定的毒性.

浙江师范大学校园;药用植物资源;中国药典;有毒植物;保护植物

高校校园人文和自然景观建设是个永恒的热门话题,校园植物的内涵和建设对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无疑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作为一类特殊的资源植物,药用植物不但具有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功能,同时兼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近年来,有关国内高校校园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如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深圳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西南民族大学、佳木斯大学、贵州师范学院、华侨大学泉州校区和首都医科大学等[1-9].国外高校,如马来亚大学、维陶塔斯·马格纳斯大学、伦敦卫生和热带医药学院、西印度牙买加大学和贝纳勒斯印度教大学等,也有一些相关报道[10-14].浙江师范大学占地面积220余hm2,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鸟语,景色优美.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标本采集、图片拍摄、分类鉴定和文献查阅,对浙江师范大学校园内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这将有利于植物学、植物生物学、常见中药材鉴别、中药资源学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和科研,也将为校园建设的合理规划、植物引种、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提供参考.

1 自然环境概况

浙江师范大学本部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华市.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腹地,地形属浙中丘陵盆地,地势南北高而中间低,在植物区系上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植物亚区,华东地区[15].该地区土壤分布面积最广为红壤,约有35.79万hm2,占土壤总面积的34.7%,系由凝灰岩、花岗岩、片床岩、玄武岩风化物和第四纪红色黏土发展的土壤.具有地带性红壤酸、粘、瘦的共性[16].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境内有着层状的地貌和和立体式的气候条件,年降水量为800~1 500 mm,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地带性植被主要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7-18].

2 研究方法

结合多年的实地调查,调查范围主要为校园及家属区栽培或野生植物,通过标本采集、图片拍摄和分类鉴定,参阅《浙江植物志》、《浙江药用植物志》、《浙江种子植物检索鉴定手册》、《中药鉴定学》、《中药大辞典》、《中药学》、《生药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和《中国有毒植物》等相关资料[19-31],对浙江师范大学校园药用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药用部位和药用功效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校园药用植物的资源概况及生活型

调查结果显示,浙江师范大学校园有药用植物250种,隶属95科217属(见表1),其中:蕨类植物6种,裸子植物11种,被子植物233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高达205种,单子叶植物仅28种.双子叶植物科、属、种分别占校园药用植物科、属、种的75.79%,80.18%和82.00%.

表1 浙江师范大学校园药用植物的资源概况

浙江师范大学校园药用植物生活型统计(见表2)表明:草本药用植物占有较大的优势,超过药用植物总数的一半,科、属、种分别占校园药用植物总数的67.37%,55.76%和52.80%;其次为乔木和灌木,物种数分别占总种数的22.80%和20.00%;木质藤本和草质藤本相对较少,种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20%和1.20%.

3.2 校园药用植物的科属构成

浙江师范大学校园药用植物中,仅含1种药用植物的科有48个,占所有科的50.53%,如三白草科(Saururaceae)、银杏科(Ginkgoaceae)、杜仲科(Eucommiaceae)、紫葳科(Bignoniaceae)、柿树科(Ebenaceae)、灯心草科(Juncaceae)、杨梅科(Myricaceae)等.含2~5种药用植物的科有38个,占所有科的40.00%,如十字花科(Cruciferae)、毛茛科(Ranunculaceae)、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伞形科(Apiaceae)、唇形科(Labiatae)、葫芦科(Cucurbitaceae)、桔梗科(Campanulaceae)、天南星科(Araceae)等,共含物种数111种.含6~15种药用植物的科有8个,包括豆科(Leguminosae)、蔷薇科(Rosaceae)、蓼科(Polygon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茜草科(Rubiaceae)、百合科(Liliaceae)、禾本科(Gramineae)等,共含69种植物.菊科(Compositae)含22种药用植物,是种数最多的一个科,其他位居前5位的科分别为豆科 (14种)、蔷薇科 (13种)、大戟科(9种)和百合科(8种).

表2 浙江师范大学校园药用植物生活型的多样性

浙江师范大学校园药用植物217个属中,仅含1种药用植物的属有191个,占总属数的88.02%,如蕺菜属(Houttuynia)、杜仲属(Eucommia)、车前属(Plantago)、凤仙花属(Impatiens)、喜树属(Camptotheca)等.有26个属含2~5种药用植物,占总属数的11.98%,如大戟属(Euphorbia)、蓼属(Polygonum)、冬青属(Ilex)、毛茛属(Ranunculus)、蒿属(Artemisia)等.

3.3 校园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

按药用部位的不同将浙江师范大学校园药用植物分为全草类、根及根茎类、果实及种子类、茎木及叶类、花类等7个类型,很多药用植物存在多个药用部位.其中以全草类最多,共计94种,包括车前草(Plantagoasiatica)、鱼腥草(Houttuyniacordata)、益母草(Leonurusjaponicus)、紫花地丁(Violaphilippica)、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等,占总种数的37.60%.根及根茎类次之,共计83种,包括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萱草(Hemerocallisfulva)、葛藤(Puerarialobata)、白茅(Imperatacylindrica)等,占总种数的33.20%.果实和种子类共计71种,包括银杏(Ginkgobiloba)、胡颓子(Elaeagnuspungens)、枸杞(Lyciumchinense)、莲(Nelumbonucifera)、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等,占总种数的28.40%.茎木及叶类共计44种,包括络石(Trachelospermumjasminoides)、枇杷(Eriobotryajaponica)、紫苏(Perillafrutescens)等,占总种数的17.60%.花类共计36种,包括金银花(Lonicerajaponica)、凌霄(Campsisgrandiflora)、玉兰(Magnoliadenudata)、月季(Rosachinensis)等,占总种数的14.40%.皮类共计34种,包括杜仲(Eucommiaulmoides)、合欢(Albiziajulibrissin)、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等,占总种数的13.60%.花粉、孢子等其他类药材共计15种,占总种数的6.00%,如马尾松(Pinusmassoniana)、香蒲(Typhaorientalis)、海金沙(Lygodiumjaponicum)等.

3.4 校园药用植物的药用功效

浙江师范大学校园药用植物按主要用途分为解表类、清热解毒类、祛风湿类、利水渗湿类、驱虫杀虫类、止血类等十大类,很多药用植物同时具有多种不同的药用功效.其中,清热解毒类药用植物种数最多,包括金银花(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蒲公英(带根全草)、鱼腥草(全草)等102种,占总种数的40.80%.其次为止血类,如白茅(根茎)、艾蒿(叶)、香蒲(花粉)等66种,占总种数的26.40%.祛风湿类57种,如贴梗海棠(近成熟果实)、桑(枝)、络石(藤)等,占总种数的22.80%.活血散瘀类如益母草(地上部分)、槲蕨Drynariafortunei(根茎)、凌霄(花)等,占总种数的22.80%.止咳化痰平喘类如桑(桑白皮)、枇杷(叶)、银杏(种仁)等,占总种数的16.80%.利水渗湿类如车前草(成熟种子)、海金沙(成熟孢子)、野灯心草Juncussetchuensis(茎髓)等,占总种数的16.00%.驱虫杀虫类如仙鹤草Agrimoniapilosa(冬芽)、天名精Carpesiumabrotanoides(干燥成熟果实)、野胡萝卜Daucuscarota(干燥成熟果实)等,占总种数的12.00%.补虚安神类如杜仲(树皮)、麦冬(块根)、枸杞(成熟果实)等,占总种数的10.80%.收涩类如梅Prunusmume(近成熟果实)、莲(成熟种子)、石榴(Punicagranatum)(果皮)等,占总种数的8.40%.解表类如:紫苏(茎、叶)、桑(叶)、葛藤(干燥根)等,仅占总种数的3.60%.

3.5 被药典收录及保护植物的情况

浙江师范大学校园有92种药用植物被收入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隶属于54科(见表3),含种数相对较多的科分别为:菊科(7种)、蔷薇科(7种)和蓼科(5种).野生物种被列入各级各类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共有10种,其中: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名录》的有9种,分别是银杏、苏铁、南方红豆杉、喜树、樟、鹅掌楸、莲、金钱松和金荞麦,前3种属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植物,喜树、银杏和金钱松是我国所特有的保护植物(http://www.plant.csdb.cn/);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有杜仲、银杏、鹅掌楸和金钱松4种,杜仲同时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

表3 浙江师范大学校园药用植物被《中国药典》收录状况统计

续表3

3.6 校园有毒药用植物的情况

根据《中国有毒植物》记载,浙江师范大学校园内有61种有毒药用植物,隶属于38科56属.不同药用植物的有毒部位及毒性强弱存在差异,例如:苏铁(Cycasrevoluta)的种子、银杏的种皮、美洲商陆的根及浆果、毛茛(Ranunculusjaponicus)、小毛茛和蛇莓(Duchesneaindica)的全草、桃和梅的新鲜种子、紫藤(Wisteriasinensis)的豆荚和种子、乌桕(Sapiumsebiferum)的叶和果实、蓖麻的种子和枝叶、斑地锦全草、红山茶(Camelliajaponica)的种子、常春藤(Hederahelix)的枝叶、络石和马鞭草全株、龙葵(Solanumnigrum)的未成熟浆果等均有一定的毒性;此外,楝的果实、泽漆(Euphorbiahelioscopia)全草、长春花(Catharanthusroseus)块茎、夹竹桃(Neriumindicum)树皮、半夏块茎、万年青(Rohdeajaponica)根茎、萱草和鸢尾的根部或根茎毒性较大.

4 结论与讨论

近年来,不少高校陆续开展了校园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王晖等[1]研究表明,安徽师范大学校园药用植物为229种96科181属.王海燕等[2]研究表明,安徽农业大学校园药用植物为258种92科213属.与上述2所纬度比较接近的高校相比,浙江师范大学校园药用植物的种类及科属分布同样较为丰富,科属构成较为分散,不仅包括很多观赏木本植物(如枫香、玉兰、枳椇、樟和女贞等),还包括一些观赏花卉(如鸡冠花、牡丹、月季、百日菊、鸢尾等)和杂草类(如白茅、车前草、野灯心草、苍耳、鬼针草等),其中草本药用植物所占比例较高,这和很多文献报道的情况[1-2,32-33]类似.

从药用部位和药用功效多样性统计结果看,不同植物的药用部位和功能均不同,一种药用植物具有多个药用部位和功能,不同的药用部位其功效也存在差异.药用部位为全草类植物最多,根及根茎类次之.药用功效以清热解毒类药用植物种数最多,其次是止血类、祛风湿类和活血散瘀类,这和杨主泉[34]的研究结果有一定相似.磐安大盘山以清热和祛风湿为功效的药用植物占较大比例,其次是化痰止咳平喘、活血化瘀和解表类[32].古田山区药用植物资源以理气活血、清热解表类较多,其次是凉血止血类和祛风除湿类[35].这与本文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可能与研究地所处位置及药用植物的种类组成等有关.

有毒植物一般是指凡有中毒实例或实验证实有可能通过食入、接触或其他途径进入机体,造成人、家畜或其他动物死亡或机体长期性或暂时性伤害的植物[31].许多情况下,药用植物同时又是有毒植物,在一定的剂量下有治疗作用,而过量即产生中毒效应.有些药物新鲜时毒性很强,需要经过特定的炮制工艺后方可入药,如半夏等[36].林琼[37]在衡阳四所高校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发现35科66种有毒植物;刘世鹏等[38]发现延安市高校校园植物有42科66种有毒植物;腾琦等[39]研究表明西南大学校园内有毒园林植物为44科91种.本研究校园药用植物中有毒植物为38科61种,可见有毒植物在浙江师范大学校园中的分布也不少.在这些有毒药用植物中,很多种类同时也是观赏植物,如银杏、腊梅、苏铁、侧柏、南天竹和万年青等;野菜如酢浆草、大巢菜和灰藜等,如食用方法不当,易发生中毒,需要特别引起师生们的注意.

此外,校园药用植物中已被药典收录及野生种属于保护植物的药用植物有一定的科普意义,在校园植物挂牌时可以酌情加以宣传.

致谢:感谢浙江师范大学后勤集团领导及校园修建中心绿化养护组长期以来为校园植物栽培和管护的辛勤付出!

[1]王晖,张珊珊,陈政,等.《中药资源学》的教学实例——安徽师范大学校园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61-66;94.

[2]王海燕,袁艺,朱志诚,等.《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之校园药用植物资源名录的建立[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7):2199-2205.

[3]张永夏,胡学强,洪锐沙,等.深圳大学校园维管植物调查研究[J].生物学杂志,2007,24(4):70-72;76.

[4]周程艳,王美,李海丽.华北煤炭医学院校园药用植物调查研究[J].科技信息,2010(9):541-542.

[5]吕露阳,张吉仲,曾锐.西南民族大学校园药用植物的调查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8(3):410-415.

[6]刘娟,王超,崔兴,等.佳木斯大学校园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2,35(3):31-32.

[7]钱长江,蔡辉明,刘讯,等.贵州师范学院校园及周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园艺与种苗,2014(2):23-26.

[8]徐先祥,倪云霞,付艺冰,等.华侨大学泉州校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5(4):430-436.

[9]刘长利,王梦琼,高伟,等.校园药用植物识别与种植的教学实践思考[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增刊):254-255;258.

[10]Ong H C,Haron N W,Aris L.Medicinal plants at Rimba Ilmu,the botanic garden of the University of Malaya,Malaysia[J].Journal of Herbs, Spices & Medicinal Plants,1996,4(1):29-43.

[11]Ragazinskiene O,Varkuleviciene J,Stankeviciene A.Diversity of medicinal plant species grown in the greenhouse of Kaunas Botanical Garden of Vytautas Magnus University[J].Medicina,2004,40(8):783-786.

[12]Taylor S,Berridge V.Medicinal plants and Malaria:an historical case study of research at the 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J].Trans R Soc Trop Med Hyg,2006,100(8):707-714.

[13]Mitchell S A,Ahmad M H.A review of medicinal plant research at the University of the West Indies,Jamaica,1948—2001[J].West Indian Medical Journal,2007,55(4):243-269.

[14]Verma A K,Kumar M,Bussmann R W.Medicinal plants in an urban environment:the medicinal flora of Banares Hindu University,Varanasi,Uttar Pradesh[J].Journal of Ethnobiology and Ethnomedicine,2007,3(1):1-4.

[15]刘鹏.浙江金华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3(2):30-32.

[16]马怜森.金华市土壤耕地类型及氮、磷肥施用的调查[J].浙江农业科学,2011(5):1142-1145.

[17]郭水良,刘鹏.浙江金华北山植物区系地理的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3,11(4):307-314.

[18]刘忠良,钱东南.金华市野生果树资源调查及分析[J].现代园艺,2005(6):9-10.

[19]浙江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浙江植物志:第1—7卷[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993.

[20]浙江药用植物志编写组.浙江药用植物志:上、下册[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21]郑朝宗.浙江种子植物检索鉴定手册[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2]张贵君.中药鉴定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M].2010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4]李萍.生药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25]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26]李笑然.中药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

[27]万德光.中药分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28]于永福.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里程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出台[J].植物杂志,1999(5):3-11.

[29]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23-28.

[30]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J].药学情报通讯,1988,6(2):82.

[31]陈冀胜,郑硕.中国有毒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32]浦锦宝,张方刚,陈子林,等.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6):624-626.

[33]朱强,王俊,郑紫燕,等.宁夏六盘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1):23-27.

[34]杨主泉.广西越城岭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的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21-19324.

[35]陈建华,黄敏,吕洪飞,等.古田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及其综合评价[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1):7-12.

[36]贾天柱.中药炮制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37]林琼.衡阳高校校园有毒植物资源调查及其园林应用[J].湖南林业科技,2006,33(4):19-21.

[38]刘世鹏,高百峰.延安市校园有毒植物的调查及园林应用[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4):84-90.

[39]滕琦,王海洋.西南大学校园常见有毒园林植物的调查及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3,29(5):56-59.

(责任编辑 薛 荣)

Resources and overall evaluation of medicinal plants i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 Yanli, GUO Yin, CHEN Jianhua, LIU Peng, FANG Fang, YE Duo

(CollegeofChemistryandLifeSciences,ZhejiangNormalUniversity,Jinhua321004,China)

Based on the specimen collection, pictures shoot and identification for a long time, it was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i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The mai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about 250 medicinal vascular plants in the campus, among which 115 species were woody plants and 135 species were herbal plants, all the species belonged to 95 families and 217 genera;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f medicinal position and function, the amount of the herba, roots & rhizomes plants accounted for 70.80% and heat-clearing & detoxicating and hemostatics plants acounted for 67.20%; And 92 species of medicinal plants were listed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10 wild species belonged to national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Camptothecaacuminata,Pseudolarixamabilis,Ginkgobiloba,Cinnamomumcamphora,Cycasrevoluta,Liriodendronchinense,Nelumbonucifera,Taxuswallichianavar.mairei,FagopyrumdibotrysandEucommiaulmoides, and the first three were endemic in China.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re were 61 toxic species in the campus.

campus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Chinese Pharmacopoeia; toxic plants; protected plants

10.16218/j.issn.1001-5051.2016.04.014

2015-11-03;

2016-03-29

浙江师范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

冀艳利(1989-),女,河南安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

陈建华.E-mail: sky78@zjnu.cn

Q949.95

A

1001-5051(2016)04-0443-06

猜你喜欢
浙江师范大学种数药用植物
从当前汉字使用情况调查看《现代汉语常用字表》①
CRISPR/Cas9技术在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手绘作品选登
吴宝旭作品
于昕卉作品
Application of “Process Approach”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Writing-Teaching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社区常见慢性病患者用药整合管理干预效果研究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