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课程改革分析及发展探究

2016-12-06 17:59周宏格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27期
关键词:发展分析中小学课程改革

周宏格

摘 要:随着国际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越来与注重对中小学生学习能力全面协调的发展,如何在新时期下提升中小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对计算机教育课程进行合理的改革,是我国教育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现在培养中小学生计算机能力,也是顺应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中小学实行计算机教育的必要性、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安排现状以及促进

计算机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有效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小学 计算机 课程改革 发展分析

近几年,我国信息技术快速的发展,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之一,所以对中小学计算机教学课程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传统的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变化的社会,必须要从根本上培养中小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提高日常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学生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中小学实行计算机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全球化的发展,其已经广泛应用到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也成为了人们学习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计算机技术不仅可以减少人们日常工作量,而且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还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所以对中小学生开设计算机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科学信息技术飞快发展的时代。

对中小学生实施计算机教育,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其学习能力,利用网络数据的优势进行自主学习,还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学校整体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也是符合国家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做到与时俱进。同时,中小学生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其实践能力,对于网络上其他课程的丰富资源可以进行自主学习,使中小学生快速的适应发展中的社会,对实现中小学校教学目标和教学水平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开设,在提升中小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还促进了综合能力的发展,但是课程设置也应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逐步创新好完善,保证让学生学到先进的信息技术。

二、我国中小学生计算机课程安排现状

上机操作能力方面较弱。现在学校仍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理论知识灌输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上机实践操作能力的课程设置,导致中小学生没有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的优势,进行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学校对于理论知识课程和实践操作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知识没有得到实践操作进行巩固和强化,导致学生计算机整体应用能力较弱,降低了计算机课堂的教学质量。

没有注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老师没有结合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等重要因素,就对计算机课程进行设置,就会出现有的学生对计算机实际操作课程有兴趣,有的同学就出现厌学的情绪,导致老师计算机教学任务无法顺利的进行。同时,教学方法单一,没有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导致课程设置整体效果不高,不能提升中小学生综合能力协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三、促进计算机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有效策略

学校和教育部门为了能够让学生快速的适应社会的变化趋势,对于开设的计算机课程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学校和老师也加大了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视,对理论知识教学和实际上机操作课程设置也进行了合理的调整,保证促进学生计算机学习能力全面、协调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昀好的导师,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能力和学习兴趣,制定教学任务,结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合理调整课堂的教学模式,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老师也要鼓励学生对于上机实践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创新能力,从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二)合理设置理论和上机操作课程

21世纪需要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同步、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学校应该对上机操作和理论知识课程进行合理的分配,保证学生学完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时候,能够进行上机操作进行巩固,使理论和实际不会出现脱节现象。学校应该加大对计算机课程设置的关注力度,科学、合理、高效的对计算机课程进行设置,提升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能力,为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创新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形式

计算机课程应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保证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与时俱进,计算机技术水平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于新课程的标准,所以就要求学校要结合计算机发展趋势,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创新。

例如老师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可以改变传统的卷面考试,给学生布置一个上机任务,让其自主进行探究,然后解决,鼓励他们勇于创新,不用固定的思维模式束缚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其运用计算机理论知识进行发挥,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保证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四)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在进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适当地调整教学任务,逐步让学生明白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还有利于老师对计算及课程进行创新和改革,能够及时的对计算机教学课程做出有效的评价,帮助学校对计算机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

四、结束语:

对中小学生开设计算机课程,不仅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创新,学校的计算机课程也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整,保证学生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教学内容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为中小学生未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荣良.计算思维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影响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54(27):56-57.

[2]杨兴江,董彪,马昌威等.民族地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现状及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24(1):120-122.

[3]王红红.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改革与优化[J].科技展望,2015,89(13):294-294.

[4]朱昭连.浅述深化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J].教育界,2012,23(3):145,140.

[5]管起汉,马英瑞.中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评价[J].世纪桥,2011,59(23):112-113.

猜你喜欢
发展分析中小学课程改革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分析
常德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分析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纺织材料的检测技术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