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县把脉精准扶贫促农致富

2016-12-07 01:17朱树群
老区建设 2016年19期
关键词:蔬菜基地贫困户精准

□ 朱树群

南丰县把脉精准扶贫促农致富

□ 朱树群

传授种植技术

扶贫合作社里养鸭子

发展烟叶带领群众奔富路

在江西省南丰县,依托南丰蜜橘这一特色产业,大多数农村群众实现了致富奔小康,但仍然有贫困户3924户,贫困人口10628人。

为尽快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穷,实现到2017年年底,力争全县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目标,该县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坚持“授鱼不如授渔”的原则,通过“把准脉”、“开好方”等多种针对性帮扶措施,力争帮到最需要的地方,扶到最需要的群众,拔掉农村“穷根”,让更多的农民致富奔小康。

“现在在蔬菜基地做事,每天能挣到80多元,日子也越来越好。”日前,该县白舍镇李家村村民罗平兰喜悦地告诉笔者,罗平兰家共有五口人,60棵橘树每年5000多元的收入就是家里最主要的经济来源,生活过得十分拮据。镇村干部帮忙介绍,推荐她到当地一家蔬菜基地上班,负责蔬菜管理和采摘,每月可以给她带来2000多元的收入,再加上丈夫出去务工,一年下来,还有2万多元的收入,现在罗平兰不仅过上了稳定的生活,去年还盖起了新房。

该县大力创新帮扶举措,坚持治标与治本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建立健全了贫困村、贫困户电子信息档案,分类制定脱贫计划,争取了帮扶资金2000多万元,实现社会保障项目对贫困户全覆盖,坚持帮扶措施到村到户,大力实施“六个一”帮扶措施,即一个村派驻一个定点帮扶工作组、制定一套帮扶方案、确定一批扶持项目、一个贫困户制定一项帮扶措施,确定一个增收项目、落实一名帮扶人员,让精准扶贫做到有的放矢。此外,还加快培育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专业市场,逐步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扶持模式,使更多的群众摆脱贫困。同时,不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大力推行整村扶贫计划,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感谢政府好政策,通过这几年的扶贫,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白舍镇田东村党支部书记罗良财高兴地说。该村共有10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46户,2011年人均纯收入仅为2678元,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自2012年该村被列入扶贫挂点村以来,先后投入资金700多万元,大力实施产业扶贫,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产业入手,优化人居环境,新建了200多亩蔬菜基地,扩大了白莲种植面积几百亩。如今,“田成方、园成片、渠成网、树成行”成为这个村的真实写照,农民人均收入也迅速增加至现在的7000多元。

去年以来,南丰县通过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查,准确摸清“家底”,对全县3924户贫困户、10628位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同时,不断加大对全县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步伐,确保没有一户贫困户在推进全面小康中掉队。2015年,该县实现减贫3401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

白舍镇田东村村民李小润家里有一位年迈的母亲和一个尚未娶妻的弟弟,日子过得十分清苦。该镇政府得知情况后,帮其争取“危房改造”政策,建起了一栋两层楼的新房,改善了李小润一家的居住情况,并在得知李小润有养鸭致富的打算,但资金上还有缺口时,该镇政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帮助其解决资金困难。像李小润这种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该县坚决做到因人施策,扎实推进产业扶贫,以扶贫工作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重点解决群众在致富中缺少技术、资金、平台等资源要素问题,带动困难群众创业就业,实现勤劳致富,将扶贫工作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能帮一把,就能重新走、站起来的家庭,我们要尽可能帮助。”该县扶贫部门一负责人表示,针对部分因“就学”等造成暂时性贫困家庭,该县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在就学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对贫困学生进行摸底建档、跟踪帮扶,全面落实省、市教育助推精准扶贫政策,确保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不因贫困而失学。同时,积极配合该县信贷部门做好放贷签约工作,尽量减少中间环节,简化相关手续,帮助受助对象及早申请到贷款如期顺利入学。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2015年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应邀在该县举行“千百十”助学捐赠活动,通过学生自愿申请和网上公开公示,捐赠贫困助学金30万元,为100名困难学生圆了大学梦。

近日,笔者走进桑田镇敬老院看到,老人们正津津有味地品尝着镇干部送来的牛奶和水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该县政府和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多方筹资,桑田镇新建了一所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该院现有老人12人,床铺20张,院里老人的生活起居都有专人负责,确保了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进一步体现社会公平正义,该县坚持社会兜底,切实用好用实现有各项民政救助政策,将帮扶工作重点落实在低保户、五保户和因残或因病致贫等家庭和个人上。傅坊乡傅坊村村民戴莲荣的丈夫因重病过世,儿子又患有β重型地中海贫血症,前几年做了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手术,可后期的治疗让原本就一贫如洗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了解到具体情况后,该镇政府领导主动上门为戴莲荣排忧解难,连续几年按当地最高医疗补助标准对她儿子进行补助,帮其渡过难关,使一家人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朱树群,江西省南丰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上官涛

猜你喜欢
蔬菜基地贫困户精准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洞”察脱贫——“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录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参观曹家桥蔬菜基地
脱贫记 贫困户陈福田和何麦换的故事
精准扶贫二首
浅析“菜篮子”工程建设之“喜”与“忧”
宁远县蔬菜基地土壤肥力分析与改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