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2016-12-07 13:07谭代超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有效提问策略

谭代超

【摘 要】本文针对新课改下思想政治课教学遇到的问题,从选择问题的类型和水平、问题的表达、给出思考的时间、选择学生、教师评价性语言五个方面探索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有效提问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117-02

广西高中新课改已于2012年拉开序幕,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笔者也听了一些“情境一问题一探究一评价”或“新课程、新探究、新评价”等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公开课,很多教师在组织课堂的过程中尽量以“辩论”“小品”“采访”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自主探究,避免了过去传统的“一言堂”方式。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也有更多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能够取得多大的教学实效?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能否获得真正有价值的收获?那些“满堂问”“满堂闹”“满堂动”的教学方式有没有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怎样做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真正的实效?笔者认为,所谓有效提问,就必须能在准确把握课堂提问的方式、类型、质量和层次的基础上,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诱发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良好状态,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体验情感和培养学习能力。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在以下几个环节下工夫。

一、提高设问水平

教师对问题类型的选择是由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任务决定的,难度过低或过高的问题都不能引起学生思考。难度过低的问题,不用思考就知道答案,学生得不到锻炼。高于学生水平的问题,会让学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没有头绪,从而产生挫败感,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同时,选择问题的类型也是需要注意的。根据笔者学习做课件及上课的经验,一个大的问题的提出,前面应当有一个引子,一个引子问题引过来以后,还要有一个桥梁连接到这个大的问题,这样才能很好地将学生的思维过渡到重要的问题上来思考,免得学生无话可讲。

例如,在讲“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这节课时,笔者用了两个对比强烈的案例。一开始介绍“老大爷志愿队”: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对低下,但是在汶川地震做出伟大行为;接下来以韩国黄禹锡“神话”为反例,讲述一个科学文化素质极高、被誉为“韩国科学界神话”一般的人物,最后被爆出是国耻、民族罪人、科学骗子。以不同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为引子,反观不同的思想道德素质修养,以实例的讲解,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没有任何材料让学生去描述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之间的关系。

笔者认为,一节课中,那种大的问题最好是四到五个。当然这四到五个的问题要有材料作背景,提问过程要体现层层递进,有过渡和“桥梁”,使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知识内涵,不至于问题的提出超出其认知水平。

二、问题表达要明确、科学

提问的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的提出,首先要让学生能够了解问题的指向。问题的表达上,要让学生明白这个问题是指向何方,能够做到学生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有所想。其次,问题的指向性方面,不能直接指向于课本上的知识。在讲解概念或者任何其他知识时,不能直接问“什么是什么的问题”,如不能问“什么是思想道德素质”,这个是课本上直接有的内容,这样直接问根本不能让学生感受什么,也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因为在这样发问的潜意识里面,教师就认为这个问题是不重要的,学生是能够理解的。这样的一个假问题,让学生自己看书理解就可以了。因此,问题的提出不能直接针对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应当有一个学生思考体验的过程,通过别的渠道,利用引子和“桥梁”,将学生的思维拉到需要思考的方向上来。

同时,有争议的选择,应坚持用“第三方主体”回答的模式,不应出现“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做”,因为一般来讲,对于某个观点、某个事实你可以询问学生的观点,可以在问题上呈现,直接以学生第一人称为主语,但是涉及该怎么做这样敏感的问题,就需要避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例如在“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这一框内容里,笔者曾经用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里面的一个片段导入课堂。

大爷:“你行行好吧救救我吧,我让车撞了……”

路人:“那车呢?”

大爷:“车跑了……”

路人:“那您记得它车号吗?”

大爷:“跟……跟你这一样的黑车……”

问题:听过上面这段对话,请你判断这位路人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他会有什么顾忌?谈谈你的理由。

在这里,问题是在问:“请你判断这位路人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而不是直接发问:“如果是你,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如果直接发问,学生可能在班级中由于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很有可能不会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因为这个问题没有给他安全感让他足以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反之,以你判断这个路人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这样学生会觉得是路人的选择而不是自己的选择,这样问题给了他安全感,就会做出真实的反应。通过学生对路人的选择的判断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学生的真实想法。

在问题的表达上,既要注意问题表达的准确性,还要注意问题的指向性,有时候问题的答案是直接指向于课本的知识的,但是不能自己发问。要知道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也不一定是要将问题的主语设定为学生自己,而是通过一种让学生更加有安全感的方式去表述自己真实的想法。

三、给出思考的时间

调整提问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等待时间。等待时间是指提出问题与等待问题之间的时间,等待学生思考的时间。等待时间的长短就要看问题的类型和水平。问题的类型和水平是基于教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主观认定的,因此难免会有些偏差。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来看,一般一节课问题不是越多越好,因为这样不能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问题也不是不要有,因为这样就意味着教师的“一言堂 ”。

笔者认为,每一个大问题至少要留给学生2到3分钟的思考时间(当然,一些过渡性的问题并不需要给这么长的思考时间)。只有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去思考,真正有可能去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

四、科学选择学生主体作答

教师问题的提出应当是面向全体的学生,而不是单独的某一位或者某几位学生。

在现实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对提问对象总是存有偏向的。比如成绩好坏的偏向、性别的偏向、教室位置的偏向,体现一种说话的惯性或思维的惯性。长此以往,除了课堂上的“主角”,其他的学生便失去了思考的兴趣和动力,即使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他们也不会用于思考,因为思考的积极性、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在一定程度上被教师长而久之的行为给压抑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

在这里,又有另一个极端的问题出现:很多老师在平时的教学环境中,已经形成课堂从头至尾都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集体作答的课堂提问模式。集体提问代替个人提问的方式,比前面的提问方式所体现的弊端更严重:课堂看似热闹,但少有人真正独立思考。笔者认为,简单问题、过渡提问和检验课堂的提问可以采用一些集体作答的方式,其他提问应更多坚持单独提问。并且,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方面,既要考虑到男女学生的比例,又要考虑座位的安排,前排、后排和中间的学生都应当有机会提问到。一堂课上,不要总是叫那么几个学生回答,一个学生最好只回答一个问题,但是问题的难易程度是可以有区别的。

五、教师评价语的艺术

教师的反馈方式影响着学生的讨论热情。学生对老师课堂提问的积极回答,理应得到教师的积极回应,这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提高课堂效率。教师经常在课堂上表扬学生,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很大。但显然,在听课的过程中,笔者发展很多老师的表扬其实是“没有灵魂的表扬”。“好”“很好”“不错”……如果每个学生的回答,老师都频繁套用这样的评价方式,那么,对于满腔热情的学生来讲,无疑是“瓢瓢冷水”。

精彩的课堂必有倾听。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来源于师生之间的认真倾听。倾听不仅仅是对对方的一种基本的礼貌、一种交流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推动教学的重要方法。课堂上,对学生回答的精彩之处,教师可以简单重复,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回答进行“有理有据”的表扬,这对提升课堂提问的效率,增加课堂的精彩度是十分有益的。

精彩的课堂必有追问。追问也是教师反馈学生的一种方式,而且在追问的过程中,实现了师生思维的碰撞,让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民主、开放的氛围。在追问的基础上与学生达成某种内在的默契,实现课堂的生成,在生成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精彩表现予以表扬和鼓励,实现课堂良好互动。

课堂的精彩表现为学生的精彩,学生回答的精彩建立在教师的有效提问上。但在听课的过程中,还另外一种“精彩”值得我们反思:乏味的情绪激发。有的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会这样启发学生:“大家看××同学回答得怎么样?”“好!”同学们齐声喊道。老师在学生的声音落下后说:“回答得这么好,还不来点掌声?”学生的掌声随之响起。

“掌声响起”看似是良好的教学景观,用得太泛,不仅使鼓掌失去了本身的作用,还耽误时间,让课堂变得浮躁。除非是非常让人惊叹的回答,可以适当穿插此类鼓励环节,并加上老师的真诚表扬。可暗示学生“自发”鼓掌,而不是向学生“要掌声”。

教师课堂的有效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相互碰撞的观点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而不是直接地将现在的一些道德标准强加于学生的头上。思想政治课要培养学生对我们国家、对我们党的认同,就不仅需要告之学生事实,而且需要选取合适的材料,提出恰当的问题,引发每一个学生的思考,上升到情感上的体验。

【参考文献】

[1]赵敏霞.对教师有效课堂教学提问的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课程教学研究,2003(3)

[2]王方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

[3]张君达.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学生的学习与发展[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452-460

[5]赵敏霞.教师课堂提问新探[J].北京教育,2003(11)

[6]孟庆男.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王立东.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有效提问策略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