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干预对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的影响

2016-12-07 01:26许菲张士洋姚立敏钱朝霞夏莉
淮海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内科药师药学

许菲,张士洋,姚立敏,钱朝霞,夏莉



·药物与临床·

药师干预对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的影响

许菲1,张士洋1,姚立敏2,钱朝霞3,夏莉3

目的:探讨蚌埠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分析药师干预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将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5年1月-12月收治住院治疗的患者560例分为药师干预组和未干预组(对照组),每组280例。对2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及微生物送检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备案率、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药物使用情况均有改善,除二联用药外,单一、三联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率均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无病原学支持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限制级使用抗生素比例、微生物送检率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备案率上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比例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抗菌药物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可改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该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呼吸内科;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药师干预

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有效药物,其在各类医院中的应用也最为广泛,但其不合理使用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1-2]。呼吸内科使用抗菌药物的频率较高,这与其疾病种类及特点有关,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在呼吸内科也较为普通。为贯彻国家卫计委关于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规定,积极推进抗菌药物在呼吸内科的合理应用,本文对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探讨呼吸内科药学服务模式,旨在规范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5年1月-12月收治住院治疗的患者5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药师干预组和未干预组(对照组),每组280例。其中,药师干预组男190例,女90例,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57.7±11.8)岁。疾病种类: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109例,慢性支气管炎62例,急性支气管炎51例,支气管哮喘2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19例,呼吸衰竭17例。对照组男180例,女100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58.2±10.8)岁;疾病种类: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110例,慢性支气管炎60例,急性支气管炎55例,支气管哮喘2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16例,呼吸衰竭14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种类等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药师干预组进入呼吸内科后,实施药学干预,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1.2.1 初步评估 药师干预组进入呼吸内科后,坚持查房,熟悉并掌握呼吸内科给类疾病的诊治,掌握呼吸内科各类感染性疾病诊疗指南,初步判断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并结合患者病情和抗菌药物的特点,初步给出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的意见和建议。

1.2.2 处方点评 临床药师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及《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等标准,对呼吸内科处方及病例进行综合点评,重点点评内容包括患者的基础资料(如性别及年龄)、诊断情况(疾病种类与病程)、用药指征、微生物送检率、用药情况(药物种类、联合用药、用法用量及用药疗程等)。处方点评工作中,重点对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情况、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备案情况等进行分析。并根据处方点评结果给出反馈意见,经与临床医师沟通一致后,作为后期整改的指导性意见。

1.2.3 不良反应宣教 对于医师,临床药师密切关注抗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注意及时收集、整理、上报药品不良,并定期编印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警戒报表,为临床医师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对于患者,临床药师要细致解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时消除患者的恐慌,协助医师处置药物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及微生物送检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备案率、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AUD下降,药物使用情况均有改善,除二联用药外,单一、三联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率均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药师干预后,干预组无病原学支持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率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n,%)

表2 2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 (n,%)

2.2 2组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微生物送检率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备案率比较 药师干预后,限制级使用抗生素比例、微生物送检率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备案率上升,特殊级使用抗生素比例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微生物送检率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备案率比较 (n,%)

2.3 2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抗生素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64,P<0.05)。见表4。

表4 2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呼吸内科为三级甲等医院集中收治感染性疾病的科室,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可反应呼吸系统疾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较大[3-4]。我院在呼吸内科实施了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呼吸内科疾病治疗及干预抗菌药物使用的药学干预模式,其主要思路包括:(1)参与临床治疗的临床药师应熟悉呼吸内科所有疾病的诊断、治疗要点,掌握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种类、使用特点及其安全性,以便为后期的药学服务奠定基础。(2)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主要任务应体现在处方审核、点评及病案管理中,其药学服务重点应为本科室抗菌药物AUD、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情况、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备案情况等[5-6]。(3)临床药师参与呼吸内科临床治疗,应凭借其药学专业的知识对医生及患者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宣教。对于医生而言,其可能侧重于临床治疗,因此,定期编印药物警戒对于其临床诊治和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对于患者,其缺乏足够的用药安全知识,对于进行药品不良反应宣教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其恐慌,还可缓解医患关系。

本文资料表明,临床药师进入呼吸内科并实施药学干预后,干预组AUD下降,药物使用情况均有改善,除二联用药外,单一、三联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均下降,特殊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师干预后,干预组无病原学支持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率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文献[7-8]研究和报道基本相似,表明经药师干预后,呼吸内科选药更贴近抗菌药物使用指南,抗菌药物滥用得到控制,抗菌药物使用依据更加充分。与上述研究一致的是,经药师干预后,限制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微生物送检率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备案率上升,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表明微生物送检率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备案率上升对于规范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资料研究还表明,经实施药学干预后,干预组抗生素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资料[8]研究表明,我国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约在10%~30%,其中因药品不良反应再次接受治疗者超过500人次。因此,将药品不良反应宣教作为药师干预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本资料结果表明,临床药师干预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可改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该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药师毕竟临床经验少,且临床基础知识不扎实,因此,在开展药学服务时应注意一下几点:(1)多查房,深入临床一线,加深对疾病的了解,掌握本科室治疗及用药的基本特点。(2)发挥药学专长,借助互联网知识平台深入挖掘本科室用药安全注意事项,尤其应注意掌握联合用药注意事项及药物配伍禁忌。(3)处方点评中应注重于临床医师的沟通,细心求教。

[1] 胡新春,邓超英.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与分析研究[J].国际呼吸杂志,2015,35(21):1617-1619.

[2] 毛小红,俞佳,祁金文,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后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1):5272-5274.

[3] 叶峥嵘,李敏,高亭,等.240份呼吸内科住院病历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12):1641-1643.

[4] 朱月皓,聂玲.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第四季度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淮海医药, 2015,33(1):79-81.

[5] 谢龙元,林春丽,黄志强,等.临床药师干预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的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4,36(3):84-85.

[6] 宋昱晨,赵美芳,王月花,等.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分布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2(9):1965-1967.

[7] 徐仙彬,杨彩艳,马薇,等.呼吸内科2011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3,38(6):480.

[8] 王基云,张建银,李艳芳,等.我院呼吸内科2013年抗菌药物应用分析及药学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药房,2015,26(17):2411-2414.

安徽省蚌埠第三人民医院 1.药剂科;2.药事办;3.呼吸内科 233000

许菲(1985-),女,药师,大学。

10.14126/j.cnki.1008-7044.2016.06.048

R 969.3

A

1008-7044(2016)06-0720-03

2016-03-07)

猜你喜欢
内科药师药学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