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及价值评析

2016-12-07 08:58孙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8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急诊科护理满意度

孙琳

【摘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108例急诊科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模式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以及基础护理水平评分分别为(98.3±1.2)、(98.8±1.1)分, 高于对照组的(92.5±1.8)、(95.2±1.3)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15%, 高于对照组的85.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急诊科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科室护理质量, 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 优质护理模式;急诊科;护理满意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8.176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价值, 特选择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分析, 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0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其中内科患者30例, 五官科27例, 妇科12例, 儿科11例, 外科28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23例, 女31例;年龄5~74岁, 平均年龄(38.6±12.6)岁。观察组患者中, 男22例, 女32例;年龄6~75岁, 平均年龄(39.2±12.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 主要有巡视患者、用药指导、健康宣教以及心理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护理, 具体护理内容有:①优化就诊流程:转变以往先挂号再治疗的就诊顺序, 替换成先治疗再挂号的形式, 能够明显缩减患者入院到就诊的时间, 避免由于就诊流程复杂而延误最佳治疗时间;护理人员要主动予以引导, 积极掌握患者诉求并安抚患者及其家属;护理人员要严格规范注射、输液以及吸痰等常规工作, 避免因操作不当而损伤患者[1];护理人员要用从容镇静和耐心的态度完成操作, 提高患者的信任度, 改善患者紧张和焦虑等不良心理。②转变护理理念:做到一切以患者为中心, 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 掌握患者诉求, 为患者实施有效且专业的护理服务;加强对患者饮食和卫生等基础护理的重视, 实现优质护理的持续性和人性化。③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因为急诊科晚间就诊患者偏多, 要重视晚间值班护士责任意识的培养, 一旦出现突发事件要及时进行急救处理, 及时观察患者病情, 保证在短期内辅助患者;排班人员还要考虑护理人员的经验及学历, 排班时进行合理搭配, 从而尽可能地改善护理服务质量。④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急诊科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和准确评估患者病情, 因此对其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的标准更高, 需要其不断学习新知识, 储备更多专业知识;科室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相关专业培训和考核, 将考核成绩列入奖惩制度中[2], 从而充分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 3 观察指标 由护士长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基础护理水平, 总分是100分, 分数越高表明效果越佳。对两组患者发放本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其护理满意度, 主要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 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护理质量和基础护理水平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以及基础护理水平评分分别为(98.3±1.2)、(98.8±1.1)分, 高于对照组的(92.5±1.8)、(95.2±1.3)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满意34例(62.96%), 一般满意12例(22.22%), 不满意8例(14.81%), 护理满意度为85.19%;观察组患者中, 满意41例(75.93%), 一般满意12例(22.22%), 不满意1例(1.85%), 护理满意度为98.1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9, P=0.015<0.05)。

3 讨论

急诊科属于医疗机构中重症患者相对集中的一个科室, 具有疾病种类多、抢救和管理任务大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高等特点, 因此必须提高该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3]。优质护理模式属于临床的新型护理方法, 其护理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 在基础护理上进行创新优化, 落实好护理责任制, 从而显著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4]。有相关临床研究证实[5], 于急诊科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护理不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还能有效减少科室护理纠纷的出现。此次研究通过对本院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 并和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 取得了满意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以及基础护理水平评分分别为(98.3±1.2)、(98.8±1.1)分, 高于对照组的(92.5±1.8)、(95.2±1.3)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15%, 高于对照组的85.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于急诊科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科室护理质量, 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韩彦辉, 李海霞.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研究.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9):837-839.

[2] 赵秋菊, 路伟, 杨金花, 等. 品管圈对提升急诊优质护理服务水平的效果观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 31(z1):108-109.

[3] 徐敏, 赵正平.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4(10):1225-1226.

[4] 陈祥莺, 陈祥燕.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护理中的推广与应用.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11):272-273.

[5] 杨立伟, 邰岩. 急诊科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5(36):244-245.

[收稿日期:2016-04-18]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模式急诊科护理满意度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积水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维护的影响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维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