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

2016-12-07 15:07徐清燕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1期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小学

徐清燕

摘 要:农村中小学作为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培养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占有重要地位。针对留守儿童感恩意识较为薄弱的现状,农村中小学要将感恩教育作为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坚持主体性、发展性、体验性和整体性等教育原则,从宣传、教学、实践和情感等方面积极探索感恩教育途径,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培养留守儿童的感恩意识,提升留守儿童的感恩能力,促进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小学 农村留守儿童 感恩教育

一、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基础地位与重要价值

德育即是对学生进行的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与基本品德,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及素质养成具有深远意义。社会人才评判标准的转变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教育从以往偏重智育的模式逐渐向全面素质教育的方向修正,并开始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随着德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守信、孝敬感恩、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感恩教育与德育具有价值理念上的深度契合,应是当前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板块。

(一)感恩教育与责任感培养

感恩是一种责任意识和公共意识。懂得感恩是回报与付出的前提,怀有感恩之心才会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奉献他人,进而学会对自己负责。在此意义上,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路径。开展感恩教育可引导学生更加体谅父母师长的艰辛,体会自身肩负的期望和收获的关爱,从而更加具有个人和社会责任感。而责任感属于社会道德心理的范畴,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其形成和增强主要依靠道德教育。因此,在个人道德养成的重要阶段,小学德育中的责任感教育和感恩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二)感恩教育与人格塑造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当前,许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存在方向性误区,过多地包办和过分呵护,让孩子丧失了自立自强的空间。没有经历人生的挫折,没有体味生活的不易,导致孩子只能接受正面教育,欠缺处理负面信息的能力,进而无法成功应对之后的社会历练与人际交往。感恩教育的路径之一就是引导孩子学会正视负面情境,从而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并对给予自己帮助与关爱的他人与社会心存尊敬与感激,在此基础上形成健康良好的性格。随着小学德育工作中人格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感恩教育的开展将与之起到互促互进的作用。

(三)感恩教育与生命教育

长期以来,对生命教育的忽视导致学生对生命和死亡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和思考。现实的教训告诫我们,教育学生敬畏生命、善待人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当前德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开展生命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珍视生命的重要性,然后结合感恩教育,通过感谢父母给予生命之恩,感激社会呵护生命之恩,可使孩子更易了解生命的内涵,领悟生命的宝贵。同时,感恩教育能帮助学生学会互敬互爱、和谐共存,而正确的生命观念只有在相互关爱的社会环境中才有可能形成。因此,感恩教育为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必要前提,而生命教育的结果也会最终转化为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恩,从而实现感恩教育的深化。

二、感恩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感恩教育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之一,对留守儿童而言,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感恩教育涉及到的方面十分广泛,最基本的方面有对父母、自然、社会、祖国恩情的感受等。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从课堂教学出发,切入感恩教育的内容,抓住一切时机渗透感恩教育,让每个留守儿童的心灵在课堂学习中无形地接受感恩教育的熏陶。让他们从小就培养起学会感恩,懂得回报的情感意识,这也是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使命。

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留守儿童渗透感恩教育

小学语文课本的选材大多文质兼美,同时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选入“乌鸦反哺”之类的寓言,感恩主题的名人名言、名作篇章,指导留守儿童在学习中细细品读,老师再加以讲解,组织学生积极讨论,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感恩的重要性等等,让他们懂得情感培养的重要。另外,老师也可以在课本学习的基础上,适当地拓展学习,引入相关的学习内容,例如讲些富有现实意义的、短小精美的感恩故事,或者是当前社会上的反面事例,吸引学生的关注,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其中,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且说出理由,老师再加以总结评述,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让留守儿童在课堂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优美的文字,是唤醒和激发留守儿童情感的积极方面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每篇文章都展现出了世界上某一个美好的时刻,作者通过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这些都是有利于留守儿童情感培养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仔细品味这些文字,感受其中的情感表达,深刻体会作者情感产生的源泉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而达到从情感到理性的迁移。留守儿童的一大问题是因为父母长期在外而缺乏亲情,他们不明白什么是关爱别人,如何关爱别人。《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中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情表现出伟大无私的母爱,文章中有很多的具有感染力的句子,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抓住这些点激发学生的情感,积极引导学生读懂文章,鼓励留守儿童能有自己的思考,从而由自身体会到母爱的力量、亲情的伟大,懂得感恩父母。感恩教育的目的其实就是通过对留守儿童情感方面的教育,切入学生个体的内心,激发他们的心灵共鸣,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强化他们的感恩心理,促使他们能有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和升华他们的道德情感。感恩教育如果缺乏情感体验就是肤浅的,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情感的真实体验,让留守儿童对感恩教育增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从教材入手,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同时抓住时机做好适当的课外拓展,让学生通过表达自己的心声,把情感升华到报恩的层面上来。

参考文献:

[1]施华芳.让感恩之花处处绽放[J].学生之友:小学版,2009(07).

[2]张爱国.小学生“感恩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教研版,2010(12).

[3]严瑾,武立华.生命教育:品德课堂的价值追求[J].江苏教育研究,2013(34):59-61.

[4]陈昌兴,刘利才.当代社会感恩意识缺失的根源、危害及其对策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6(6):15-18.

猜你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小学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