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阳古镇手工针 卖遍九州四大京

2016-12-08 13:08文图
神州民俗 2016年21期
关键词:钢针铁板九州

文图/志 远

大阳古镇手工针 卖遍九州四大京

文图/志远

大阳古镇,古称阳阿,位于山西省泽州县西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大阳古镇已经发现铁矿,因为其铁矿富集且品位高,促进了当地冶炼业的发展。到了明清时,大阳的冶炼铸造技术更为精湛,而冶炼业的发展和兴盛也为大阳手工制造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其中手工制针就是盛开在晋东南的一朵奇葩,大阳古镇也被誉为“九州针都”。清朝时随着晋商文明的崛起,大阳手工针享誉全国,占据了大半个中国市场并远销中亚等地。

小小钢针做得精,

卖遍天下四大京。

东京卖到汴梁地,

西京卖到长安城,

南京卖遍应天府,

北京卖遍顺天城。

——《卖针歌》

阳阿古城

贡院

大阳镇:寻找湮灭在古镇里的繁华

走近大阳镇,沿街两边店铺林立,车水马龙,人流熙攘,但是这里你却看不到一幢三层以上的楼房,让你仿佛有种穿越时空,遁入过去的感觉,如果不是街上随时可见接打手机的人,你真会怀疑自己是穿行梦中一般。

走着走着一座秀气的单檐硬山顶式的古阁楼出现在眼前,阁楼门洞上方镶嵌一块 “古阳阿县”的石匾。阁楼门前两边静静地伏卧着一对金猴造型的火炉,仿佛在告诉你这座古城里曾发生的故事。

穿过城门,便进入曾经辉煌一时的大阳五里老街。老街两边的店铺大多数都保持着明清时的样子,石阶、石墩、板铺式店门,店内柜台经过岁月的摩挲已变得黝黑发亮,店中的老板娘和掌柜的,都是那么从容,不慌不忙地照料着自己的生意。“东西两大阳,南北四寨上,九十三个阁,七十二条巷,七市八圪当,老里五街长”,走在老街上,不时可以看到两边一条条幽黑深邃的古巷夹在高耸的深宅大院间,笔直地伸向远方,醋坊巷、钱市巷、枣市巷、菜市巷,透过这些具有鲜明特征的巷名,你可以想象到这条老街当年的繁华。

信步转到东大阳的一个丁字巷口,这里密密地簇拥着玄帝庙、关帝庙、龙王庙、奶奶庙等几间小庙,这就是被誉为“阳阿之源”的小庙巷。虽然这些神仙都被供奉在那狭小的一间小房子里,可是这条小巷你却绝对不敢小觑。“有官不到大阳夸”,就是这条小巷,先后走出了九个进士、四位贡生、十多位举人,从尚书、御史、翰林、巡抚到侍郎、郡守、状元、将军,无数个灿若星辰的学子就是从这里走上仕途,经天纬地,治国安邦。据说这些大阳镇在外地做官的各路大员们每逢衣锦还乡之时,都要在塔河前下轿,步行到巷中的玄帝庙祭拜,以表达他们位尊难忘故土之情。

卖针歌:漂荡在古巷里的醇香

“卖针喽,卖大针喽……”寂静的巷子里飘来一阵婉转诙谐的叫卖声,敲碎了小巷的宁静,唤醒了大阳镇的清晨,也迎来了阳阿古县的第一缕曙光。寻声而去,小巷尽头出现一个肩挑卖针箱子,身穿藏青色长袍,头戴瓜皮帽,鼻梁上架着一副老式眼镜的老人,只见他一边唱着卖针小曲,一边踩着碎步颤颤悠悠不紧不慢地从巷子深处飘来。

这叫卖声马上召来了几个外地来的游客,他们停下脚步围了上来认真聆听老伯的歌唱。见有客人来,老伯放下挑子,从箱子上拿起一块公道板(桐木板),又从卖针箱中取出一盒钢针,随手捏出一撮钢针,开始唱起了《卖针歌》:

卖针歌:漂荡在古巷里的醇香

古阳阿县老针店,大街朝东有门面。

油漆柜台金字匾,招牌挂在门外边。

要问谁家钢针好,李记针行错不了......

回响在古巷里卖

歌刚唱罢,老人信手一甩,一排明晃晃的钢针就齐刷刷地扎在木板上了,卖针老歌婉转悠扬,甩针动作迅捷娴熟。当游客还沉浸在古老的《卖针歌》中意犹未尽之时,卖针老人的唱歌、甩针表演早已一气呵成。一曲唱毕大家意犹未尽,他们恳请老人再来一首,老人乘兴再歌,观众欢喜之极,每人买了一盒钢针乘兴而去。

老人叫李连五,今年68岁了,在大阳老街上开了一家卖针店,是大阳镇一张响亮的名片。每天他都要在大阳镇的大街小巷挑担卖针,外地来的游客总会在大街上遇到老人,认真听他表演的《卖针歌》。

李连五祖辈都在大阳镇上卖针,传到他已经是第七代了。当年他的先祖就是唱着这首《卖针歌》走街串巷,将大阳钢针卖到全国各地。早在春秋时期,大阳已经发现了高质量的铁矿,著名的阳阿宝剑就是出自大阳。冶炼业的发展和兴盛也为大阳手工制造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其中手工制针就是中国近代尤为耀眼的行业。当地民间传说,大阳钢针的制作技艺是由明嘉靖年间裴尚书的族人裴某发明的,后人于是把裴某尊奉为“针翁爷”,在大阳先后修起东、西两座“针翁庙”,人们把“针翁庙”视作保佑财源的圣地,定时要在庙里的舞台上唱“神戏”,酬答神灵的保佑和上苍的馈赠,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针翁庙不仅是当地老百姓祭祀奉神之处,也是针行结集议事和洽谈销售之地。只可惜现在针翁庙已经不存了。

甩针绝技

明崇祯年间,大阳制针业极盛时“几乎户户制针”,大阳家庭制针作坊的数量,竟有上百家之多。当地生产的针再由晋商统一收购后,行销长江以北地区,独占北方中国大半个市场,并销往中亚等地,所以大阳古镇被誉为“九州针都”,现在大阳镇遍地留存的豪宅大院都是当年大阳人靠制针、卖针修起来的。

近代机器制针工艺出现后,大阳手工制针业也随之没落,古镇上的卖针人纷纷转行,只有李连五坚持了下来,在古镇街巷挑着针盒,传唱着《卖针歌》。“针要卖得好,吆喝少不了。我这样做,其实也不是为卖针,而是想让后人更好地了解大阳作为九州针都的辉煌历史,铭记这门古老的制针手艺,将大阳的钢针文化传承下去。外地来大阳的游客都特别爱听我的吆喝,听过我的吆喝后一般都要买两包我的针。我知道他们并不是买针,而是对《卖针歌》的喜爱,是对大阳做针历史的深情回味,所以只要有口气我就要把《卖针歌》唱好,传承下去。”

古宅深深

荒芜的古宅

手工制针 留住古镇曾经的回忆

在大阳,现在唯一能加工手工针的,是裴向南师傅,他已经是大阳镇的名人。每次做手工针,他都找来两个帮手,从西厢房里搬出风箱、蒸笼、火炉、铁砧等工具,生起火,拉开架式,开始准备制针。

借着生火的间隙,裴向南带游客参观他自己花钱建起的手工制针展览馆。展览馆只有二十多平方米,屋子中间摆放了许多裴老师收集的炼铁及制针的工具及资料,四周墙上的展版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九州针都的发展历史及手工制针的程序步骤。据“西针翁庙”补修碑记记载,当时经营制针的字号“本镇三十九、上村十、中村五、下村九、南庄八、河东三、湾里三、史村一、赵庄一”。东镇的字号更多,共计有二、三百家,每家每户全家上阵,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生产作坊,彻夜不歇,锤敲钻磨,此起彼伏,整个大阳成了一个全民制针大作坊。全镇做出来的针都汇聚到三盛公的院子打包后车载驮运批发到全国各地,直到鸦片战争后大量洋针倾销到中国市场,大阳手工制针业才逐步走向衰败,退出中国市场。裴老师祖上从道光十七年开始做针,传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了,2012年他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遗产手工制针的传承人。现在大阳镇里也只有六七名老人知道手工制针的流程,这一手工制针的技艺濒临失传。

切条

锉光

炒针(退火)

淬火

蒸针的配方

蒸针 

磨光

院子里的师傅们准备停当,裴师傅坐在火炉前,点起炉火,将一块铁板埋到在炭火中加热,不紧不慢地拉着风箱,不时检查铁板的状态。

不一会儿,埋在炭火中的铁板就被烧得通红,裴师傅用火钳把烧红的铁板夹出来,放在铁砧上,拿起一把錾子比在铁板的边上,另一个师傅抡起铁锤錾切铁板,一边锤打錾子一边沿着铁板边缘向前移动。铁板上錾了约十公分的缝后便重新把铁板放回炉中加热,如此几番回合后,便从铁板上裁下一条五毫米宽二十公分长的铁条。“下来就是把这根铁条捋成钢针的毛坯”,一边表演着制针的工序,裴老师一边介绍,“明朝以后大阳的制针已经有了明确的分工了,专门有炼铁的,大阳的各个制针作坊将炼好的铁加工成钢针交由卖针人销往全国各地。”一边说着一边再将裁下的铁条重新放入火中烧红了用锤子慢慢锤打捋成尖尖的锥状针坯,截断后便成为一根钢针毛坯。

接着裴老师在针坯的尾部用冲子冲上眼,用锉刀磨石上磨尖,然后与一个木盒里倒出的一把半成品的钢针和在一起倒在热锅里翻炒,炒了一会后舀一瓢水倒入锅里。这道工序叫热淬,目的是增加针的钢性和硬度。之后将钢针埋到蒸锅上松木炭、发酵的豆豉和黄土混和在一起的配料中蒸制。裴老师说这样通过火蒸时产生化学反应除锈、增加针的亮度,蒸完后通过粗抛光和细抛光,一根针就算完工了。

“我有幸生在九州针都,也有幸从父辈那学到做针的工艺,所以我有责任将这段灿烂的历史在我手中鲜活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更加了解大阳,更加喜欢大阳!”虽然前路艰难,但裴老师的话仍十分坚定,手工制针和卖针歌,也应该继续永存于记忆之中。

猜你喜欢
钢针铁板九州
气相色谱法测定醇酸漆铁板表面的梭曼
九州狂舞庆丰收
九州中华情
锁的前世今生
小魔术——鸡蛋里的钢针
鸡蛋里的钢针
一种冰雪防滑鞋
铁性生熠熠 雄丽铸峥嵘——访我国著名铁板浮雕艺术大师郭海博
奇迹漂浮的钢针
大禹治水与“九州”和“十二州”形成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