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

2016-12-08 20:17于兰兰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习题学困生分层

于兰兰

对于山区初中,学生两极分化极为严重。从小学开始,学生水平就参差不齐,到了中学,学生差异更大。如果按着中等的学生上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等生没有动力,冒不了尖,而差生最基本的知识也掌握不了,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因此,现行的“平行教学”不能够满足山区学生的需要,“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

1.因材分层划组

首先,使每个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的目的是为了划定每个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最终缩小差异,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其次,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接受能力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在刚接手一个新班的时候,就用一套难易适中的题目对所教班级进行测验,然后按照学习成绩分为A、B、C三个学习小组,A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高组,C组为竞赛组。这种分组不是固定不变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可以自己要求由A组调到B组,或由B组调到C组,但前提条件是他自己认为自己能胜任该组的学习任务。

2.分层编排座位

教师通常是将所教班级的座位分层进行编排,并就近成组。组内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互相搭配,男女互相搭配,性格上互相搭配。优等生是学习优秀的学生,即能熟练掌握定理定义及思想方法,以较快的速度独立完成习题;中等生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够理解定理定义,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题;学困生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优等生的帮助下解决一些基础问题,完成简单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

3.分层实施教学

分层授课是分层教学的主要环节,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分层授课原则上是面向中等学生,但必须兼顾优等生与学困生,即依据中等生的学习动态,控制课堂教学的进展。对于学困生,课堂上予以关心帮助,使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让学困生“亲其师而爱其学”;注重“保底教学”时兼顾“培优教学”,对优等生的指导应放在使他们“充分发展”的基点上。

4.分层练习指导

分层练习主要是以《分层测试卡》的形式进行的。《分层测试卡》与教材相对应,把每一个知识点的练习题按照难易程度设计成三个层次。第一层练习(A组基础题)是基础知识和概念,第二层练习(B组提高题)是基本概念的简单应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水平。第三层练习(C组拔高题)则是训练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动脑筋思考,有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5.分层布置作业

作业是分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既是学生应用知识的初步实践,又是教师了解学生、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还是学生学习反馈的重要途径。班级布置的作业第一层次的是基础题,所有学生都必须做。第二层次的是中等难度的题,中等生和优等生必须做,鼓励学困生做。第三层次是附加题,主要由优等生做,鼓励中等生尝试做。

6.分层评价学生

对学生的评价是分层进行的,如教师判组长《分层测试卡》上的题目,然后他们再给组员判。组长利用课下时间帮助组员讲题。这样的评比不仅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分层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

编辑 李刚刚

猜你喜欢
习题学困生分层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雨林的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