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外”养“内” 拓宽语文教学空间

2016-12-08 20:18刘海珍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拓宽语文教师

刘海珍

北京市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背景下,提出了初中教育要实现“宽”的要求,对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如何实现“宽”是所有语文教师都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学校在这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以延伸内容的“外”来“养”文本学习的“内”,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穿越课本边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要教授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对课本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让每一节课都“富有丰富的营养和味道”,为学生打开思路。如在教学中,一样的主题、一样的题材,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往往会演绎出不同的情感。教师可指导学生搜集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作品,通过比较分析、讨论思考,帮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作品的含义。

例如,在讲到黄昏与中国人的日暮情思时,教师可从《诗经》的“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开始,再呈现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然后学习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让学生感受到在中国诗人的笔下,夕阳黄昏的意象传递的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存意识,一种家园落日的温馨和人生迁世的感情。再如,在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可补充席慕容的《乡愁》等,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背诵积累,让学生理解学习同一件事情可以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和方法。

创设特定情境,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语文知识传递的载体不仅仅是教材,教师还要精心设计各种情境,如借助语言描述、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社会调查、汇报展示等手段,加强学法指导,促进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真正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成为教学不断生成的平台。

例如,在语文拓展活动“生活中的语文”这个主题设计中,我们以“广告”为主要内容,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分别搜集有错别字的广告语和朗朗上口、寓意深刻的广告语,并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写出书面材料并展示。在小组展示中,学生要说出搜集到的好的广告词的特点,选出自己喜欢的广告并说明理由。在为广告诊断治疗的环节,我们让学生找出广告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如某眼镜广告——一明惊人,某冰箱广告——领鲜一步,某服装广告——衣衣不舍等。在讨论环节,我们让学生谈一谈怎样看待这类改动成语的广告。在最后的试一试环节,请学生为学校的建筑或某一大型活动设计一句公益广告语。教师设置特定的情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到了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

打通课堂内外,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现代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发展的,而不是封闭的、静止的。因此,语文教学要穿越课堂,实现知识、能力、语文素养的统一。

在课外,我们根据学生特点和兴趣,组织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模仿“成语大赛”“SK状元榜”等电视节目的语文知识竞赛类活动;聘请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声情并茂地朗诵;聘请各行各业的专家,就语文教学中涉及到的人文、政治、科技、法制等内容开展讲座等。种类繁多的课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

此外,每学期学校都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拓宽视野。学生走进书画院,欣赏书画作品;走进国家大剧院,感受话剧、交响乐的震撼;走进民间艺人的家庭,感受中国剪纸、贴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我们充分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将书本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拓宽视野。在北京房山的云居寺,学生学习古寺中的楹联知识;在故宫博物院,学生欣赏宏伟的建筑和帝王的书法;在种植基地,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和劳动的艰辛;在少数民族居住区,学生体味风土人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观察能力,逐渐形成了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不断探索、实践,通过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运用、学会创造,化有限为无限,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终身受益。

编辑 汪倩

猜你喜欢
拓宽语文教师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我省拓宽企业“混改”——不搞“一刀切”、不搞“拉郎配”
软场地土拓宽桥梁地震响应分析
圆我教师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