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权秩序”的国际关系多维度视角探析

2016-12-08 16:01胡丹丹
山东青年 2016年9期
关键词:国际关系霸权秩序

胡丹丹

摘要:“霸权秩序”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于国际关系研究的核心词汇,与批判精神、资本主义世界一起构成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视域,该理论主要以葛兰西、沃勒斯坦、科克斯等人为重要代表人物。本文从国家性质入手,探索霸权秩序的形成原因以及多维度阐述视角。

关键词:霸权;国际关系;经济;秩序

“霸权”这个词在很多情况下其实只是一个中性词,理解为“领导权”,它的贬义色彩来自语义中所含的“支配”意义。国际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发生主体的基本单位是主权国家。因此,国家是国际关系的实际承载者和构造者。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是政治、经济、文华的全面交涉,也是国家性质的外在职能表达。

一、“霸权秩序”的母胎——国家性质中的阶级性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国家的起源具有阶级性。从实质上说,国家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手段。在国家的形成过程中,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最终取得了购买军事武器的实力,首先以军队组织的形式保护本阶级的利益不受损害。随着武装夺取政权的胜利,军事首脑同时取得了地区的政治权力,瓜分土地以组建国家机器。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因此,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対立的需要中产生的,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①因此,国家的产生就是领导权的争夺斗争。

国家的这种阶级属性是“霸权秩序”国际关系的产生源头。统治阶级一旦获取国家政治权力,无论在对内的治理还是对外的国际关系事物构建,都是以统治阶级利益为出发点。当然,在对外事务处理方面,统治阶级从来没有遗忘其取得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阶级斗争。斗争手段是国际关系中“霸权”地位形成的典型方式,也是国内政权得以取得的前提和基础。冷战时代以来,凭借军事实力而取得霸权的方式不再成为主流,代之以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的形式来争夺国际社会的主导地位。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霸权秩序”理论

许多西方思想家对“霸权”做过探析。罗伯特·基欧汉就把霸权解释成一种单一的支配世界的力量,认为霸权是指一国拥有足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的行为,操纵国际体系的运作。在经济领域里,他“把霸权的概念界定为物质资源上的优势”②,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界定霸权概念时,认为霸权就是“一国能在多大程度上将自己的规则以及自己的愿望(至少是以有效否决权的方式)施加于经济、政治、军事甚至文化领域中去”③。较之经济、政治,文化本身是不同地域生产方式的积淀,是最难被领导和改变的。

葛兰西对哲学的思考是为了革命的实践,“它在理论和实践、思想和行动之间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④,所以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也是从实践出发的。他所处的时代是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通过分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对革命的遏制作用,他提出了“领导权(霸权)”、“阵地战”等原则性思想。沃勒斯坦则从经济角度阐述霸权。“世界体系”是沃勒斯坦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世界体系是一个经济实体,“它的范围囊括了帝国、城邦和民族国家。它是一个`世界体系,并非由于它囊括了整个世界,而是由于它大于任何从法律上定义的政治单位。”作者认为霸权国具有超强的经济地位、军事实力。凭借这种优势,打着贸易自由化的旗帜,积极进军别国的文化市场,从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美国的价值观、文化观和民主观,进行文化殖民。所以经济、政治霸权最终推进文化霸权地位,是沃勒斯坦的霸权秩序生成逻辑。

科克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葛兰西“霸权认同”的思想精华,提出了自己独特的霸权秩序观。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科克斯提出了“霸权转换”的概念。霸权作为一种世界秩序,最终也会被其对立面所取代。生产进程中所产生的新的社会力量反过来会塑造新的国家结构。科克斯把这些新的社会力量以不同的形式结合在一起,推测出了取代美国霸权的几种可能的世界秩序:

一是霸权秩序:以美国、联邦德国和日本为权力中心;二是非霸权秩序:由“相互冲突的权力中心组成”;三是反霸权秩序:其中第三世界国家结成了反抗核心国的联盟。

三、霸权秩序生成的实质

在国际关系中,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霸权秩序是当今世界现实存在的国际秩序。在经济、政治、文化中,经济因素是为了获得物质以满足基本生存,政治为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占有合法性,文化是为了在物质需求之外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因此,国际秩序中的霸权秩序是强者为了巩固经济、政治、文化地位而采取的对弱国的不平等措施。

不同国家性质造成对霸权不同认知的决定因素。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活动本身的扩张性决定了对资源、市场的索取。因此,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便热衷于争占霸权地位。社会主义国家以政治秩序为社会稳定的主导力量,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国家领导力的目的在于服务人民群众,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而宗教国家以宗教领袖为国家元首,是一种宗教文化引领下的国家引导方式。宗教文化导向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国家的对外关系则以宗教教义的规定为核心,引导信徒的对外方式,比如宗教教义是排斥性还是融合性。排斥性宗教文华容易产生竞争意志和宗教霸权争夺战争,例如中东地区。佛教包容性教义之下的国家则以教义的包容性、和平性因素而钳制政治霸权的产生。即使面临战争,也会采取非暴力抵抗措施,如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注释]

①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 国家的起源》,第169页。

② 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③ Immanuel Wallerstein, The Politics of World Economy: The States, the Movement and the Civiliz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p38.

④ 安东尼奥·葛兰西:《实践哲学》,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注。

⑤ 参见罗伯特·基欧汉:《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9页。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杭州 浙江 311121)

猜你喜欢
国际关系霸权秩序
超越霸权中心主义——主权平等的第三世界历史经验
“量子霸权”之谜
秩序与自由
孤独与秩序
正义概念的所指霸权和能指反抗
宗教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浅议英联邦诸王国的主权沿革
担和平崛起大国形象,建和平稳定中日关系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