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16-12-10 01:22拜永梅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探究

拜永梅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62-01

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学习其他尚且如此,学习语文当然也不例外。当学生对学习语文有了兴趣,总是带着喜爱的感情学习的时候,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为此,我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作如下探讨。

1.要激活教材是提高兴趣的前提条件

要引导学生走进璀璨的语文世界,并且要吸引学生"品语文"我们作为老师首先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每一个动人的要素和要点,要生动的展现出作者的内心思想情感,以此来激发学生慢慢去品味和感悟故事,也就是说要根据文章中的生动形象将作者的情感转。化成自身的真实情感。要让学生们都能够引起共鸣,帮助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提升,最终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可以在讲到(小石潭记)这篇作品中,老师就可以借助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当时作者的处境和内心感受,让学生了解知道当时作者内心由于在贬官之后的失意心情和孤寂之情感,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就可以提高学生掌握情景的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了。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兴趣对学习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设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提出的问题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并让他们在吸收新知识的同时喜欢上语文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主动探索获得的知识能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让他们能把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转变成主动对语文知识的探索,在享受成功和快乐的同时轻松地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在对学生探究欲望激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来进行,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让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来让学生积极地和教师进行互动,使所提出的问题既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又能通过和教师的交流来把学习的掌握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能让学生通过思考来对知识获得更深的理解,但是要体现学生作为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在增加他们对知识探究语文的同时,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让他们在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中来完成课文重难点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在语文学习中的自学能力。

3.调节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

在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时,教师应该注重课堂学习环境的调节,压抑的学习环境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则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在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时,就要进行课堂氛围的调节。用温柔的话语来对待学生,用鼓励的眼神和赞赏的微笑来和学生进行无声的交流和沟通,让他们在获得肯定的过程中不断努力。

4.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在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时,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设计,可以进行如下问题情境的设计来吸引学生的兴趣:(1)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2)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3)组织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4)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5.重视对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对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设计教学情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有的放矢地驾驭课堂,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快乐中掌握知识和学习技能。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探究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