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追过的连坛巨星

2016-12-10 22:21余思
读者欣赏 2016年12期
关键词:绘画创作

余思

新中国成立前,上海的连环画作者包括绘人物者、绘背景者、缮文者(当时还无正式文学脚本,大都由绘人物者设计画面,缮文者配文),不过一二百人,却形成了四大派。这四大派的主角被当时的连环画读者和出版者誉为“四大名旦”,即沈曼云、赵宏本、钱笑呆和陈光镒。

那时候,一本连环画出版以后,其销售量、受读者欢迎的程度,总是绘人物的作者起决定作用。在绘人物的作者中,“四大名旦”署名编绘的连环画最受读者欢迎,销售量比一般连环画要多一两倍。这四大派使连环画有了迅速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旺盛期。如今,这些前辈艺术家的作品更成为连迷们热衷收藏的对象,可谓受到了几代人的追捧。

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相继出现了“四小名旦”,即赵三岛、笔如花、颜梅华、徐宏达,以及“南顾北刘”顾炳鑫、刘继卣等一大批优秀连环画画家。连环画的风格,迎来了新的嬗变时期。

沈曼云(1911-1978年)

沈万三   沈曼云

上海市吴淞人,幼年读过私塾,从小就喜欢画画,尤其对当时上海滩发行流通的香烟牌子上的绘画人物十分感兴趣。他经常四处收集各式香烟牌子作为学画范本,看戏之后也常常将舞台表演默画下来。其画作在学校中小有名气,被美术老师和同学称赞为全校美术课的“一只鼎”。

1925年,14岁的沈曼云拜上海滩老一辈连环画家刘伯良为师,正式学习连环画的创作。自老一辈画家身上学习技艺和创作手法,在磨砺画技数年之后,他于1928年开始大批量创作连环画,并以武侠题材带滑稽色彩的连环画争取读者。其绘画风格比较浪漫,属于变形夸张漫画式。由于他熟悉历史,善于学习,不但在书名方面反复推敲,尽量做到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而且在画面的分幅和构图上也有独到之处,使得作品故事具有更强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文画配合也更默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沈曼云编绘的连环画很快拥有了稳定的读者群。30年代,沈曼云除了绘画出版连环画外,还开馆授徒,讲授连环画的绘画技艺和技法。沈曼云有过硬的文学和历史功底,也经常自编自绘一些历史题材的连环画,宣扬传统美德,讲述英雄故事,先后创作了《济公传》《十八罗汉收大鹏》《七个红面孔》《八个黑面孔》《路遥知马力》《第一英雄》《沈万山》《霓儿》《豹儿》《虎儿》《审头刺汤》《公主与狮子》《豪侠马青锋》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连环画作品。

赵宏本(1915-2000年)

笔名张弓、赵卿,原籍江苏阜宁,长居上海。他自幼酷爱绘画,1932年到上海民众书局投师学画连环画,初仿朱润斋的风格,后逐渐形成自己的风貌。早在30年代便在业界崭露头角,被誉为连环画“四大名旦”之首。赵宏本早期的代表作有《海京伯大马戏团》《七侠五义》等。1937年,连续创作了《海国英雄》(郑成功的故事)、《戚继光》《张巡殉国》等赞颂民族英雄、抨击侵略者的作品,以及《雷雨》《弱女》等进步现实题材作品。1940年,赵宏本出面组织了连环画人联谊会,并协作绘制了《嘉定三屠》等宣传反暴政、反侵略的连环画,后又绘制了《阿Q正传》《表》《上海即景》《天堂与地狱》《爱迪生》《少年笔耕》(选自意大利名著《爱的教育》),以及《史可法》《梅花岭》《扬州十日》等具有进步意义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后,赵宏本创作了《赵一曼》《血泪仇》《救灾》《英雄树》《武松醉打蒋门神》《将相和》《白蛇传》《桃花扇》等一大批作品。

钱笑呆(1912-1965年)

祖籍江西,出生于江苏阜宁县。原名钱爱荃,7岁便随父亲替人画肖像(水墨画),后家乡逢灾年,16岁赴上海谋生。一个偶然的机会,经人介绍画起连环画。他擅绘文戏,尤以古装仕女题材最受欢迎。钱先生下笔多为单线白描,所绘仕女笔触细腻纤秀,人物体态轻盈秀丽,在当时连环画界自成一家,他的作品也因此拥有较多的家庭妇女读者。代表作品有《青楼泪》《红楼梦》《洛阳桥》《佳人殉节》《孤女春秋》《梁氏三姐妹》《泣残花》《清宫秘史》《钗头凤》《天仙配》《荆钗记》《卖油郎》《昭君和番》等。

1962年,擅长画猴的赵宏本先生和以仕女画闻名的钱笑呆先生合作创作了连环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是一部强强联合、堪称里程碑式的大作;更因为两位大家各展所长,珠联璧合,尤为可遇而不可求。这部作品运用了广受喜爱的白描绘画技法,画面动静相宜,线条刚劲而婉丽,衣纹组织和山石皴法都具有浓郁的古朴风味,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1963年举办的全国第一届连环画评奖时,这部作品被评为一等奖,后又以英、日、德、法等国文字出版发行。

陈光镒(1919-1991年)

江苏南京人。他从小来沪当学徒,起初在上海一家印刷厂学工商美术,继拜名画家徐咏青为师。抗战爆发时,曾自绘自费印刷抗日小画报贩卖,后因缘际会结识了老一辈画家何伯良,画了第一部280幅连环画《狮儿》,出版后很受欢迎。陈先生的作品多以滑稽搞笑题材为主,绘画手法也多是略带变形夸张,主人公常常在闯祸中产生笑料,情节曲折生动。主要代表作品有《牛》《豹》《雨》《雪》《科学封神榜》《小皮匠》《金玉楼》《杏儿救主》《乱世小侠》《洋囡囡》等。因其别开生面、诙谐滑稽的风格,他的作品深受儿童读者的欢迎。

赵三岛(1919-1997年)

曾用名赵三涛,少年时因为家贫当过学徒,20岁开始步入连环画专业的行列。1939年前后来到上海,受同乡画家严绍唐的影响,开始进行连环画的创作。他当时十分敬仰老一辈画家朱润斋的画风,平时刻苦自学绘画,无师自通。久而久之,他的绘画技法日渐成熟,在当时的上海滩享有连环画“四小名旦”的赞誉,红极一时,作品甚至远销到香港和南洋群岛等地。代表作品主要有《三极三绝技》《白云观夺剑》《铁戟江山》《一发千钧》《二打八里庄》《三斗牛天王》《弓》《小侠王阿三》《以德报恩》《浮生六记》《吓倒离间计》等。

颜梅华(1927年-)

号雪庵,师从陈光镒。颜先生本是苏州人,从业连环画后长期定居上海,在40年代后期已位列中国连环画“江南七雄”之一。在抗日战争后期,他所创作的《群英复国记》是当时有名的激励人心之作。颜先生的作品题材广泛,技巧全面多变,笔下人物极富性格神采。其代表作品有古典之作《比目鱼》《白秋练》《白蛇传》,农村题材《风云初记》《小伙子们》,少数民族故事《一幅僮锦》,还有《智取生辰纲》《误入白虎堂》《抗击老沙皇》《三叉口》和《张飞审西瓜》等。

笔如花(1911-1976年)

又名盛焕文,祖籍江苏省江阴市。青年时期曾从事工艺美术创作。1931年转入连环画领域创作,三四十年代先后创作了七八十部深得广大读者喜爱的连环画作品。他擅长古典题材的连环画创作,其笔下的仕女形象和绘画风格颇有特色,有“笔派”之称。先后创作了《牡丹花》《恋之梦》《江湖女侠》《寒江雪》《现代夫妻》《双珠凤》《再相逢》《新红楼梦》《新杜十娘》《巧合姻缘》《二朵花》《侠女雪恨》《龙图大侠》等作品,前后收徒近20名,并创办艺海书局,进一步推广连环画艺术。

徐宏达(1920-1986年)

江苏镇江人。他酷爱美术,擅长连环画、油画,于1938年辞去上海电报局工作,投师钱笑呆先生学艺。勤学苦练,1940年离师自立,为上海各书局创作连环画。其处女作《白相大世界》出版后,即博得读者的喜爱,引起各家书局的广泛关注。随后陆续创作出版了不少连环画作品。代表作有《小陈与王先生》《济公活佛》《为国争光》《天灯》《天罗地网》《孔雀胆》《功成身死》《洋泾浜小侠》《活捉阎罗王》《秦始皇》《弱者女人》等。

上海顾炳鑫(1923-2001年)与天津刘继卣(1918-1983年)也因为在五六十年代的杰出创作而被并称为“南顾北刘”。两个人不仅几乎同时进入连环画界,也几乎是同时在业界获得广泛声誉。以“甘草朽木”为笔名的顾炳鑫,锐意求新,将多种不同的创作手法融入连环画创作之中,每一次都有佳作诞生—全国第一届连环画获奖作品《渡江侦察记》采用铅笔素描,《蓝壁毯》则用的是钢笔素描,《黎明的河边》采用黑白画,第一版《英雄小八路》尝试以中国水墨画来表现……

刘继卣为“天津八大家”之一的“土城刘家”后裔,秉承家学(其父刘奎龄,以擅长画鸟兽而闻名于中国画坛),在作品中描绘鸟兽可谓得心应手,技高一筹。其“劈笔丝毛”技法,由其父刘奎龄独创的一种特殊绘画技法发展而来。《水帘洞》《筋斗云》中群猴的皮毛,《闹天宫》中孙大圣的面部都采用了这种技法,表现出细腻入微的质感,令人叫绝!

除上述几位大家之外,董天野、贺友直、屠全枫、卢汉、朱光玉、王弘力、史殿生、韩和平、谢京秋、赵明钧、康学武、汪观清、华三川、王叔晖、程十发、范曾、王亦秋、朱润斋等在连环画界也是不得不提的艺术家。可谓丹青代有妙手出,各擅胜场绘连环。这些艺术家的不倦求索和用心创作,传承和发展了中国的连环画艺术。那一本本小册子,曾经让几代人爱不释手。如今,那些捧读连环画度过童年、少年时期的人长大了,这些珍贵且难得的经典之作更成了他们美好的记忆。

猜你喜欢
绘画创作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Jazz
小艺术家大创作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