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军围寺书生救厢房约会玉女情

2016-12-10 22:32倪亦斌
读者欣赏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画匠瓷画张生

倪亦斌

崔家在普救寺中请和尚为去世的崔相国念经超度,莺莺到场在众人前抛头露面—一位相貌倾国倾城的小姐借居此地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了全城,也传到了驻扎在附近的叛军头领孙飞虎耳中。孙飞虎拥兵自重,犯上作乱,为所欲为。他领兵赶到河中府,心想如果能掳如花似玉的相府小姐为妻,即了却平生大愿。兵丁把普救寺团团围住,鸣锣击鼓、摇旗呐喊,叫嚣说如果不把莺莺献出来成亲,就将夷平寺庙,杀个鸡犬不留。寺内众人闻此,都惶惶不可终日。莺莺听到消息,先是愿意用自己的身子来换取寺庙的安宁,接着又提出把自己的尸首献出去,以保住清白之身,也断了匪首的念。在这些提议都遭到否决之后,莺莺又设想一计:如果寺内有人能够成功退兵,就倒赔房奁、与其结为秦晋之好。张生闻说,立即挺身而出,着手安排退敌的步骤。他先使缓兵之计,让法本长老去同黄飞虎说:“莺莺尚在服丧,要做三天佛事方能脱下白色丧服换上鲜亮颜色衣服送与将军。你先退兵一箭之地。”

五彩人物故事图纹碗 清代  康熙年间(1662-1722年) 口径:20cm  美国洁蕊堂藏

在美国洁蕊堂所藏康熙五彩瓷碗上,绘有《孙飞虎围寺索莺莺》开光图。瓷画匠在方寸之间生动地表现了关键情节和人物神态。寺院墙外,孙飞虎在马上单手擎长柄大刀,对着墙内的法本长老耀武扬威,旁有一名军士扬旗。在传统戏曲舞台上,也是以军士扬旗这种方式表示将军身边有大部队随行。瓷画匠似乎有揶揄张生的心态,张生作为一介书生,怀着“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的心态,畏畏缩缩地躲在长老的身后。画面上用了红、蓝、黄、绿、赭、黑等釉上彩,蓝彩为孙飞虎长袍、军士裤子和墙头檐梁的颜色,铁锈红绘腰裙、护甲、头盔、暖耳、大刀、旗帜和鞍鞯的镶边,孔雀绿是军士的制服和法本腰裙的颜色,淡黄是孙飞虎坐骑、军士腰裙、法本袈裟的颜色。马尾巴、屋檐上瓦片、军士的绑腿是赭色,张生头戴的唐巾与孙飞虎的靴子是黑色。路边的双叶对生灌木、马匹胸前的绒球、旗帜上的徽记都以大红染成。张生的外衣和左侧的山石植物用的是绿彩。瓷画匠用矾红彩画了路边轮生叶序的花草,又用同样的图案点缀孙飞虎的腰裙,事半功倍。

在明末清初出版的大约二十几部有插图的《西厢记》中,孙飞虎与法本长老墙头谈判的场景很少见,其中一例为明代黄嘉惠校阅的《董解元西厢记》。书中插图《孙飞虎围寺》包含庙里庙外完整场景,可以视为康熙五彩碗上瓷画的粉本。古代图像在摹写复制中常常使用在透明纸上用墨线勾勒形象作为媒介的方法,这样往往会产生原作和摹写图像互为镜像的情况。在《董西厢》本上,孙飞虎骑马带着撑旗的喽啰从左向右接近庙门,同康熙碗上的方向相反。比较两图,可见诸多传承痕迹。两组人物在有折角的院墙内外对峙。孙飞虎一身戎装,骑在马上,右手挥舞大刀。孙飞虎马侧有兵勇擎旗助威,康熙碗上省略一位。版画上墙外有大树,瓷碗上略去。版画上院墙连着重檐庑殿顶大门,瓷画匠没有照搬。版画上最左侧绘有山坡背后旌旗如林,象征大军,瓷画匠也割爱了。版画右侧可见法本老和尚正隔着庙墙墙头与墙外交流,旁边好像另有一和尚,到了瓷画匠手中,法本背后站着的是张生。版画设计者和瓷画匠对事物之间的比例和空间的表现都比较稚拙,例如,观者可能搞不清到底是庙墙特别低、还是墙内人站在什么高地上。

张生等到法本长老实施缓兵之计、孙飞虎暂时停止骚扰以后,随即告诉大家,他有位童年时代的好友,如今已经被人誉为“白马将军”,统领十万兵马就驻扎在四、五十里之外的蒲关。张生声称,只要他修书一封,送到白马将军手中,他一定能来救困扶难、消弭兵灾。然而,张生自己一介文弱书生,根本无法冲破大军重围去送信。寺内有谁能冲出孙飞虎的包围圈去送这封信呢?法本想到有位酒肉和尚名叫惠明,他平日里对念经修禅从不上心,打架犯戒倒从无间断。如果对此人用言语激他一激,他一定会领受这桩差事。果然,惠明一听需要有人去冲破包围圈送信,二话没说,操起戒杖就准备出发,直嚷着要众人等着他搬来救兵的好消息。

在洁蕊堂藏康熙五彩碗上,惠明和尚自告奋勇去送信的场面中有三个人物:张生、法本长老、惠明。张生站在右侧,身穿一袭蓝色长袍,头戴黑色唐巾,腰缠玉带。法本在张生右手边,拄着拐杖转脸与他说话。法本面貌清癯、骨相奇峻,着一领与前面画面上相同的灰黄色袈裟。酒肉和尚惠明右手持禅杖,自左向右作豪迈姿态走来。他宽脸蓄发,身穿赭色外衣,棕红色裤子,白底皂靴。三位所处之地为厅堂外的月台,以不同色调的孔雀绿方砖铺地。背后是敞开的厅堂,两边帷幕用红绸带束起。海涛纹大立屏前摆一张线条简洁的无枨长方桌,桌腿下为内勾马蹄足。墙外有栏杆走道,栏杆漆成红色,走道以深淡不同的孔雀绿色条纹表示。画面的近景中点缀着几块山石,几株红花绿草,这是明清画界的规范套路,瓷画匠也循规蹈矩。

青花开光人物故事图纹碗 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年) 美国洁蕊堂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康熙青花折沿盘。图录在解释此图时说:“图中描绘在庭园中的三个男子,一位官人,两位和尚,其中一和尚手舞棍棒,官人似在劝阻”(《清顺治康熙朝青花瓷》陈润民主编,北京: 紫禁城出版社, 2005年版,第172页)。对照康熙五彩碗上所绘,就可判定其盘心开光内图像即为《惠明寄书》图。在五彩碗上,画匠以惠明蓄发的形象来显示其与众和尚的不同;在青花盘上,画匠则让惠明敞着衣衫,露出鼓鼓的大肚子,以此塑造一个酒肉和尚的形象。青花盘上的惠明左手紧攥信封,表示张生给发小白马将军的书信已经交付,官人打扮的张生并不是在进行“劝阻”,而是在挥手与惠明道别。手持拂尘的法本长老在图中退居次要地位。场景同样设在屋外的月台上,旁有栏板,外面院中有树木假山。建筑墙上开月洞窗,可以看到屋内的方砖地和扎起的帷幔。近景依然是山石野花。

张生同莺莺之间的恋情经过一番波折的考验后二人终于相会。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莺莺来到了张生的借读之处。张生同莺莺两人双双携手,款款进房。洁蕊堂藏康熙五彩方斗上绘此《月下佳期》图。瓷画匠像舞台美术设计师一样把张生卧房的一面墙卸掉让观者可以看到室内全景。淡绿和淡赭相间的方砖地上摆着一张三面设围子的罗汉床,床身为无束腰直腿式,冰盘沿以篾席纹装饰,床腿以内勾马蹄足收尾。床面边抹内以绿彩绘卷浪纹,表示藤篾编织出的花纹。床围由多块绦环板组成,称为“攒边装板围子”。绦环板用边抹造成四边形的框,框内凿槽嵌入装板。正面装板中间镂空菱形镶大理石纹山水图景。床后墙上开光,内镶泼墨山水图。屋子边上还精雕细琢地画了隔扇门,上部隔心中用直棂条组成俗称“一码三箭”图案的花格,在隔心和下面的裙板之间是一块中间挖出图案的绦环板。隔扇门背后是考究的护壁板。张生头戴黑唐巾,身穿绿袍,似坐在床沿上伸手搂抱莺莺,莺莺则半推半就、欲迎还拒羞解衣。室外为月台,左侧见矾红彩绘栏杆,阑板处用直棂条斜搭出冰裂纹。红娘着蓝衣红裙,外套绿色碎花无袖背子,正扶着墙在室外听房,真所谓“隔墙有耳”。

与前述《孙飞虎围寺》图一样,万历年间刊刻的罗懋登本中的《月下佳期》图可以视为康熙方斗上瓷画的粉本。画面右侧同样是张生和莺莺在屋内就欢,画面右侧同样是红娘在屋外听壁脚。室内同样有床和护壁板,室外同样建栏杆。将版画与瓷画两相比较,可以解开瓷画上的一些疑问。两图中的莺莺形象非常相似,虽然脸露羞色,但都在乘势倚靠搂抱她的张生。瓷画匠模仿不到位,把张生画得矮了一截,就好像是坐在床沿上了。在版画上,大床背后和侧面墙上都安着素色护壁板,瓷画匠可能觉得意犹未尽,就在床后的护壁板上用淡墨涂了几笔山水。版画作者意在表现堂屋内发生的场景,为了让观者看清楚,把屋子正面的隔扇门都卸了,只留下最左面那一扇,而红娘则以那扇门为屏障,躲在后面听房。瓷画匠似乎不明就里,在隔扇门的左面添了一条白色的墙,可谓画蛇添足。版画中撑着白布帐子的架子床变成了瓷画中的罗汉床;版画中床面上的连珠纹镶边变成了瓷画中的素白边;版画中床上有质感的花绸被子变成了瓷画中平面的卷浪纹,如此种种,皆为拷贝痕迹。版画中床前的夹头榫平头案、门边的圆凳、月台上的盆花、栏杆外的假山都被瓷画匠舍弃。版画中用蜡烛提示夜晚,而瓷画上则代之以天边的圆月和星座。

《月下佳期》图还出现在洁蕊堂藏的一件康熙青花碗上。与五彩方斗上同类题材相比,此图趋向平面化和图案化。画面充斥着由建筑构件组成的几何块面,诸如右下侧的虎皮墙脚、围着月台的阑板望柱、垂带踏道上的阶级条石、铺地的不同色调的方砖、隔扇门上的隔心和裙板等。张生和莺莺双双站立着右侧的月洞门中,仿佛平面图案的一部分,两人之间没有激情,只有和气。站在室外的红娘也不像在方斗上那样对屋内发生的情况好奇。

猜你喜欢
画匠瓷画张生
基于意象思维的瓷画龙江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雷打冬
雷打冬
蒋晓贝瓷画艺术作品
瓷画猫系列作品
张生题字喻客
小画匠
王清丽瓷画
小画匠
小画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