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产业的发展

2016-12-12 14:30朱晓琳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年1期
关键词:电网智能发展

朱晓琳

(1.长春工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2.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兴安供电公司,内蒙古 兴安盟 137400)



浅谈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产业的发展

朱晓琳1,2

(1.长春工业大学,吉林长春130012;2.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兴安供电公司,内蒙古兴安盟137400)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智能电网的概念,探讨了现代电力发展存在的问题,强调了智能化改造的重要性及相应技术,通过智能化的改造,我国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高效性将进一步显现。

关键词:智能;电网;发展

一、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成为社会发展必然,一方面需要不断引导人们进行节能减排教育,同时需要不断加强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我们以电力为代表的能源供应能力,不断满足人们的需要,现代社会的电力资源与水资源成为人们消耗的主流,居民家中的电气产品需要有电力的支持才能工作,企业的设备需要有电力的支持才能运转。但是现代资源日趋枯竭的现实情况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智能电网的概念一经提出,便成为现代电网建设的主要方向。

二、概念

所谓的智能电网就是将现有的电网结构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改造。利用信息、计算机、自动控制等专业技术,在现在的电网基础上进行有效地智能化提升,成为全新的电力传输网络,其主要的组成有:变电所、用户端、调度中心等地方的智能化建设。与传统电网相比,这种电网的可靠、效能、绿色的性能和作用将进一步提升,现在可以预见,此次电网的智能化改造将成为今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目前3纵3横的电网智能化改进基本完成,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的电网建设呈现出一些很好的发展态势,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重点区域的电网的经济性发展不能很好的满足,因为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是基础,一旦出现超负荷运行等情况,又没有很多其他措施,只能拉闸限电,这种问题在一些电力缺口较大的重点区域还是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

(一)电力缺口不断增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工厂,学校农业,还有居民用电要求方面也在不断的提高。目前很多地方的电网建设呈现出整体骨架基本建成,但是存在一定机构性的供电安全缺口,例如山东省的主要电网基本涉及到整个县、区、市,在农村用电覆盖率也达到了九成以上,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电网压力也就不断加大。随着电网市场不断放开,更多的要求不断被提出,发电和用电之间的协调相对存在更多的困难,尤其突出的就是城乡电网的升级换代,电网的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主要就是电网的提升改造的速度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其发展的需求。

(二)电网管理还有提升空间

目前,国内的调节管理电网的方式的主要矛盾存在于调度的方式相对比较复杂,很多管理出现了一些重复,相对的调节的方式方法相对比较单一。跨网调度的权限出现了很多问题。现在国内的五级调度管理模式(即:国家、区域、省、市、县五级电网管理模式)基本建立,国家层面维护全面的电网协调统一,电力市场的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实现电网运行的有效调度,稳定运行,在区域性的电网管理层面中,主要协调各个省域之间的电网调配,省级电网是在省内协调电网平稳、高效运行,实现优质的电力资源协调配置。市级的电网协调的是市区的电网整体布局,负责自己网内的升级改造,县域电网的协调空间就是电力售出方面的具体工作和协调管理等。实际运行过程中,这五层的管理模式还是出现很多权限重叠等问题,尤其是省、市域电网的在发电与用电的协调方面可以进一步简政放权,实现权限运行的下移。不断发挥基层电网调配的优势和作用。另外,还有相应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升级改造工作、相应的法制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与现代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

四、智能化改造主要技术及在电网发展中的作用

(一)主要技术

智能电网建设需要信息、自动化、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作为建设的基础。第一,电网的拓扑技术进一步提升其多变性和稳定性,现代天气变化对于电网的建设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需要应对山洪、泥石流等问题,前几年发生在过年期间的南方冰冻灾害对电网的要求就十分高,因此电网在智能化改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电网拓扑的稳定性和多变能力;第二,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合。电网的智能化改造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在电网的建设中需要不断对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自动化监测,电力需要等信息,对于电网的控制都是需要有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支持的;第三,传感技术。对于电网一线信息的采集、对于出现故障地段的感知等等都是需要有传感技术作为基础,在电网的主要关键部件上安装传感设备,将有效提升电网多种信息的采集,传感技术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现代电网信息的准确程度,将进一步影响电网的送电效率。第四,调度技术。在电网的智能化改造中,最为核心的就是调度的智能化改造。调度是整个电网运行的神经中枢,一旦这里出了问题,将直接影响电网安全、稳定,实现其调度能力的智能化,将有效提升应对出现故障的能力。

(二)作用

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建设,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基本建立。电力设施是国家的基础建设,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智能化改造对于电网来说,是一种供电能力的提升,对供电的安全性、稳定性、长效性有着很多能力的提升,在供电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方面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智能电网不仅可以有效输送传统电力能源,还可以将风力、水利等现代的清洁能源进一步融入电网之中,保持电网建设的稳定性。这是清洁能源并网发电的重要保障。这种智能电网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市场运作空间,在电网、发电企业,还有客户之间建立起市场化运作的可能,减少电力行业的一家独大的局面。

结语

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已经基本完成,现代化的电网格局初步建立。智能化改造进一步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在电网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智能化的推进,以后电网的高效、降耗等方面将进一步显现。

参考文献

[1]苏永健,伍小林,戴云飞,杨宏鹏,余军刚,李伟,等.电力需求侧管理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D].电力行业信息化优秀论文集2014——2014年全国电力行业两化融合推进会暨全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大会获奖论文,2014(11):157-158.

[2]魏东,全元,王辰星,付晓,周政达,王毅,高雅,吴钢,等.国家大型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煤电基地为例[J].生态学报,2014,12(03):141-142.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电网智能发展
穿越电网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电网也有春天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
电网环保知多少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