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农家书屋提高全民阅读积极性

2016-12-12 10:34吴月英
中文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书香社会政策扶持农家书屋

吴月英

摘 要: 如何从我国当前的国情出发,建设一条健康持续发展的“阅读社会,书香中国”之路。如何更好地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高全民的阅读积极性,建设好农家书屋真正服务于广大农村等等,都给我们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和严峻的挑战。依托农家书屋,提高农村全民阅读的积极性,达到“书香中国”的目的。要提高农家书屋的社会效益,提高农民群众的阅读兴趣,只有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政策扶持,才能有效利用文化资源,增强农家书屋的生机与活力,提高使用效益。

关键词:农家书屋 全民阅读 书香社会 书香中国 政策扶持 党委政府支持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070-01

一、依托农家书屋,建设“书香中国”

“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 已成为当今世界文明社会共同认可的最基本的文化权利。对于我国来说,农村的阅读区域是一个相对比较弱势的区域,把全民阅读延伸到全国农村的每一个角落,使每一个有阅读能力和有阅读欲望的人都能读到自己需求的书籍,才能真正达到全民阅读的目标。农家书屋工程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文化水平的一项基础工程,是一项利国惠民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

桐乡市通过这几年的建设,农家书屋工程取得的成效非常显著。不但满足了农村群体的阅读需求,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风气:小到家庭琐事、邻里关系、文化娱乐、民风民俗;大到村容村貌、生产发展、商业经营、民主管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改善作用,使广大农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二、当前发展农家书屋的具体工作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我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部署,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农家书屋的建设、巩固和发展,是推广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基础。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农家书屋的建设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全民阅读”的深入和发展,从“根系”上对全民阅读的推广和实现起到了扶正的积极作用,同时,让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农民,都能看到适合自己的书籍。

三、突破五大难点的措施

针对当前农村农家书屋难发展的难点,笔者深入农村,采访了村委会干部、文化中心工作人员、中小学校师生、种养殖专业户以及普通农民,广泛听取各种意见和建议,并和大家讨论对策,经过多次走访调研和总结,提出具体的对策,以求健全农家书屋,解决农民读书难的问题。

1.农家书屋建立在最基层的行政村和行政组,由农民自己管理,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提供对农民实用的书籍报刊,要吸引广大农民进书屋读书,书籍的选购无疑要紧紧围绕当地农村本地域的实际需求,“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如选购一些适合当地农业生产、农村经济方面的图书,分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家庭生活、少年儿童等门类,制定一个范围比较大的书单提供给农民,由农民自己选择,迎合广大农民群众的阅读需求。

桐乡市大麻一带的水面宽广水质好,农民喜欢从事鱼虾养殖,水产养殖需要技术,桐乡市图书馆工作人员针对这一特性,专门购置组织了一批关于水产养殖的技术书籍,并通过有关部门联系邻县德清的科技单位,邀请了几位养殖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到大麻举办养殖技术讲座,讲座中,讲课的老师根据大麻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书本知识进行讲解,并现场解答听课农民提出的各种问题。几期讲座后,当地农民高兴地说:“听专家老师一讲,书本里的知识我们看起来就容易懂了。”

2.针对农村人员文化普遍偏低的现实,有选择性地用趣味性和知识性的书籍吸引读者。

为了吸引农村老年人进书屋,提高他们对书本的兴趣,桐乡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农村老年人喜欢聚群闲聊的习性,有选择性地购置了一些历史文艺作品书籍,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员利用晚上的时间,讲给一些没有文化的老年人听,以“说大书”、“讲故事”的形式,吸引农村老年人进书屋,增加农家书屋的“人气”。

寒暑假期间,为了增加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桐乡是中国漫画之乡的优势,组织收集了一批漫画书籍,如桐乡市文联编辑出版的《缘缘漫画》双月刊杂志以及各种漫画征文的作品集等,置放于书屋,供少年儿童们阅览。并取得镇村党组织、行政组织和教育部门的支持,由桐乡市文联漫画协会牵头,和各中小学校联合举办各种形式的寒暑期漫画比赛,让学生们了解漫画,喜欢漫画,加入到漫画创作的队伍中,然后把比赛获奖的优秀漫画作品结集出版,提高少年儿童对漫画的认知。

为了吸引农村的文学爱好者,着重介绍桐乡本土作者出版的书籍,把由桐乡本土作者编写的丛书“传贻文丛”放置于农家书屋,受到了农村文学爱好者的欢迎,他们说:“这些书籍文章是家乡人写的家乡事和身边事,读起来格外亲切,对我们了解桐乡民俗民风和学习文学创作很有启发和帮助。”

3.规定农家书屋的建设标准,以村文体活动中心为平台,建筑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藏书不少于1500册。对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选配要提出相应的标准和要求,使管理员真正树立为农民群众服务、为阅读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

农家书屋虽然普遍简陋,但有一个优势,就在农民的家门口。但由于条件限制,农家书屋的书籍不足是一块最大的短板,如何取长补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书籍需求,桐乡市图书馆工作人员为了了解当下农村最需要的书籍,多次召开读者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然后上报宣传部和文化局,评定推荐书目,设立专用资金。

桐乡市图书馆还以“汽车图书馆”的形式,用流动车定期到各镇村农家书屋,在现场为农民群众提供办理借书证、图书借还、图书阅览、解答读者咨询等服务,同时为特殊人群,如残障人士、外来务工人员、居家老人等提供阅读推广等基本服务。

为了使农家书屋步入正规的图书管理轨道,桐乡图书馆工作人员定期下镇村,规定每年下基层服务次数不少于50次,指导农家书屋管理员做好各种工作。 比如:图书馆统筹对农家书屋的图书定期定量进行流通,也就是把这些书籍在各家书屋之间分时分段进行“轮阅”。“书籍轮阅”是有效解决当前各农家书屋书籍不足最简单最实际的措施,使全市范围内的农民群众都能读到自己需要和喜欢的书籍,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统一管理,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4.要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首先,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桐乡市农家书屋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农家书屋管理员岗位职责》、《农家书屋图书借阅制度》、《农家书屋读者须知》、《农家书屋图书丢失赔偿制度》等这些制度在实践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协助各村各组农家书屋的书籍注册登记,建立台账,使每一家书屋的各种书籍呈现在“账面”上,再根据各家书屋的书籍,分类立册。做到农家书屋图书由图书馆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建立“一卡通”,实现农家书屋之间和各级图书馆之间书资源的统一流通、统一检索、通借通还。紧紧结合当地农村的生活劳作习惯、特点和要求,制定好开放时间和服务方式。比如农闲时,全天候开放,农忙季节按实际情况开放。

针对农家书屋场地偏小的问题,桐乡市图书馆取得各部门的支持,在各个部门增设简易读书屋,比如:在司法、公安部门设置“法律读书室”,专门放置一些司法方面的书籍;在农技农经部门设置“农科读书室”,专门放置一些农业技术方面的书籍,供办事的村民阅读参考,作为农家书屋的辅助,形成“处处有书”的格局,为广大农民群众阅读提供便利。

5.桐乡市成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镇村党组织和行政组织,成立“农家书屋”工程协调小组,由党组织或行政组织指派专门人员担任负责人,将创建标准“农家书屋”作为镇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纳入了工作日程,建立健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运行保障机制,有计划有组织以多种手段开展适合当地农民群众喜爱的读书活动和读书形式,培养农民群众阅读习惯,提高农民群众阅读的积极性。

桐乡市一些镇村在图书馆的组织支持下,还成立了农民读书协会,推选出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积极分子担任会长,定期举办读书活动,交流读书心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满足农民群众的阅读需求,扩大读者群,桐乡一些农家书屋还利用电子音像制品以及有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场所,由政府组织,社会捐助,农民管理的方法,添置了适合农村的音像设备。并明文规定,每个农家书屋配备的图书一般不少于1500册,报刊不少于10种。目前对部分镇村的农家书屋正在筹划增设一些网络出版物,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

四、结语

目前,桐乡市已建成农家书屋177家,实现了对全市行政村的全覆盖,根据需要,对有条件的生产小组,还将逐步建立“农家书室”。作为图书馆工作者,镇、村农家书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一定要定期下镇村检查书屋情况,及时了解广大农民群众对书屋发展的意见建议。要建立农家书屋管理服务听证、评估考核体系。目的就是竭力建设好“农家书屋”,形成一套合理、成熟的工作机制,使农家书屋成为农民群众武装头脑的“思想屋”、经济建设的“增资屋”、更新知识的“智慧屋”、交流沟通的“和谐屋”。一个人人因读书而精彩,家家因书香而幸福,城乡因全民阅读而美丽的书香中国,将展现在世人面前,焕发出中华文明的夺目光彩。

参考文献

[1]丛湘平.“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探索[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1

[2]周立军.“农家书屋”现状调查及分析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0.6

[3]沈红梅.长三角地区农村图书馆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发展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0.6

猜你喜欢
书香社会政策扶持农家书屋
阅读存折
“书香社会”的“领读者”
“书香社会”建设深化策略思考
浅析会昌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策略
浅析农家书屋的建设与管理
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铜陵市跨江发展战略研究
书香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