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文化资源促进广西茧丝绸发展

2016-12-12 14:15卞子全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丝绸广西文化

摘要:文章以广西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出发点,探索促进了广西地方文化与丝绸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提出“点、线、面”的发展模式,借以促进广西丝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广西;地方文化;丝绸产业

中国距今为止已有5000多年的桑蚕文化,在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丰富的,各式各样的丝绸物质形态和精神意识形态,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明财富遗产,即使现在也依然受益。有用绫罗绸缎做出来服饰,有带“纟”字旁的汉字200多个,绝大多数都与丝绸有直接关系,还有形成于汉,发扬于唐宋时期的丝绸之路更是影响了整个世界,将中华民族的文明与声望远播,而且重振丝绸之路,实施“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政策也成为当前我国政府重点践行的治国及外交的战略方针。

广西十年前借力“东桑西移”,一跃成为国内茧丝原料生产、供应龙头,但丝绸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两端却不够发展。另外,这些成果很大程度上是政策导向的结果,它掩盖不了其“速成”的烙印和“文化短板”,这样的产业现状不利于今后长期的,稳定持续发展。因此从文化的视角来研究丝绸产业的发展不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实践角度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

一、研究综述

国外专注研究文化与丝绸产业关系的不多,更主要的是集中在宽口径的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影响作用上。比如早期的马克斯·韦伯、熊彼特,及现当代的迈克尔·波特、新制度经济学派等都对此作过经典论述和深入研究。如:“文化形成的长期性导致了区域文化具有不可移植性和不可复制性,也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打上了深刻的区域文化烙印,并最终使区域经济走上不同的发展路径”,又如:“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无形资产,经过适当的市场化处理后,便有可能以区域文化产业的形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目前国内有关地方文化(含地方丝绸文化)与丝绸产业发展之间的影响作用关系的研究较少,但现实生活中借助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促进丝绸产业发展的实践较多,如浙江的湖州、杭州、嘉兴,江苏的苏州、吴江,四川的南充、成都等这方面做的都比较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李荣华、陈萍(1997)认为蚕丝文化具有满足、整合、改造、标识、导向、教化等功能作用,其对于丝绸产业的发展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规范功能。王玄瑜,赵凯等(2011)研究认为丝绸文化对相关产业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刘平(2007)以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桂文化与广西经济的关联关系,并认为当前广西经济的发展因缺乏创新而受到了限制。金佩华(2007)认为中国蚕文化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于一体,体现了蚕文化的真、善、美,他还指出蚕文化与蚕业经济之间的互动性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孟召宜,渠爱雪等(2012)从县域、省域2个层面分析1990—2010年江苏区域文化资本差异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得出区域文化资本具有动态变化性,江苏经济发展的文化根植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等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传统产业,如丝绸产业,其经久不衰、持续繁荣发展下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背后有相应的产业文化加以支撑和引导。文化因素不仅会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繁荣程度,特殊情况下甚至关系到其生死存亡。

二、广西地方文化资料概述

(一)民族风情风俗文化

广西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广西目前世居民族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 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12个,另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白族、藏族、黎族、土家族等40多个其他民族成分。壮族是广西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历史悠久,并在历史演进中的日常生活、劳作时创造产生了各民族灿烂的文化艺术。大致可分为民族风俗、民族节日、民族风情、民族语言文字及创造等类别。最有特色的是壮族、侗族、苗族、瑶族等风俗习惯。典型代表主要有“三月三”的歌节,壮族服饰的色彩意义,苗族的服饰文化,侗族侗寨的“百家宴”,瑶族的赶鸟节等。总的来说,广西少数民族大都能歌善舞,热情开朗,一般穿少数民族服饰,姑娘们喜带银质饰品,每逢节假日或祭祀会举行各种盛大的活动。

(二)自然风景旅游

广西,特别是桂林地区自古以来就以秀美的山水风光,独特的地理地貌吸引着天下的文人墨客前来游览驻足,甚或长居、定居者亦不在少数。而近现代,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广西的很多名胜古迹在迎接国内蜂拥而至的游客的同时,还接待了众多的国外游客,特别是桂林已然成为了海外游客的重要目的地和集散地。广西的自然风光种类繁多,千奇百怪,各领风骚,大类简单的概括主要有“山、水、洞、石、坑、园”等,加之和当地所居住的少数民族的风情习俗交织在一起,更是形成了特有数不胜数的旅游资源。其中的精品旅游线路就不胜枚举,比如漓江游、阳朔西街、德天瀑布、灵渠、独秀峰、北海银滩、象鼻山等等。

这些旅游资源或如散落的明珠星星点点分布在广西各地,或几点一线形成一条热络的旅游线路,但他们之间总归都是要纵横交错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旅游网络”。而构成这个巨大网络的要素,除了上文说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外,更重要的还有人流网、物流网、信息流网、资金流网等。可以说这个网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力,等待有识之士去挖掘。

(三)古代旅桂文学

正如前文所说,广西,特别是桂林地区自古以来就以秀美的山水风光,独特的地理地貌吸引着天下的文人墨客前来游览驻足,甚或长居、定居,也同时留下了大量的以赞美歌咏为主的文学作品,形成了独特的旅桂文学。只描写桂林美景的就数不胜数。南朝文学家颜延元曾写下“未若独秀者,峨峨郛吧间”的佳句,独秀峰因此得名,唐代张固诗谓“孤峰不与众山俦,直上青云势未休”,南宋的王正功更是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字句镌刻在独秀峰的石壁上,成为桂林的代名词。明代孔镛诗云:“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绕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用以赞美象鼻山的美景。唐柳宗元应人之邀作《訾家洲亭记》生动的描绘了訾洲的美景。

除了桂林之外,还有很多其他赞美广西美景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西南轻重本邕州”的南宁,“桃花栽满县,春色胜河阳”的梧州,“薄梦游空影,浮生出太荒”的涠洲岛,“庙食千秋傍水涯”的柳侯祠,“清风拂翠处,望际若奔涛”的南宁青山等等,唐代大文豪韩愈简洁传神的概括广西的风景为“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总之,古代诗人笔下的广西是“千里景千变,一山一诗篇”。在如此丰富的遗产面前,有识之士要做的不能仅限于理论研究、文献研究、从书本来到书本去,只限于精神层面的享受和追求。而是想方设法让他们活起来、火起来,连同广西的丝绸和风景一同发扬光大。

(四)丝绸文化遗产

罗永平(2011)认为:“丝绸文化是中国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丝绸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丝绸的精神财富”。丝绸文化在我国也多以不同地域区划形式独立的存续和发展,主要代表地区有浙江、江苏、四川、广西等地。如常说的“四大名锦”,“四大名绣”等多出于这些地方。但同一地域的丝绸文化却没被历史分割断代,而是一直延续下来。典型的如诞生在江苏地界上的吴文化,丝绸文化在其中就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时至今日,早已成为其城市的名片。央视曾经有期纪录片《说吴》,里面就提出:“无锡的丝,苏州的绸,南京的云锦,以及刺绣、缂丝、加上昆曲、评弹等等,构成了江南吴文化的主轴,而丝绸的历史最悠久,丝绸文化的影响和波及最深最广,她深深镌刻在吴人的心中,酿造了吴人清新、风流、婉约、柔韧的性格品质,也造就了江南发达的经济和灿烂的文化。”

同为“四大名锦”的壮锦,起源于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壮锦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广西还有“白裤瑶的蚕丝文化”,因其男子常年穿及膝的白裤而得名,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有 “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之称。可以说蚕丝文化贯穿于白裤瑶人的整个“生老病死”的人生阶段,体现在其日常生活中。现如今,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由于广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天然地成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枢纽,广西也自当抓住机遇,弘扬丝绸文化,并赋予其丰富的现代内涵。

三、促进广西丝绸业发展的建议

广西丝绸产业的现状是产业内结构不合理。和国内如江浙等地比较差距明显,更不能与国际上的意大利、法国等相提并论。且短期内提升整个丝绸产业的水平,实现结构的升级不现实。文章在这里提出借助“地方文化资源促进广西茧丝绸发展”的观点。借助广西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运用现代先进的营销理念,及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对丝绸产业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个过程希望能探索出一套符合广西区情、适应丝绸产业当前及未来发展需要的区内文化资源整合、开发利用的方案或规划来,使广西地方文化,特别是丝绸文化以崭新面孔进行广泛传播,具体来说就是构建地方文化和丝绸产业互动的“点、线、面”立体、循环发展模式。众多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文化和经济、产业之间是密切关联的,文章上文也对广西的丰富地方文化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可以发现“景点、景区、旅游线路、文化、信息传播”这些关键词内在的形成了一个点线面的立体、循环模式。广西如果利用好这种天然的资源优势,应该会大有可为。

第一步是“设点”,选择丝绸产业集聚地,旅游热门地区(旅客主要的集散地)或对外示范窗口城市等设立各种形式的“点”。如“丝绸博物馆”、“丝绸产业创意园”、“丝绸文化节”、“丝绸文化陈列馆”或“丝绸体验互动管”等,这些已经被其他地区如广州、江浙、四川等的实践证明可行,且效果不错,对于广西来说更具备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二步是“连线”,广西拥有众多国内外知名景点、景区,而且比较集中,使得游客流量比较大,因此为了哪怕是推广、宣传,而不是销售产品,也应该抓住,利用好这样优势。 游客一般不会是游玩某一特定景区,而是选择若干线路游玩,因此可以在这些景点、线路上增强相关信息的传播和投放,设立丝绸相关产品销售连锁店、体验店等,既增加了广西丝绸的知名度,传播独立丝绸文化,也能增加产品的销售。同时也可以借鉴、推广产业体验旅游,因为广西的丝绸产业地理上比较集聚,主要集中在个别市县,为这种模式提供良好的基础。第三步就是“成面”,是关键所在。也就是在文化与产业互动过程中,让它沉淀、积累、更新,焕发出新的光彩。它决定前述“点线”的铺开的成败,是决定两者能否可持续发展、循环发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1]罗永平.“丝绸文化”随想[J].江苏丝绸,2011(01)

[2]谭莉,蒋立松.白裤瑶蚕丝文化的教育价值[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11)

[3]金佩华.中国蚕文化论纲[J].蚕桑通报,2007(11)

[4]孟召宜,渠爱雪,仇方道.江苏区域文化资本差异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2012(12)

[5]玄瑜,赵凯,高绘菊,牟志美.丝绸文化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蚕业,2011(02)

[6]李荣华,陈萍.中国蚕丝文化概论[J].蚕学通讯,1999(09)

[7]吴义能.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

卞子全(1981.08- ),男,安徽阜阳人,讲师、会计师,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丝绸广西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参展“丝绸苏州2020”的思考与启示
遥望“丝绸路”
路上丝绸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文化之间的摇摆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