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吟诵的采录以及初步研究

2016-12-12 20:22朱家震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吟诵靖江

朱家震

摘   要:本文在采访吟诵传人并取得吟诵样本的基础之上,介绍江苏靖江地区吟诵传承的概况,并且与其他吴语吟诵进行对比,着重探讨吟诵腔调上“慢读”和“快读”的差别,最终归纳总结出传统吟诵的几种基本类型。

关键词:吟诵;吟诵采录;读书调;靖江;拖腔;衬字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3-0008-01

一、靖江吟诵的文化背景与调查采录

靖江位于长江下游北岸,早为吴越地区正北的江中沙洲,当地方言大部分属吴语太湖片,小部分属于江淮官话泰如片,是吴越文化与江淮文化的交汇地带。传统吟诵近年逐渐为学界所重视,此前,对靖江地区吟诵的采录工作几为空白,仅有李成蹊先生的零星录音。2014~2015年笔者调查期间,共走访了年龄在75岁以上的老者15人,对靖江吟诵的现状、特点有了初步了解。

二、基于采录的初步研究

(一)靖江吟诵的传承状况

靖江吟诵传人一般是在上世纪初接受过私塾教育,或者在父辈的耳濡目染下学会吟诵。李成蹊毕业于无锡国专沪校,是唐调传人,而盛嵩如、陆振岗、方立人三人的父辈都是旧时靖江诗坛的代表人物,杨网根则读过多年私塾。

(二)靖江吟诵的类型区分以及和常州、苏州吟诵的对比

靖江吟诵对古诗文的处理办法大体有“读”和“哼”两种,而文言文和近体诗的“读”和“哼”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故把这两者分开阐述。

1.文言文。按照受访者的描述,靖江旧时私塾读文分为“读”和“哼”两种办法,对四书一类而言是“读”,而对《古文观止》这里书则要“哼”。“读”是较随意轻松的读,没有拖腔,有时候会有音阶曲调;“哼”则感情充沛,曲调丰富,有较多拖腔以及很多衬字。

对照 “唐调”吟诵来看,唐调有诵经调和古文调之分,诵经调平缓较快,古文调声音放开、拖腔悠长、变化多样;诵经调旨在记诵,古文调侧重鉴赏。唐调的诵经调、古文调和靖江吟诵中的“读”、“哼”隐约有对应关系。记诵和鉴赏的目的不同,吟诵方法就不同,这种现象似乎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不妨根据听感上有无拖腔衬字、有无音阶曲调对靖江以及其他吴语区的文言文读诵作出以下类型的划分:A1型:大部分无音阶曲调,有节奏;只在语句结尾或需要强调处略有拖腔:靖江盛嵩如、太仓项大列、苏州童稼霖等;A2型:部分语句没有音阶曲调,部分语句有;略有拖腔或衬字:靖江杨网根(论语开篇)、南怀瑾(大学开篇)等;A3型:始终有音阶曲调,整体平而略快;略有拖腔或衬字:常州赵元任、苏州汪平、张家港邢烈、浙江上官子华、唐调诵经调等;B型:始终有音阶曲调,起伏变化大;有很多拖腔、衬字:靖江杨网根(郑伯克段于鄢)、唐调古文调等。

其中的A1~A3型是以记诵为目的,可以很轻松很快地去读;B型是以鉴赏为目的,需放开声音用力去哼。当然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

2.近体诗。近体诗的处理方法同样分为“读”和“哼”两种,“读”就是快读,有一定的节奏和停顿,偶尔有衬字;“哼”是慢读,悠长舒缓,较为夸张,有节奏带有音阶曲调,同时,几乎每一句之后都带有衬字。其中七言诗可以快读也可以慢读,五言诗一般只能快读。这与无锡杨荫浏先生“快读书调”和“慢吟诗调”的提法类似。

按照方、陆二位先生的示范,“读”的节奏停顿以及衬字举例如下:(斜线表示停顿)

A.五言平起:落花\争秀色(啊),归鸟借秋\风。漫步残阳\里(啊),流连\飘渺中。

B.五言仄起: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啊),疑是玉人\来。

在平声字之后会有停顿,并且一三句末尾带衬字(仄起第一句一般不加),衬字要和前一字的韵尾发生连读,比如入声字之后的衬字音近“嘎”,阴声韵的字之后衬字就是“啊”等等。

按照陆振岗先生的示范,“哼”的规则举例如下:(~表示声音拖长,^表示短暂休止)

A.七言平起:清明~时^节雨纷~纷(哦),路^上行人~欲^断~魂(啊)。

借^问酒家~何^处~有(哦),牧童~遥^指杏花~村(啊)。

B.七言仄起:云淡风轻~近^午天(哎),傍花~随^柳过前~川(啊)。

时人~不识余心~乐(啊),将^为偷闲~学少~年(啊)。

平音步的后一字一律拖长,并且仄起句的第三个音步(是仄音步)后一字也会拖长,此外比较特别的一点是,仄音步前后两个字之间(比如“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路”和“上”两字之间)有时会有很短暂的休止。同时每一句之后都会有衬字,这种衬字似乎起着凑足音节的作用。

3.词、古体诗。按照受访者的描述,词、古体诗的读法都是快读,接近古文的读法,没有曼声长吟。就盛嵩如先生所示范的《诗经》来看,基本上是低中高三个调按四句一循环,情况表现为:

关关雎鸠,(中)  在河之洲。(低)

窈窕淑女,(高)  君子好逑。(中)

这种情况与赵元任以及唐调诗经调有类似之处。

三、总结

本文所论依据的是在靖江地区的吟诵采录成果以及部分前人的采录资料,但是由于条件所限,所采录的人数较少,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完全正确,某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资料:

[1]赵元任.常州吟诗的乐调十七例[J].中国音乐,1986(01).

猜你喜欢
吟诵靖江
Jinjiang Pork Jerky靖江猪肉脯
在传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
——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靖江泥狗”特色课程掠影
靖江马桥镇把牢“安全第一关”
阅尽王城知桂林——独秀峰·靖江王城
马洲警侨联动——情暖海外靖江人
吟诵,拥抱经典
八年级古诗文诵读教学对学生情操的培养策略探析
韵兮境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