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2016-12-12 04:23范蓓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楚文化

摘要:我国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每一个城市都呈现出几乎相同的城市空间的天际线。从城市建设角度来看,其中书报亭作为一种城市公共艺术——城市“家具”,它以别具一格的魅力,展示着都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风貌。从城市家具的特点和楚文化形式入手,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分析书报亭独有的特点,将建筑空间智能化人性化设计其中,为人们未来设计提供新的思路、新的经验和新的感受。

关键词:城市家具;楚文化;智能化设计;书报亭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4Q043 ) ]

武汉这座城市,有着与楚文化一脉相承的湖北地域文化,书报亭作为一种城市公共艺术——城市“家具”,它以别具一格的魅力,展示着都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风貌。书报亭应作为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形成城市名片、人性化智能化的重要一环加以审视和设计。目前在武汉市已建成的城市家具艺术作品中,已经有一些具有地域文化特色体现楚汉相融的成功作品。武汉这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大都市,仅仅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优秀的便民智能书报亭就更少了,书籍、报刊和杂志都属于传统媒体,书报亭相对于现代这个人人用手机读报看书的时代,也显得有些“过时”,但笔者认为正是在这个现代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力发展书报亭,建设和发展具有武汉市地域文化特色的书报亭是非常必要的。

一、书报亭在国内国外发展情况

(一)国内

在国内,由于我国城市建设发展条件的限制,对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艺术审美虽有提及但明显不够,对现代书报亭的楚文化内涵和功能再现的缺失,更是无人论及。虽然书报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国城市的街道广场,但是书报亭文化设计还远没有受到设计界和市民、乃至市政当局的重视。由于多方因素导致我国书报亭的建设、管理、使用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书报亭外观杂乱,内部空间狭小,无论从市民还是亭主都不能感受到任何人性化的设计,现状非常令人堪忧。

(二)国外

在许多发达国家中,城市公共艺术设施建设都能够较好地融入地域文化元素,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案例。

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街头,高密度的报刊亭已经成为一道道迷人的城市风景。在巴黎,报刊亭被视为“巴黎的地标”。在巴黎街头,许多智能书报亭,造型都与罗马风格的尖顶与深色金属构架相结合,充分体现了这座拥有埃菲尔铁塔的城市的地域文化,展现出法国几百年工业化文明的历史。

在英国伦敦,报刊亭和教堂、博物馆一样具有传承价值。威斯敏斯特教堂前木结构的报摊,很环保,已经成为了游客必去之地;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还出现了三代人经营同一个报亭将近70年,其位置70年来1米都没有挪动过、让人不可思议的事例。

笔者在美国访学期间,专门考察美国各城市的书报亭设计,发现在大都市中,书报亭的数量非常多、密度相当高。一位《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曾经写道:“街边的报亭是我们城市正能量的一部分,一直受到纽约人和旅游者的欢迎。它们为人们提供的便利,超出一般官员的想象。而且,在饱受犯罪困扰的纽约地区,街边报亭也起到了安全灯塔的作用。100多年来,我们对街边报亭的需要,远远超过它们的金钱收入。”

二、武汉市城市智能书报亭设计构思

(一)楚文化营造场所的特殊性

传统的书报亭最早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亭(凉亭),书报亭作为亭这一特定的建筑形式,成立于特定的外部环境空间之中。作为身处城市环境之中的公共家具设施,是城市文化环境氛围的重要标志之一,书报亭大都设置在交通、商业繁华的街道、广场、小区之中。本身的外观造型在与所处城市环境中协调舒适的前提下,应该寻找相应的风格特点,依据城市环境的改变而进行变化,寻找更优的空间布局,营造出独具特色的视觉化的“场所精神”。因此,研究将楚文化和智能书报亭相结合,能够引发大众对于城市中环境场所文化的重视。

(二)结合楚文化实现智能功能设计

首先,在使用功能上,现代书报亭应体现出多样性以及逐渐完善的城市家具的功能性。在文化需求上结合楚文化可以作为“文化亭”存在,在生活需求上可以作为“便民亭”存在,在数字化城市建设需求上可以作为“多媒体亭”存在,在城市文明建设需求上可以结合楚文化作为“宣传亭”存在。书报亭虽承载较多附属功能,但是其主要功能仍是展示,人性化设计、合理的内部结构、便于展示及储存报纸、杂志,能够使报刊得到全方位地展现从而吸引路人,使其停留,产生兴趣,并最终进行购买,完成其作为展示空间的本质所在。

(三)以楚文化为底蕴,打造汉味书报亭公共艺术

武汉城市书报亭设计,应充分利用和发挥湖北楚文化大背景下的独特优势,从楚文学、歌舞、音乐、神话、绘画、雕刻中汲取营养,特别是具有楚艺术代表特点的编钟、漆画中的器物造型、装饰纹样、色形构成从中提取设计创作元素。笔者尝试更多的可能性,寻找书报亭创新的可行性分析。

三、智能书报亭设计过程

(一)市场调研

笔者首先对涉及的相关知识、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进行基础研究,建立正确的理论知识以指导研究方向。将初步设计方案上网,在武汉长江论坛网上进行调研,与市民讨论建设书报亭的重要性和设计内容,分析书报亭作为一种独特城市建筑体现出的新特征和新趋势。思考如何与武汉周边的文化环境相得益彰,和谐共处,但又独具湖北特色是设计书报亭思考的第一步,从市场调研的结论中,找到设计的主要功能以及改进的方向。通过委托设计方,组织开会,听取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和现有书报亭亭主的建议。以观摩、考察、网上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方式,深入到书报亭经营者当中去获取第一手资料。

(二)具体的设计符号确定

采用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建筑符号、色彩符号、装饰符号以及其他视觉符号,设计出彰显独特的城市形象的书报亭。借鉴楚青铜器、漆器、楚建筑的古朴外观造型,用现代材料和艺术语言表现武汉市书报亭的主题。楚装饰图案中的火纹、凤鸟纹、绳纹、弦纹、兽面纹整理加工后,应用在城市书报亭设计之中。将代表楚艺术特点的色彩、造型和图饰与老武汉的码头商贸文化、特色风味小吃、近代兵器工业等地方民俗素材整合。楚色彩构成多以赤色为基调,红、黄、黑、白等色组合形成绚丽神秘的色彩图式。将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的美学法则在作品中进一步应用。寻找设计的切入点,依托武汉市的江湖山水自然条件,打造出具有楚风汉韵滨江特色的武汉市智能书报亭公共艺术。

(三)书报亭智能便民设施的设计

结合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及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对书报亭环境评价资料进行归纳与分析。由于之前分析报刊亭单一的服务特点,导致大量的可提供手机充值、公用电话的私营摊贩露天售卖;因此,将楚文化融入其中做成统一的框架式的造型,集书报售卖、信息查询、金融服务、紧急救助于一体的分组楚文化模块化书报亭,不但可以吸引消费者达到增加书报销售量的目的而且为规范报刊市场的经营行为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图1~6)。

(四)智能书报亭建筑空间设计

根据书报亭流动性的特点,进行空间的二次利用,需要对其空间进行开放、伸缩、折叠的展示结构思考(如图7、8)。考虑到其多功能的承载,书报亭可以与其城市景观构造物相结合,例如具有楚文化特征的武昌候车站台、湖北省博物馆等,增加其出现场所,其次,当读者购买完成时,将销售与暂时的阅读相结合,提供一个空间和设施方便读者短暂地停留。

四、智能书报亭室内空间设计

将楚文化图案和历史的研究及书报亭的建筑室内功能相结合,其作为城市公共设施是前人没有系统研究过的一种特殊的城市家具,表现出独特的工业产品的特征,其设计语言必然具有建筑空间语言和产品语言的双重价值。

智能书报亭的占地面积非常小,如何在狭小的面积里进行人性化的设计,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实际施工场所做相应调整。亭主长期在狭小的空间中工作,必须有效地利用书报亭建筑空间面积,方便安全地储藏书籍及其他生活用品(图9~15)。

运用楚文化,能够增强场所精神。增强经营者对空间的认同感以及报刊购买者对亭标识人性化识别的认同感。

寻找报刊亭设计结构的创新及可行性分析。将书报亭设计为开放、伸缩、折叠的展示结构暗示,有利于解决报刊亭面积小的问题。

书报亭和古亭相比,书报亭不同于固定形态的典型建筑,使用材料、建构方式、造型样式、功能目的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批量生产的工业设计产品,能够将设计图纸迅速转换成实物成果,设计成果现在已经在武汉的大街小巷中出现,服务市民(图16、图17)。

五、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结合实际科研项目对书报亭的历史发展进行研究,寻找到书报亭的发展特点、基本构成要素以及亭与现代城市之间的关系。将楚文化中的纹样设计特征运用在书报亭建筑空间中,并结合现代构成原理进行创新,利用数字化模块技术实现书报亭智能化,从而为报刊亭业主和市民提供更加便利的使用方式,及更加轻松的工作环境;也将为设计师提供新的思路、新的经验,为人民提供新的感受,使其承载着新的精神,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刘少宗.说亭——历史、艺术、兴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2]王汉友.报刊亭设计语言及其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

[3]梅梅,岳怀旺,徐人平,王坤茜.符号学在报刊亭设计中的应用[J].河北工业科技,2009,(03).

作者简介:

范蓓,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

猜你喜欢
楚文化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设计作品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荆楚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的传播和发展*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荆楚文化的特质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宿迁西楚文化的传播现状与对策研究
秦楚文化交融的结晶:商洛花鼓
对楚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第二届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点摘编
试论楚文化对巴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