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的文本化:视觉文化捕捉和分析的符码

2016-12-12 04:28张阳阳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视觉观念媒介

张阳阳

摘 要:媒体与媒介近年来成为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中最前沿且最活跃的话题。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新媒介对于旧媒介的激烈革新,随之而来的便是新的艺术媒介的盛行。新的艺术媒介的产生必然引发新的观念艺术以及非实体艺术等新形式的现代艺术。新旧媒介的交叉同时也促使我们思考究竟是什么驱动视觉文化的变化:是技术还是认知主体?是物本位还是人本位?抑或是两者都有。通过对视觉与媒介的现代性解读,探讨在多元化文明共生的现代环境下媒介的重要性以及作为观赏者的主体对于媒介变化的回应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最后给出如何应对这种文化视像的方法。

关键词:视觉;图像;媒介;观念

一、关于视觉语境

当代社会已然进入了读图时代,在日常生活中,视觉的符号铺天盖地、严重过剩以至于使人应接不暇。手机微信是众所周知的社交工具,大部分的公众每天都能够通过这样一个介质接受到数以万计的视觉符号,然而像微信这样的社交工具还有数不胜数。此外,即便是以前人们所不容易关注到的历史事实或者小众文化,现在都能通过网络在短时间内触及到人们的视觉神经。巴特说:“我阅读文本、图像、城市、面容、姿态、场景,等等,”可见巴特将文本与图像置于同一的水平线上,而明显的是后者处于主导地位,因为毕竟对于城市、面容、姿态、场景的解读方式隶属于图像范畴。我们处在一个新媒体时代,图像与视频记录着我们生生不息的生活场景。相信未来的人们翻阅今天我们生活的记录,视觉图像的记录绝对比文字符号记录来得更加容易让人辨识和记忆,就像我们今天去审视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上的图像、埃及古墓的壁画一样,图像清晰地显现当时人们生活的百态,然而对于当时的文献记录我们到底能不能够完全独立地解读还不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话题。当然,并不是说图像直观性减轻了视觉图像读解的难度,因为图像有其表面和深层次的复杂性。视觉轰炸之后我们的视觉神经、审美趣味等都发生了诸多的变化:对文字的排斥、对于图像的依赖、欣赏主体耐心的缺失等都引发了人文科学的危机提前到来。之所以引发了这一系列的现象是完全因为图像的到来,还是作为人本位的主体发生了变化?我认为两者兼具。首先图像作为媒材艺术载体改变了我们的观察方法甚至是世界观,其次认知主体的思想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当然,图像的飞速发展为当代的艺术如绘画、影像作品创作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注入了新的前进动力,人的思维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变得开阔的同时,开始过度地追求视觉感官文化以及快餐式消费方式。

二、图像的现代性意义

作为视觉符号的图像如何改变和塑造我们的世界观呢?

虽然视觉的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我们还是能够确定视觉图像文化的起点位置。首先是摄影术的发明及应用,其次是电影的发明,最终真正的视觉文化是从以电子模拟电视为代表的视觉图像文化的普遍兴起开始的。

著名艺术史学家布克哈特说:“只有通过视觉作品,某个时代隐秘的信仰和观念才能传诸后人,而这种传递方式是最可靠的,因为它是无意而为的。”视觉图像应该成为更加有效的历史文献,因为图像和文本一样都承载着历史。我国著名艺术史学家曹意强先生曾经在其《艺术的视野》艺术中这样阐释:“正如有位西方学者所说,‘摄影之类的图像从来不是历史证据,但它们本身就是历史性的,朗格等摄影师的作品,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实录,但是我们可以从中解读这些作品制作时的一些社会和政治事实。这些照片是为协助当时的社会改革运动而制作的,服务于社会慈善机构,因此摄影的主题就集中在童工的状况、工商事故和难民避难所生活等方面,这些图像的目的是要唤起观者的同情心。摄影肖像与绘画中的肖像一样,记录的不是社会的现实,而是社会的期待或幻想。”因此,这些图像信息帮助我们解读了特定的历史、政治、社会、人物视像。

但是面对视觉文化的新视像,现代人陷入了两个误区:首先,盲目地认为图像比文本得资料记录的更为真实、可靠;其次,一味地质疑图像的可靠性,强调它的欺骗性,这一主张的缘由主要是认为图像比文字更容易被造假。实际上,这两种说法都抹杀了图像在历史中的真正价值。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摄影作品的图像就真的是真实可靠的吗?或许在上个世纪我们说相机确实是真实且诚实的,没有人去质疑,因为照相机的产生确实是为了记录场景,让瞬间的记忆变成永恒。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主体的人类对照相技术的不断熟练以及新的技术的发明,人们对于照相机的应用以及真实可靠性产生了质疑。比如我们在看摄影师荒木经惟或者森山大道的相关作品时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很多都是摆拍的,一个摆拍揭示了摄影术新的意义,即照片可能是真实的,可能是虚假的,但是拍照片的是人,掌握照相机的也是人。就像海因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照片可能不会说谎,但是骗子可能拍照。”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所在,摄影师都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或者错觉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母题、构图等一系列手法。所以说作为视觉的图像改变了我们对图像真实效应的考量,让我们把更多对的目光关注到人的因素上来,就像贡布里希在《艺术与错觉》一书中表达的那样:我们不得不从心理学的角度重新分析在图像制作和图像解读的过程中实际包含了什么因素,毋庸置疑是人的知觉或者说是错觉的无限复杂性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普林尼总结了古典文化时期的观点:心灵是视力和观察的真正工具,而眼睛则充当一种容器,接收和传递意识的可见部分。言外之意,眼睛无法直视意识的不可见部分,不可见的部分在知觉、错觉属于人的心理范畴。只要我们能像菲洛斯特拉托斯所说的那样,知道如何使用我们的眼睛去判断作为半透明性图像背后的不可见部分。

三、视觉文化的现代性反思

图像、影像占据了视觉文化的主导性地位,我们今天所强调的视觉文化的重要性,并非仅仅用视觉文化的符号学表象来处理对待图像,而是要清楚地认识到它的范围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图像研究的范畴。美国学者尼古拉·米尔佐夫说:“要用视觉文化瓦解和挑战着任何想以纯粹的语言形式来界定文化的企图。”由此可见,视觉文化已然标志着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还深刻地印证着人类对的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变。在艺术学家的视野中,视觉文化就像贡布里希总结的那样:看就是图式的透射,一个艺术家绝不会用“纯真之眼”去观察世界,否则他的眼睛不是被物象所刺伤,就是无法理解世界,因为眼睛看到的事实必定是要受人的知觉、错觉等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心理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又起到了相对决定性的作用。视觉文化对于社会学家来讲,正如美国丹尼弗·贝尔所说,“当代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由此足以证明视觉文化渗透之广阔。对于文艺美学家来讲,文化符号趋于图像霸权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说图像的生产及应用已经涉及现代社会的政治、商业、艺术、美学、经济等方方面面。美国著名学者杰姆逊指出,电视、电影、摄影等媒介的机械复制以及商品化的大规模生产,这一切都构筑了一个“仿像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消费社会作为一个巨大的时代背景,将形象推至文化的前台这样的历史过程,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这所有的一切正好符合了视觉快感的一切需求。快餐式的消费模式已经让大众习惯于见到种类繁多、花样百出的视像,而商家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又会加速形成新的视觉文化,长此以往,人的视觉审美乃至思维方式由此转变抑或受到了限制,可以说消费社会是视觉文化的温床,然而人们欣然享受这种愉悦。那么人的这种愉悦感是不是就能够充分说明现代视觉文化的绝对优势或者具有绝对积极的意义?我认为是既有优点亦有缺陷,优点显而易见,它丰富了人类的视觉审美,拓宽了视觉范畴,加速了图像文明的发展,方便了人类的正常生活需要。缺陷则是,这是快餐式的视觉文化使人的思维方式向着追求表象快感。缺乏深层次的伦理思考的方向转变。如果长期持续这样发展下去,势必会使人的思维方式朝着更加功利、更加肤浅的方向发展。

四、理性对待

新的媒体与媒介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通过现代化的媒介工具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面对这种麻木的、功利的视觉文化现象,我们应该秉承理性的态度去分析面对。

那么什么是理性?如何在视觉文化中做到理性?首先,引用我国著名思想家梁漱溟先生的看法,即“理性始于思想与说话”。心理学家说:“思想是不出声的说话,说话是出声的思想”,人之所以能思想能说话,亦是他有理性思维方式,理性、理智为心思作用之两面:知的一面曰理智,情的一面曰理性,譬如计算数目,计算之心是理智,而求正确之心便是理性,理智之用无穷而不做主张,做主张的是理性。梁漱溟认为理性是人的特征,即人类所以异于一般生物只在觅生活者,乃更有向上一念,要求生活之合理也。因此,人类应该无时无刻不忘这一思维特性,秉持积极向上、无私的感情为中心,以独立自主、自适的态度去参与、分析和评判新时代的视觉文化视像。孔子以“刚毅木讷近仁”指出一个人意志高强、情感充实的状态,这样人的动作大约都是直接发于感情的,而非出自欲望的计虑。刚是人作为主体内部的一种气,是里面极其充实的一种活动。因此,我们只有从自身的内在塑造做起,胸中有麒麟,内有乾坤,必定能以柔克刚,做真正的刚者。

参考文献:

[1](英)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M].范景中,杨思梁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06.

[2]曹意强,麦克尔·波德罗等.艺术史的视野[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08.

[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07.

[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06.

作者单位:

广东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视觉观念媒介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健康观念治疗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亨利摩尔雕塑的外在视觉意义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