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乐五重奏:琴声与弓法的和谐美学

2016-12-12 08:21李瑾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弓法琴声

李瑾

摘   要:文章以笔者参加福建省音乐舞蹈节专业组表演金奖——弦乐五重奏《女娃担水变奏曲》的展演实践为例,探讨弦乐五重奏演奏过程中,实现以内心听觉为引领的琴声与弓法和谐美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弦乐五重奏;琴声;弓法;和谐美学

中图分类号:J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3-0087-03

德国作曲家瓦格纳说过:“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1]弦乐五重奏作为弦乐器组演奏的形式之一,是由5名弦乐演奏者,按照各自的声部,运用组织协同理念完成演奏的艺术形式。要求5名演奏者的演奏过程在实现技巧的精确协同配合中,体现以内心听觉为引领的琴声、演奏法的和谐美。这种“5人一台戏”的演奏资源配置模式,作为综合表达乐曲内涵与意趣的艺术形式之一,既不像独奏那样单调,也不像由成百人组成的交响乐团对演奏资源的聚合性消耗。作者以弦乐五重奏《女娃担水变奏曲》为例,就实现和谐美的实践路径,做粗浅分析。

一、眼与谱的协调:10只眼与5根弓

弦乐五重奏是由分为I、II二个声部的二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5件乐器组成的室内乐最主要的演出形式之一。作为理想的弦乐器组合演奏形式,既不同于由近百人组成的交响乐团演奏具有的庞大气势,也不同于小提琴奏鸣曲和钢琴伴奏下的小提琴独奏的单薄宁静。弦乐五重奏作为以精致精巧、内容深刻为内涵的音乐表演形式,是在基于10只眼发出的眼神交互与5根弓的多样变幻中,用乐音营造的人与人亲切交谈式的音乐氛围、变幻无穷的乐曲主题,实现人类情感最深刻、最细腻表现的器乐体裁表达形式之一。

2010年笔者作为厦门歌舞剧院弦乐五重奏团队的一员,展演的《女娃担水变奏曲》[2]在福建省音乐舞蹈节专业组表演比赛中获得金奖。之所以能取得这一成果,究其因,一是作曲家鲍元恺教授特意将原曲改编为有低音提琴加入的弦乐五重奏;二是在舞台上,强调5个人要以10只眼的互动交流为基础,激活排练与演出比赛过程中以内心听觉协同为基础的音乐处理方式;三要追寻演奏全过程中个人技巧充分发挥的协同效果。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姆霍林斯基说过:“那些无法用语言告诉人的东西,可以用音乐的旋律来诉说,因为音乐是直接表现人的情绪和内心感受的。”[3]虽然音乐语言不能准确表达音乐作品的语义,但5根弓的协同运动,激发听众听觉感受和五重奏舞台演出形式隐含的内在力量,无疑是演出团队“5个大脑”、“10只眼”与“5根弓”在深度理解音乐作品文学内涵的基础上,在舞台上完成的音乐对听众实现的审美感知。

为实现音乐作品舞台演出的实践创新,一要在演出前的排练中,认真研究作品的文学内容,深化对乐曲结构的整体理解;二要在对乐曲结构化表现形式理解的基础上,突破乐曲演奏难点与关键;三要使5名演奏员规定10只眼与5根弓通过综合排练,准确地表现乐曲要表现的内容。从而将增强舞台演出的质量,唤醒听众的共鸣,实现群体智慧与技能在舞台演出全过程中的二度创作。

在排练时:一是要将深度挖掘乐曲整体表现与声部分解后,按照作品内容,结合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的表现形式实进行具体分析,并在按照总谱要求从不同乐器演奏不同乐句的“轻、重、快、慢、强、弱、缓、急”八个字上具体化,实现个人技术看得见的操作与看不见的内心听觉引导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实现以音乐最佳表现力为目标的5把琴的琴声和谐,实现五重奏演出过程中对乐曲二度创作,从认识作品意境、具体表演形式、演奏过程关键点协同,实现有新意的演奏创新。

谱例1:

在第一小提琴跳跃性的节奏律动中,要求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准确的分解和弦式的拨弦演奏,以及大提琴抒情式的复调旋律。三个不同类型的旋律走向,表现了主人公惆怅不安的心理活动。通过演奏员的演奏和对原作品文学内容的理解结合在一起,获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

二、弓与弦的协同:5根弓与20根弦

弦乐五重奏的演出质量,从宏观上讲,应在5根弓与20个手指的协同配合下,实现按照乐谱准确、谐和、发声的整体演奏效果;从微观上讲应是5名弦乐演奏者按照分谱要求,按照乐谱的“高低长短”、“强弱快慢”与“轻重缓急”奏出的规定乐音集的共鸣旋律;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讲,更应是每名演奏员在规定时间,按照乐谱奏出“准而精”+“情而韵”的不同乐音的旋律组合,实现唤醒演奏者与观众之间心灵共鸣、互动促进的效果。

因此,提升演出质量,一要建立在每名演奏员的演奏协同运动中,按照乐谱,由20根互动配合的弦发出的准确的音高和优美的琴声及其对位的美感之中;二是5根弓与20根弦发声,要按照作曲家的要求,形成浑然一体的乐音音响。室内乐重奏并非突出某件乐器,而是要通过彼此的默契配合、相互支持与融合共鸣,展现出基于内心听觉的协同演奏效果。

乐曲的主题是一首反映旧时代农村女子苦难生活的陕北民歌。全曲采用传统的变奏曲模式,从多个侧面揭示了苦难中女子的内心世界。以谱例2为例,第一主题由大提琴奏出,充满了凄楚悲凉,旋律富于感染力。随后,乐曲主题由第一小提琴衔接过来,第二提琴和中提琴填充和声,大提琴复调旋律下行,强化了听众对该乐曲主题乐句的记忆,低音提琴的加入使主题第三次出现时在低声部更加沉重。而用“女娃”的“担水”的内心世界,唤醒听众内心与乐曲故事情节的共鸣。

谱例2:

莫扎特说过:“称职的演奏家有三样东西不可缺少——思考、心灵和指尖是理解力、感染力和演奏技巧的标志。”[4]这首弦乐五重奏演奏过程中,5名乐手的的协同配合、互动促进,正是通过五件乐器的精确配合,在听觉美的感受中,实现了音乐语言对故事情节相结合的音乐语义传播。正如西德尼·罗伯约翰斯所说,“音准、音色是一个提琴家最重要的基本训练,有了好的音准,有了优美的音色,演奏才有可能打感动人。”[5]五重奏演出组中的每一成员,认真地阅读了鲍元恺教授对该原作品创作背景、乐曲表达的故事内容的详细文字,并且认真思考了如何以“思考、心灵和技巧”为基础的对乐曲理解上创新演奏过程。

三、琴与琴的协和:20根弦与50个手指

器乐演奏渊源于歌舞的肢体运动,而手则是器乐演奏最重要的“工具”。乐器的演奏过程,是通过手与肢体相关部分的有规则的运动,融合一致地作用于乐器实现的。[1]五重奏乐曲的演奏过程,是通过5名演奏员内心听觉、情感、意念萌动的联动外化,将心中的音乐和情感,由50个手指按照乐谱在琴弦与把位上有规律的联动,将形象用乐音组合展现在听众面前。

谱例3:

谱例3是对作品主题的三次陈述:第一次是在大提琴上的独奏(见谱例2);第二次是在第一小提琴上,而其他声部则以和声为铺衬;第三次则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对主题的再现。当主题将要结束时,在乐曲的最高点,乐曲演奏在速度放慢放宽的同时,强化了5件乐器主题表现的力度,突出地让听众感受到苦难中女子的内心世界,将乐曲的表现形式推向高潮,并在乐曲的高点结束乐段。

因此,在演奏的全过程中,不仅是20根琴弦与50个手指的协同运动而产生的一系列优美旋律与和声的组合,更是5名演奏员心、脑、手、身,基于乐曲内容的协同,将内心感受外化,用5件乐器发出的音乐语义集中且分层地将乐曲的主题展现在听众面前,唤醒听众审美感知的系统过程。

弦乐五重奏音乐表现形式,一是实现了5把琴与琴之间的协和;二是重视了20根琴弦按乐谱高低长短、轻重快慢变化实现了乐句、乐段的链接;三是保证50个手指按弦准确的协同;四是五名乐手按照作曲家要表现的音乐语义内涵的再创造。而这一切都要通过琴与琴的协和,50根手指与20根弦的协同,乐音产生的和谐美的实践路径来实现。

人手是生物进化最神奇的产物,而一个演奏员的5指则是实现音乐演奏质量最主要的工具。鉴于弦乐五重奏的整体效果对5名演奏者音色的整体严谨要求,需要包括在左手姆指支撑下(小提琴和中提琴)的50个手指在20根琴弦上按弦位置、接触力度准确的苛刻要求,无疑是对于五重奏团队的每个演奏者在技术上都是严苛的考验,特别是在重要的比赛演出中,更需要每个演奏员准确无误地奏出有丰富的感情色彩的音符,实现个体精湛演奏技巧与完美群体默契,这在一定意义上是二度创作的关键。更是需要纳入平常相关的专业业务训练中。

荀子早就说过:音乐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贝多芬曾说过:“音乐要使人类的精神发出火花。”因为“音乐是比一切哲学、一切智慧更高的启示。”为提升音乐人的演奏水平,作者认为,一要持续提升对音乐功能认识的高度,实现学琴同演出的深度结合,其次要提升演奏员文化素质,三要加强手、肢体协同的生理机能训练,将演奏水平的持续提升,建立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与业务素质三质合一的持续提升之上。

参考文献:

[1]杜磊,田敬英.音乐之语[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2]陈若良.器乐演奏基本原理的再认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弓法琴声
远去的琴声
谈二胡演奏弓法技巧
永远的琴声
永远的琴声
永远的琴声
永远的琴声
小提琴演奏中的技巧与艺术的关系分析
基于京胡演奏的弓法运用与研究
琴声记得他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