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宣教工作的定位与建设

2016-12-12 10:17陈甜甜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博物馆建设

陈甜甜

摘   要:博物馆的宣教工作,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会需求和公共服务为宣教工作立足点,博物馆才能真正融入现代社会生活,适应博物馆自身发展需要。本文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为例,着力探讨博物馆宣教工作的定位与建设。

关键词:博物馆;宣教;建设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3-0249-01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一座反映祖国大陆(特别是福建)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担负着征集、展示、研究、宣传、交流的任务,是展示海西建设的重要窗口和促进闽台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博物馆的宣教工作主要包括讲解接待、社会教育、公共服务、对外专题活动,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定位体系和建设方法。

一、宣教工作定位明确 社会效益显著

宣教队伍现有职工13人,其中党员4人,平均年龄27岁,全部具有大学学历,是一支年轻、富有朝气、文化素质较高、政治素质较强的队伍。自2006年5月27日开馆以来,先后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贺国强、刘云山、李源潮、王兆国等中央领导同志来馆视察。博物馆总计接待观众9898304人次,其中台胞685544人次,海外侨胞约134962人次,青少年3599423人次,还有41257多名外国学者前来参观[1],了解闽台渊源。随着参观人数的攀升,宣教队伍以树良好形象、提高服务质量为主线,强化了社会服务,树立良好的服务窗口,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接待工作树立了一面责任、服务、团结、文明的旗帜。开馆十年来,宣教组坚持为观众提供免费讲解服务,为台胞参观提供“绿色通道”、闽南语讲解、寻根咨询等特色服务,广受好评。宣教组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大局观和良好的团队精神,先后荣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福建省三八红旗手先进班组”、“全国青年文明号”等称号,初步形成社会教育的品牌影响力。

二、确立以社会教育为品牌影响力的建设理念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作为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肩负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进两岸交流、增进台湾同胞的文化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使命,在做好感召台湾同胞工作的同时,着力围绕以反映两岸地缘、血缘、法缘、商缘、文缘等“五缘”关系,开展对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少年的国防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博物馆先后被中宣部授予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台办授予为首批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目前已成为各共建单位学习、培训的重要据点。

在博物馆藏品薄弱的背景下,宣教队伍集思广益,在社教活动的策划与创新上下功夫,主动包容观众、展览、教育活动的多元性,主动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宣教组主动发挥文艺专长,在两岸合作办展期间与台湾文化交流团体开展富有闽台文化特色的文艺活动;在传统佳节与台胞、台属举行联欢活动;与台湾、菲律宾、印尼等合作单位举办寻根夏令营活动;坚持每月把“闽台五缘巡展”送进社区、学校、福利院、监狱、边远乡村,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编写适合青少年的讲解词,开展“红领巾讲解员”、“小记者”培训活动;举办“做汤圆、品民俗”等中小学特色共建活动;开展服务国防建设活动,与驻地部队共建,开展官兵互动活动百余场;与特困群体“手拉手、互帮助”;与十余所高校开展“植树造林”、“联欢节”等共建活动百余场。

三、确立以公共服务为特色的建设理念

博物馆是代表公众利益并致力于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机构,为公众和社会提供服务是博物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2]开馆以来,宣教队伍将展览作为博物馆重要的公共服务内容,选准路径与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特展活动,落实展教一体化。为合作学校选送的学生志愿者提供讲解和社教培训,使他们获得口语练习、社会实践的机会。利用特殊节庆和社会热点,策划推出相应活动,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强化服务功能。同时,为尽可能多地向社会公众展示闽台“五缘”关系,博物馆坚持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同时逐步简化观众入门程序,散客参观只须出示说明身份的有效证件,团队参观的预约程序也尽可能地给予方便。为方便台湾同胞、重要团组和两岸青少年参观,宣教组经常提供提前开馆或延迟闭馆服务,并加班加点完成好讲解接待工作。尤其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宣教组主动放弃休息,坚守岗位,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到服务闽台参观者的讲解接待工作中。

为了更人性化地服务,宣教组从细节入手,先后成立了预约接待处和应急救助处,提供自助导览器借用服务、免费资料索取服务,并在导览提示、陈列介绍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更新完善,新编印了宣传介绍折页免费赠送观众。为观众准备了免费寄存箱、医药箱、针线包、老花镜等,为行动不便的观众开通了残疾人专用通道和残疾人专用卫生间,并且准备了轮椅等辅助设施,使得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水平不断提升。

宣教组以公共服务为特色的建设理念,回应了社会期待,在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中不断进步、调整和修正,通过公共服务以打造观众喜爱的博物馆。

四、确立强化内部管理和落实外部监督的管理机制

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推动“缘、正、和、绩”团队理念的确立,宣教组以“增强责任心、服务上水平”为着力点,围绕“树好形象、上新台阶”的工作目标,做到强化责任、深化建设、优化服务,狠抓内部管理。

在监督制度上,宣教工作施行服务承诺,公布了讲解员照片、工号、《文明服务承诺》、监督投诉电话,并聘请了社会监督员加强社会监督作用。注重加强预约接待、参观咨询、对外交流的管理。开展了观众参观满意度调查活动,根据调查逐步完善了相应的服务设施和措施,确立服务意识,把文明创建工作落实到实际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去,从而提高了服务质量,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五、确立学习型宣教队伍的培养方式

宣教组结合博物馆提出的创建学习型博物馆活动,开展“全年、全员、全方位”的学习培训,共同创造风正气顺的良好工作环境。在学习机制上,注重创新发展。建立新老互帮互学制度、交流研讨制度、读书报告会制度、岗位练兵制度、专家请进来制度、讲解员外出培训制度。其次,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专业而博取。学习政治理论、对台方针政策、台海形势、闽台历史文化、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口语表达、接待礼仪、同行经验、医药急救知识等。宣教组严格要求每位成员,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通过学习、竞赛、考试、外出考察等形式,对组员进行业务考核。加强岗位责任制建设,健全奖惩机制,提高服务热情,要求每位组员能适应观众不同文化层次的讲解需求,更好地与观众互动。

宣教队伍的人才建设,遵循“宽口径、统一标准”原则。“宽口径”体现在组员在高校所学专业不同(有博物馆学专业、主持人专业、文学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医学专业等),但各自都能有效利用宽口径和多元化的专业特色,为博物馆建设服务,为观众服务,工作中体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益。“统一标准”则体现在统一政治觉悟、统一责任感和使命感、统一业务要求、统一着装、统一接待礼仪等方面。此外,宣教队伍除承担讲解接待的本职工作外,还结合各自专业特长承担展览开放工作的信息整合与管理、业务培训、协助开展学术科研、医疗救助等馆内相关行政和技术工作。

在开创海西建设新局面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作为闽台交流的一个窗口,全面建设将面临更高的要求。宣教队伍将围绕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博物馆传播文化、服务社会的职能,在讲解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的交流模式,最大效应的发挥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的功能,为促进两岸交流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于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文献信息中心参观统计数据.

[2]“新目标、新愿景:增强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A]..国际高端研讨[C].上海:复旦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博物馆建设
博物馆里的“虎”
博物馆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露天博物馆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