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标准化战略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湖北省宜昌市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对策研究

2016-12-13 06:53刘建新
中国质量监管 2016年1期
关键词:宜昌市技术标准标准化

■文/刘建新

实施标准化战略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湖北省宜昌市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对策研究

■文/刘建新

标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现代意义的标准,不仅指传统的产品标准、技术标准,而且涵盖经济、社会、文化、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近几年,宜昌市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水平还不高,标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作用还不够明显。当前,宜昌市经济社会正处于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建设质量强市,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

宜昌市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宜昌市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2012年3月,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标准化工作意见的通知》,对全市标准化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立标准创新平台”,并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宜昌市创名牌和标准创新奖励办法》、《宜昌市企业标准联盟管理办法》、《关于开展标准化示范单位创建和市级地方标准创新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积极推进标准化日常工作,技术标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工业标准化水平不断增强

截至2014年底,全市工业产品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现行有效的有58项,采标率为98%。企业技术标准备案、复审总数达到2428项,主要涉及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全市参与或主导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有165个,其中兴发集团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达43项,安琪酵母股份公司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12项。

二、农业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

截止到目前,全市已制修订省级农业地方标准57个,市级农业地方标准102个。建成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8个,示范面积近80万亩。以“邓村绿茶”和“秭归脐橙”为代表的7个农产品获得地理标志(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证书。

三、公共管理和服务业标准化工作不断推进

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正在深入推进,政务服务、社会福利、劳动就业等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成效显著,其中宜昌市政务中心和宜昌市社会福利院试点已经通过验收,成为宜昌市首批行政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

宜昌市实施技术标准战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体制机制保障不力

宜昌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没有立法权,不能通过立法对全市技术标准的制定、实施作出完备的法制保障。具体在执行层面,存在“三个不够”:

一是部门协作力度不够。相关实质性的工作联合推动力度很小,标准化工作还仅仅是质监部门在演“独角戏”。目前没有真正建立实施标准化联席会议制度,各部门在标准化工作中仍然各行其是,没有形成合力。以专利和标准相互转化为例,2014年度全市申报的专利有7274项,但转化为标准的少之又少。

二是保障激励措施不够。虽然对名牌创建和标准创新提出了奖励措施,但是相比技术标准工作的大投入、高风险,保障和激励的力度还不够。宜昌市目前仅对主导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获得国家级标准创新奖的,给予一定奖励,但是,对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对主导制定地方标准的,对承担国际、国家标准化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和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的,对获得国家、省级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的,都没有任何奖励,很显然企业和组织获奖机率不高,标准化活动奖励的面远远不够,激励效果不明显。

三是统筹落实力度不够。虽然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但仅是站在宏观层面对标准化工作作出部署,没有对技术标准的实施、推进等内容进行具体安排,各行业主管部门标准化工作职责不明晰,目标任务不具体,标准化工作的实际效果不理想。

二、公共服务能力不足

宜昌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内陆地区,前几年在标准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上已经处于落后的位置,标准化公共服务机构能力不足、标准化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滞后、标准化人才短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技术标准工作的开展。以宜昌市信息与标准化所为例,作为全市唯一的标准化公共服务机构,目前仅有5名在编工作人员,且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办理组织机构代码和商品条码方面,显得有些名不符实。近年来,该所虽然在标准化服务工作中作出了一定的探索和努力,但在服务能力、信息化平台建设和人员素质方面远远满足不了全市技术标准战略实施的要求。

三、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目前,全市产业技术水平不高,重点优势产业竞争力不足,企业在技术标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根本没有凸显出来。在以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六大千亿产业为龙头的重点产业中,有能力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制修订的企业凤毛麟角,仅有兴发集团、安琪酵母、燕狮科技等一些大型企业。一些中小型企业,虽然有专利和创新,但由于政策、资金、意识等问题,根本没把技术标准工作提上议事日程。

对策和建议

一、创新体制机制,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加强法制建设。积极争取立法权,推进制定《宜昌市标准化条例》等标准化法规文件,为技术标准战略实施提供法律保障。通过立法,鼓励具有资质的专业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按照市场需要制定发布标准,促进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使标准成为战略、规划、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工具。

二是加强战略规划。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意见》和《宜昌市技术标准战略发展纲要》,分别对技术标准战略做中期和长期的规划。以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六大千亿产业为重点,制定标准化专项规划。开展标准化理论研究,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成立专门机构,组织研究探索技术标准战略理论。

三是加强部门协调。建立由质监部门、知识产权保护部门、科技部门、高等院校、重点优势企业组成的技术标准专门工作机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形成“政府决策协调、部门牵头负责、行业协会积极推动、科研院校技术支撑、广大企业主体落实”的技术标准工作合力推进机制。树立大标准的意识,各部门要确立抓行业必抓标准的思想,在全社会形成“政府重视,部门联动,梯度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新格局。

四是加强经费保障。将标准化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通过税收和财政政策,鼓励企业实质参与对产业竞争力有重大影响的标准化活动。积极建立和拓宽多元化、多渠道的标准化工作资金投入机制。如深圳市为了支持企事业单位及民间组织实质性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建立实施了标准化战略资金资助制度,每年对经过申报评选的标准化项目实施单位给予一定资金补助。

二、提高服务能力,增强技术支撑

一是加强服务平台建设。以宜昌市信息与标准化所为基础,建立宜昌市标准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宜昌市数字标准馆和WTO/TBT-SPS咨询及预警服务平台,建立完备的标准情报数据库。整合全市标准化和技术服务资源,筹建1-2家大型综合性的标准化服务机构,强化标准化中介服务,开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标准研制等方面一条龙服务。

二是加强标准人才培养。实施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在三峡大学、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开设标准化类课程并扩大覆盖面。在全市开展标准化基础培训,甄选懂技术、懂管理、懂经济和外语人员到权威标准化机构接受系统培训,组织企业单位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在全国范围内吸纳标准化专业人才,建立标准化专家库。

三是加强标准氛围培育。创办不同层次的技术标准论坛,提高机关工作人员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学标准、讲标准、用标准”的意识。创新标准化知识普及方式,结合“世界标准日”、“质量月”等大型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及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标准化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营造宜昌打造“标准之城”的浓厚氛围。

三、提升产业水平,迈向更高平台

一是支持企业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推动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支持出口企业取得欧盟认证(CE)、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认证(FCC)等国外产品认证,提升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能力。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准入等有效措施,推动企业积极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9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GB/T28001),引导和激励企业积极应用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

二是支持重点产业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在全市重点产业领域遴选一批标准化基础良好的企业作为示范,发挥重点产业示范带头作用。以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为抓手,扶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及磁电子、石墨、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投入标准研发,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宜昌标准”。在重点发展的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优势传统领域,引导企业加快传统产业标准的更新和提高。

三是支持重点产业参加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支持在宜昌举办国际及区域标准化组织标准化活动,为企业承担国际重大标准化学术会议提供外事便利及良好的环境。鼓励企业承担国内外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秘书处、分技术委员会(SC)秘书处及工作组(WG)召集人的工作,推动更多的国际及国内标准化组织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引导扶持企业积极参与或主导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

(作者系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猜你喜欢
宜昌市技术标准标准化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标准化简述
宜昌市举办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班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对特高坝抗震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探讨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务实创新 开拓奉献——湖北宜昌市第三批援藏干部援助西藏加查两周年扫描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我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推广研究——以宜昌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