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里的纯与灰

2016-12-13 19:00张婷婷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10期
关键词:背景色纯色配色

张婷婷

室内空间配色讲究色调之美,不同的色调会使空间对人的心理产生平复或刺激的效应。室内空间配色中纯度与灰度的调和或者比例微妙的改变都会将影响空间情感。“纯”会增加空间色彩层次,“灰”可以中和色相不同带来的冲击。新中式传承中式风格的精髓,多用灰色调可以更好的将中国哲学思维——“中庸”呈现出来。

主导空间的灰色

“高级灰”成为时下空间色调热宠的配色思想后,应用到新中式风格中也同样有不错的表现。一般而言,灰色调的部分在空间中的立场在于——墙面、大面积垂直软装、地面、大型组合家具上面。使得整个空间色彩的基调是稳重内敛的灰色调。传统中式室内空间中多用木材及深色调装饰空间,使之给人端庄稳重之感,也增添文人墨客等身份的质感。这想必也是现代消费者中中老年灰更加青睐中式风格的缘由,而老气死板则是大部分年轻消费者对中式风格的认知。笔者认为新中式的存在应该解决两个问题——应用到更多不同的功能空间、被欣赏于不同年龄层消费者。

相对于在造型上可做出具有高度识别性新中式风格的家具或装饰造型,新中式里的色彩应从“纯度”让不同消费者感到舒适,从而摆脱死板的噩梦。“纯度”强调的是色彩的纯与灰在空间中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抽象又具象。变化存在于比例之间即为抽象;变化存在于空间位置即为具象。抽象的思考因设计师的理解不同而异;具象的定位实为经验之谈。

1.纯与灰的抽象思考

笔者认为新中式中的灰色调应尽可能的置于空间层次中的后层(墙面、地面),作为打底色来容纳前景色的多彩。空间中的色彩比例分布在背景色、前景色和装饰色中,下面将前景色和装饰色并称为前景色,使之与背景色形成对比,大概的进行空间纯与灰的划分。

(1)较为内敛的处理手法(无纯色加入):

前景色与背景色同为灰色调(空间为类似色);

前景色与背景色只改变明度差(空间为类似色、同类色配色);

强化背景色中灰色调的层次;

弱化灯光效果,突出背景色。

(2)拉开层次的处理手法(小比例纯色加入):

前景色与背景色只改变明度差(空间为类似色配色)

前景色加入纯色调(空间为同类色配色);

前景色中有纯与灰的小层次(前景色中的灰与背景色的灰呼应)。

空间色彩的“留白”手法

(3)丰富视觉的处理手法(中比例纯色加入):

前景色以纯色调为主(空间为类似色、对比色配色);

加入黑白色加强明度对比;

强化灯光效果,突出前景色。

2.纯与灰的具象界定

结合上述的纯度与灰度的施用面积,可以将纯色与灰色具体的应用到不同的空间部位,使之达到灰调为主,纯色为辅的主导思想。结合上述的分类,可具象的将空间不同部位进行施色(三种情况各自节选一个):

(1)内敛的处理手法中——前景色与背景色同为灰色调(空间为类似色):当空间多为类似色搭配时,这种手法才会不失层次感。如,墙面色彩为高明度蓝灰色,窗帘为米色,那么前景色可处理为沙发的高、中明度绿灰色;

(2)拉开层次的处理手法中——前景色中有纯与灰的小层次(前景色中的灰与背景色的灰呼应):如,墙面色为中度灰紫色(灰),沙发为香芋紫色(灰),抱枕为粉红色(纯)和紫灰色(呼应墙面);

(3)丰富视觉的处理手法中——前景色以纯色调为主(空间为类似色、对比色配色):如墙面为绿豆灰色(灰),花瓶为暗红色(纯),沙发为红木家具(纯)。

产生距离的纯色

相对于灰色的打底和包容作用,纯色的作用突出表现在拉开空间层次,使空间色彩更丰富有内涵。相对而言,新中式风格对色彩层次的要求较弱于其他风格,因为新中式风格要传递的更多是和谐平稳之感。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人的审美和满足不同年龄消费者的喜好,笔者认为新中式风格中可适当加入纯色部分,类似色和对比色的配色法适合较为年轻的消费者,其视觉的冲击是中式手法中常用的同类色配色法所做不到的。远观中国画用色及古建筑中的室内装饰,纯色的应用是相当丰富的,尤其是红绿、黄紫等对比色搭配,只是新中式将中国思想中的中庸平和之感提炼出来,所以在新中式的室内配色中,纯色的使用面积应相对降低。

为了更好地体现中国风的质感,纯色的出现有很多方法可用,可以搭配高品质材料同时出现,如湖蓝色配天鹅绒材质、姜黄色配羊绒材质等;亦或将纯色与装饰画搭配出现,画作可提升纯色的高雅,纯色可提升画作的点睛作用。

综上所述,新中式风格中的配色追寻的是空间中各部位微妙的变化带来的和谐之感,而色彩中的纯度变化则可以迎合这种需求。纯色的应用是以灰色调为载体的,既降低了纯色的浮踝之感,又配合灰色调营造一种华贵之感。

猜你喜欢
背景色纯色配色
《基于季节变化的室内软装色彩搭配研究》插图
寻找古意的配色
提香:背景色也能“说话”
趣味针织
趣味针织
MIX&MATCH 清甜一夏 彩妆配色新风潮
不同背景色对IPS E.max双层瓷结构颜色的影响
纯色更出彩
纯色空间
背景色对不同配色方案树脂比色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