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细分下的消费金融

2016-12-14 03:31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
首席财务官 2016年22期
关键词:蓝海细分领域

文/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

场景细分下的消费金融

文/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

做消费金融一定要抓对细分领域,搭建好征信系统、信用体系、担保体系、借贷体系和催收体系,而互金风控数据是最重要的来源。

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互联网消费金融越来越为社会大众所了解和使用。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消费金融正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交易规模达60亿元,2014年交易规模达183.2亿元,增速超过200%。2014至2017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将维持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预计2017年消费信贷规模将超过27万亿元,发展空间巨大。对于这片万亿级别的蓝海,目前互联网巨头们都在布局,那么对于各金融机构、初创型企业该如何进入呢?

消费金融是蓝海,也是黑海?

目前消费金融公司有四大类:一是传统金融,他们有完善的客户和专业系统,目前在大力发展个人的消费金融;二是有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他们的资金也是比较便宜的,可以通过ABS发产品,还和一些大型的消费商户有捆绑关系;三是电商类,像京东、蚂蚁金服等,他们的优势是在细分市场、垂直市场有很多的优势,他们自己也做得非常好;第四就是从业者。“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切入消费金融场景就要做他们目前不愿意做的、还没有做的东西,比如和农产品相关的,比如批发店以及一些商场柜台的租户,基于一定的场景,我们去做,跟这些场景的服务商结成联盟,他们推荐客户,然后参与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公担,这是我们可以做的。”新新贷副总裁杨军则认为,消费金融既是蓝海,也是黑海。

做好消费金融必须做好五点,分别是征信系统、信用体系、担保体系、借贷体系和催收体系。要把这几个体系都做好,将来的消费金融前景才真正美好。虽然目前说消费金融是一片蓝海,但是对我们这些从业者来讲,还是一个黑海。

做消费金融一定要抓对细分领域

微贷网副总裁汪鹏飞认为,做消费金融一定要抓对细分领域,把握好四个点:第一、资金成本一定要低,消费金融机构一定要有大量的资金,而且这些资金的成本要非常低;第二、数据和技术能力是消费金融的基础,互联网时代,更多数据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端,我们平时在网上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成为对一个人进行征信的依据。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数据的获取能力越来越强,对未来提供信贷征信决策依据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第三、品牌和体验度,要注重品牌美誉度和体验度;第四、以低成本大量获客,例如以交易场景为低成本的快速获客方式等。

“目前消费金融细分领域做得比较多的是医美领域、教育培训领域、租房领域等,这些领域空间都非常大,但是竞争也非常激烈。创业型公司做细分领域,一定要选择一些别人没做的,不仅是银行没做,包括现在互联网金融公司都没做的领域。这里面都是有机会的,只要抓对了一个细分领域,机会就非常大。”汪鹏飞特别强调道。

放开眼界,场景化领域做到更细

一个新的消费金融公司,资产端的定位和一些原始的东西,在平台成立之前就已经开始改动了。怎么样把细分的东西做得更好,这是很重要的。创客金融CEO周洋认为,目前,新的消费金融和传统金融有一些区别,传统老牌做互联网消费金融和现在的做法会有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我们的获客和风控会更多地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方式完善,提高更多的效率。

周洋表示,在这个时代进入消费金融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比如,当你看到一个领域还不错的时候想进入做场景,可是突然一些大的企业也进去了,这个时候就会考虑做与不做。针对这个方面,你可以考虑这个行业还可以再细分。“很多平台现在做房租领域的细分,大多数是租客,你要租房子,以前付三押一,我们再细分,付一押一,让你的生活更便捷、资金压力更小一点。还有人做二房东,有人做商品房的,有人做非商品房的,再往下还可以继续分,只要大家愿意想,其实这个不同的行业总能找到很多细分的东西,有人一直往下钻,发现了这个东西没有人做,但是做了以后发现没有市场,我们还是要掌握一个度在哪里。实际上我们眼界放开以后,一旦在一个领域大家有一些专长,关键还是做细。”

互金风控数据是最重要的来源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发展得非常迅速,而在信用这块,人民银行有征信体系,但是本身的覆盖面是非常有限的,如何在这个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环境中支持消费金融的发展,征信这一块还是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万达征信模型研发部副总经理乔保强指出,征信是等于数据加模型加应用场景,其实征信不但用在消费金融领域,衣食住行都可以服务于这些场景,而互金风控数据是最重要的来源。“现在的风控不一定是基于数据+建模的方式。一般来说数据有三个来源,第一个是自己的系统里面,会搜集到很多的交易数据,客户的信息数据。相对说,这部分的数据,我认为量是有限的,但是价值密度非常高;第二个数据来源,就是第三方合作的数据,比如说运营商的数据,三家大的运营商,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但是没有一家运营商说我可以全部拿下来,但是在做风控的时候,我们是从一个全局、一个整体,或者360度来看一个人的行为,我们尽可能搜集到全的数据;还有一个是最大的来源,就是互联网数据。这部分的数据确实非常多,但是这部分的数据价值非常低,而且这部分的数据要想利用好,技术要求非常高,比如现在说的文本挖掘、结构化的数据、非结构化的数据等。”

在乔保强看来,从这三大数据中可以做出一个数据模型,这个模型和方法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在这种大数据的环境下,围绕着一个客户的数据非常多,但是可能非常稀疏,这个方法还是否适合,或者说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做好风控。比如说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这都是未来可以做深做透的方向。

猜你喜欢
蓝海细分领域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猪迪克之蓝海奇缘
深耕环保细分领域,维尔利为环保注入新动力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海外翻拍,国产影视IP下一个“蓝海”?
台资新产业:蓝海还是江湖
1~7月,我国货车各细分市场均有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