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拐实验”的副作用不可忽视

2016-12-14 12:10祝建波
湖南教育 2016年33期
关键词:坏人副作用骗子

祝建波

“防拐实验”的副作用不可忽视

祝建波

近日,市民刘女士致电本报讲述了自己遇到的困惑,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参加了一项“防拐实验”,没想到实验结束后,孩子连续几天不想上幼儿园,说害怕自己真的被坏人带走。(山西晚报)

这样的“防拐实验”在很多地方都做过,其结果也大都一样——大部分孩子抗拒不了“坏人”的利诱哄骗。于是,有些人就煞有介事地点评:看,孩子的防范意识太差了吧。幸亏这是在做实验,若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那可就惨了。最后得出的结论无非就是:要加强教育,提升孩子的防骗意识。

我们能理解幼儿园、老师以及家长们的苦心,毕竟现在的骗子实在太多。与其到大学再教防骗知识,还不如“从娃娃抓起”。但每次看到这样的实验,笔者还是感到残酷。试想,三四岁的幼儿,哪里知道社会有这么多阴暗面?在他们的眼中,所有人都像自己一样怀着一颗真诚之心,不会欺骗人。孩子的信任,哪怕是轻信,都是人性中最宝贵的部分。这么早就让他们直面人性的丑恶,是不是有点残忍?并且,“坏人”最后摇身一变又恢复了“好人”的身份,面对这样的剧情反转,我们能确定每个孩子都能从内心接受吗?

另外,在实验课中,这些“坏人”在欺骗孩子之后却“逍遥法外”——没有得到任何惩罚。这除了会让孩子对社会产生不信任外,岂不是在变相地教育孩子“骗人无罪”“被骗活该”?

所以,笔者认为,这样的“防拐实验”其实并不科学,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各种社会负能量所包围,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对孩子进行教育之后,还要对那些“骗子”进行惩罚,要让孩子明白这样做的后果,以便最大程度地避免“防拐实验”的副作用。同时,我们也不要一味告诫孩子不要这样、不要那样,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该怎么处理危险状况,该做什么。

关注教育的、教育关注的,新锐视角、理性表达。更多时评文章,请登录“湖南教育新闻网”评论频道。网址:http://www.hnjyxw.com

猜你喜欢
坏人副作用骗子
骗子?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坏人长什么样
不像坏人
警察教你识坏人
安眠药可以这样吃
诚实的骗子
氢化可的松严重副作用1例
骗子
客观看待药物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