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于蓝 汉语当代节律研究述评

2016-12-14 11:38何丹何燕
东方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节律汉语

何丹++何燕

摘要:本文介绍了节律音系理论的诞生、引进和国内目前的研究现状,高度评价了国内研究界的成果;分析了造成国内观点分歧的原因:美国模式与汉语节律事实的矛盾;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汉语;节律;青出于蓝

一 前言

节律音系学是生成语言学的重要分支理论之一,由美国生成学派正式创立于上世纪70年代,定型于上世纪90年代,形成“美国模式”。跨学科材料证明,该模式在英语中具有“自洽性”。目前,节律音系学已经成为美国国家言语工程的主要支柱理论之一。并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上世纪90年代,节律音系理论被引进中国,启动了汉语节律研究。但是,尽管各派都以美国模式为理论纲领,但是,却戏剧性地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导致了汉语学界在该问题上陷入观点分歧,长期对峙的僵局。

二 美国模式的形成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言语工程的需要,在生成音系学的两位开创者(乔姆斯基与哈勒)的引领下,节律音系学应运而生。

1975年,乔姆斯基与哈勒共同关注了语言、音乐和大脑的关系。乔姆斯基提出“器官说”,把语言和音乐比喻为人的手和脚,并认为两者都由大脑控制。而哈勒则指导他的一位学生——利伯曼(M.Lieberman)完成了一篇创造性地运用音乐韵律规律探索英语韵律规律的重要博士论文。

两年后的1977年,利伯曼与波莱斯(A.Prince)合作,发表了《论重音与语言节律》一文:采用“节律栅”模式,借用简明而节律信息外显的音乐节律规律,成功揭示了复杂而相当“不透明”的英语节律规律。该文有两个突破要点:①节律单位(音步/韵律词)的特征是“相对凸显/相对轻重”(传统认为是绝对轻重)。②音步以音节为基础(传统则以音段为基础)。此外,该文还提出节律制约重音的观点。该文的发表,被公认为代表了节律音系学的正式诞生。

值得注意的是,该文的观点并没有立即被学界(哈勒在内)广泛接受。1983年,波莱斯对节律栅模式进行了重要改动,使之与“树形图”直接衔接,也即承认“音系”对节律的控制,才真正打开了局面。

上世纪90年代(也即美国政府提出“脑的十年”计划期间),节律音系理论在哈勒的亲身参与下基本定型,形成了“美国模式”。

三 汉语节律研究动态:成就与分歧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节律音系理论被引进国内,引动了关于汉语节律规律的研究。随后,逐步形成了以冯胜利、端木三和王洪君为代表的汉语节律研究团队。其历程,可以概括为:“开局不凡,后出转精,互不相让”。

1996,冯胜利以《论汉语的“韵律词》一文,拉开了国内汉语韵律研究的序幕。冯氏提出,汉语“以二音节为标准音步”(其他音步是标准音步的变体)。该观点得到了国内外同行比较一致的赞同。

既而,端木三和王洪君就语言节律理论中最关键的问题——音步轻重问题,先后发表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分别提出“左重论”和“等重论”,并分别以“稳态/动态”和“瞬态/静态”条件下的语感实验成果为依据:1999年,端木三发文,主张汉语韵律词两个音节“左重”。端木三的观点与王晶等的实验结论大体一致。2004年,王洪君发文,主张汉语韵律词两个音节“等重”。王洪君与林茂灿等的语感实验结论大体一致。

有意思的是,冯胜利先是同意王洪君的观点,后又转而支持端木三的观点。

于是,汉语学界形成两派对峙的局面。迄今为止,两派仍是势均力敌,平分秋色。

四 深度剖析与解决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模式”似乎尚不具备普遍适用性:它的一些规则,似乎只适用于重音型(如捷克语),而不适用于声调型语言(如汉语和一些非洲声调语)和“音节计时”型语言(如法语)。同时,它所对应的哲理系统,也与当代先进科学理论(如相对论、量子力学、量子场论等)有一定的差距。

国际上的主流观点倾向于认为:基于母语者语感的语感实验数据是比较可靠。任何假说,假如能够得到相关实验的支持,就具有了科学性。据此,两派应该是势均力敌。迄今为止,仍处于对峙状态。

笔者认为,考虑到两个实验都是基于母语者语感的语感实验,两者的实验结果,确实应该都是比较可靠的。然而,比较两个实验的设计方案,可以发现,两者的语境条件是不同的:一是“孤立词”环境,一是“连续话语”环境:前者属于静态范畴,后者属于动态范畴。换用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术语说,两者代表的“状态”不同,前者属于“瞬态”,后者属于“稳态”。也就是说,两派观点貌似对立,实质存在共性——合而反映了汉语节律的这样一条规律:同一事物(汉语音步)在不同条件(“瞬态”与“稳态”,或说“静态”与“动态”)下,采用了不同表现形态。

因而,两派之所以长期对立,归根结底是受“美国(英语)模式”的影响的结果:双方都采用美国以“动-静一象”为核心原理的推导模式——有意思的是,同一个美国模式,应用于汉语时,却推导出了两个完全相反的结论。这说明,汉语节律不符合美国模式的“动-静一象”,而符合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波-粒二象/动静二象”原理。

我们认为,鉴于“左重论”和“等重论”分别得到了“稳态/动态”和“瞬态/静态”条件下的语感实验成果的支持,说明两派观点都代表了部分真理——不过,不能单独反映汉语节律系统的整体性质。因而,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尊重汉语节律事实,在区分动、静范畴的前提下,合两派之长处,集两派之优点,形成一个全新的、完整的汉语节律模式。

五 结 语

我们认为,汉语节律研究界的成果,就整体水平而言——跟美国学界比较——可谓是“青出于蓝”;他们已经共同筑成了汉语节律研究领域的“巨人的肩膀”。

可以预言,只要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和提炼,一个全新的、比英语模式更简明、更符合当代科学原理的“汉语节律模式”,必将诞生。

参考文献:

[1]冯胜利.1997.汉语的韵律、词法和句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端木三.1999.重音理论和汉语的词长选择.中国语文.4.

[3]王洪君.1999/2008.汉语非线性音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4]何丹 何燕.2014.简论汉语韵律研究中区分动、静范畴的重要性.东方教育.1.

[5]何丹.2014.试论中央台播音员的“轻声冲撞”现象.中国语文现代化研究年鉴2014年卷,巴蜀书社.

猜你喜欢
节律汉语
学汉语
老年人工作记忆成功恢复
韩国语 "V+ " 与汉语"V+死了"对比研究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追剧宅女教汉语
浅析老舍《茶馆》语言的京味儿特色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
汉语与拼音
节律变化与心理体验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