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2016-12-15 03:35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1期
关键词:上下肢偏瘫肢体

王 静

(内蒙古赤峰市赤峰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5)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王 静

(内蒙古赤峰市赤峰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5)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收治年限在2011年2月至2014年6月,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有患者68例,其中一组采用基础护理措施,称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称为观察组,观察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脑卒中偏瘫患者(P<0.05)。结论 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一种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半身不遂、运动障碍、语言智力障碍、口眼斜歪等,严重时可致残[1]。为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特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具体内容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收治年限在2011年2月至2014年6月,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有患者6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跨度为40~60岁,平均年龄(52.25±1.26)岁,男女比例为40∶28。其中,脑出血患者20例,脑梗死患者22例,蛛网膜下腔患者2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跨度为41~61岁,平均年龄(52.32± 1.29)岁,男女比例为39∶29。其中,脑出血患者19例,脑梗死患者21例,蛛网膜下腔患者28例。对照组和观察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能够进行对比。

1.2方法。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措施,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观察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措施。①心理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住院时间较长,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此时护理人员可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等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患者宣泄消极情绪,使患者正视困难,告知患者康复成功的病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被动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早期,为有效的预防偏瘫患者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在患者有意识的情况下可进行床边运动,包括,膝关节的屈伸、坐位训练、行走训练等,每个动作重复5~8次,每天活动2次,维持正常关节的活动范围。③体位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叩背,交替侧卧位,对患者的上肢进行伸展运动,下肢伸直运动;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正确肢体摆放对预防患者肢体功能异常的重要性,取得家属的配合。④生活护理:保证病房内的环境卫生及空气清新,定期对病房进行打扫;护理人员可通过组织患者活动,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其心情得到放松,保持乐观心态;在患者恢复正常生活能力后,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出院后仍要进行适当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促进患者康复。

1.3观察指标:对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进行统计,评分越高,可确认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越好。

1.4统计学处理: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t检验,以P<0.05代表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对比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 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脑卒中偏瘫患者(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分)

表1 对比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上肢运动功能  下肢运动功能观察组 68 89.42±1.43* 82.42±1.53*对照组 68 69.25±1.26 68.74±1.64 t -87.27 50.30 P -P<0.05 P<0.05

3 讨 论

脑卒中又称中风,主要由于先天不足、情绪激动、劳累过度等原因引起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脑卒中在受到外界刺激时,易导致患者出现脑梗死、脑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药物及常规护理措施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但是其对减少致残率的效果微乎其微[2]。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重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其能有效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有效加强患者神经轴突突触的联系,还能促进患者神经侧支系统的循环,促进患者的康复[3]。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帮助患者平复心态,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树立康复信心,摆正心态;其次,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肢体按摩、躯体运动、语言训练等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避免患侧肢体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体位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痉挛及关节畸形的发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在患者恢复正常生活能力时,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告知患者在出院后仍要进行日常生活训练,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4]。通过本次研究,观察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脑卒中偏瘫患者(P<0.05)。

总而言之,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1]季玲.时间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5-6.

[2]袁红.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居家生活护理和家庭康复指导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0):81-82.

[3]权明桃,蒲德琴,徐应琴,等.多种形式健康宣教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8):45-46.

[4]孟蕙君,黄建业.脑卒中患者院外连续护理需求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5):34-36.

R473.74

B

1671-8194(2016)31-0254-01

猜你喜欢
上下肢偏瘫肢体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Trendelenburg体位不同通气模式对直肠癌患者上下肢动脉血PaO2及乳酸的影响
肢体语言
基本力量 上、下肢的教学与练习方法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跳绳运动提高小学生上下肢协调能力的研究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