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红梨产业化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12-15 05:09谷家明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6年11期
关键词:梨果楚雄州云南

谷家明

(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云南 675000)



云南楚雄红梨产业化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谷家明

(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云南 675000)

云南红梨是具有云南特色风味的优质红梨品种,挂果早、投产早,外观艳丽,内在品质独特,经济效益显著。在楚雄州,云南红梨喜欢温凉的气候条件,要求年平均气温12~16℃,极端最低气温-12℃以上,平均年降雨量700~1000毫米,年日照时数2300小时左右,适宜在海拔1700~2200米的区域种植。

1 楚雄州云南红梨的栽培现状

楚雄州2003年初引进美人酥、满天红2个中熟品种,先后在楚雄市吕合、苍岭、鹿城镇等地种植,拉开了云南红梨在楚雄的发展序幕。“十二五”末,楚雄州种植云南红梨共3800公顷,占全州水果种植面积(28800公顷)的13.19%、优质梨种植面积(7000公顷)的52.88%。种植的红梨品种主要有中熟品种美人酥、满天红,其余是早熟品种早白蜜,晚熟品种阿朵红梨、云红梨1号、红雪梨等。大部分梨果都在云南省内销售,少部分销往周边省份。

在“十二五”期间,云南红梨是楚雄州种植面积增加最大、发展最快的主要果树之一,在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2 产业化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楚雄州云南红梨产业化开发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品种问题

楚雄州种植的红梨品种主要有美人酥、满天红、早白蜜、云红梨1号4个品种,其中,中熟品种美人酥、满天红占总面积的95%。在品种方面,早熟品种早白蜜的稳定性好,中熟品种美人酥和满天红由于品种性状、栽培技术和种植环境的不同,出现了口味差异大的现象,即品种稳定性差。在口味方面,除早熟品种早白蜜为口味甜品种外,中熟品种美人酥和满天红均属于口味酸甜品种,省外市场对酸甜品种需求较少。就现阶段市场需求来看,早白蜜品种可进入省外市场,中熟品种因为口味酸甜,成熟期与省外梨品种上市时间一致,市场需求量较少,制约了红梨产业的持续发展。

2.2 盲目引种、品种结构不合理

楚雄州美人酥、满天红2个品种最早从安宁县引进种植,在以后的发展中州内互相引种传种。在引种过程中,对品种的遗传特征、生物学特性、气候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薄弱,致使梨树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累积突变,出现了严重的品种退化、乱繁乱调现象,导致品种杂乱。

在生产中,早熟品种早白蜜的种植面积少,品种结构、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不合理,梨果上市时间集中,价格低,不具市场竞争力。

2.3 生产基础设施薄弱

楚雄地处滇中干旱区,降雨量偏少,且分布不均,果园水利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农户当年生产投入不足,由于近年来农村年轻劳动力多数外出打工,劳动力少,工价高,生产成本高,果农收入低。生产上传统习惯经营思想严重,重栽轻管、栽而不管的现象突出,市场意识淡薄,经营管理水平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建设滞后。

2.4 科学管理意识淡薄、生产技术水平低

由于没有系统、科学、规范的技术支持,在生产中栽培管理粗放,没有较好地针对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和微量元素等实行科学配方施肥,有机肥使用量少,化肥使用量超标,只施基肥不追施叶面肥。梨树树形杂乱,大枝多而密,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管理粗放,导致树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平衡,树势弱、坐果率低、产量低、品质差、品种退化快。

2.5 产业化经营程度较低

协会、公司、社团等组织在梨果生产、销售上起的作用非常有限。梨果生产都是采取统销模式,未经过分级,也没有分级的条件,最终导致梨果价格低,利润全部被中间商赚取;在梨果贮藏、包装和运输上,没有相应的技术作指导,大量梨果在贮藏、运输过程中受损,这也是制约楚雄州特色红梨难以走远的原因之一。

3 对策

回顾总结楚雄州云南红梨13年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问题,坚持绿色、生态、环保的可持续理念,打造云南红梨的楚雄品牌,建立必要的政策和科技支撑机制,实现楚雄云南红梨的可持续发展,真正把云南红梨培植成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优势产业,有利于云南红梨的健康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将面对大市场,着眼于大发展,用可持续发展的视野、理念和胆略谋划好未来,特提出以下对策。

3.1 重视问题,加强引导

由于美人酥和满天红品种稳定性差,在生产中出现果实的不一致,口感差异大,是一个核心本质问题,应引起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以及技术部门的高度重视,有责任搞好规划,引导好、指导好楚雄州云南红梨慎重、有序发展。

要根据楚雄州红梨产业发展现状、资源状况、市场前景、企业和群众积极性等因素,在发展中要制定红梨产业近期目标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规划适宜种植云南红梨的区域,稳步推进云南红梨产业化开发。

3.2 立项开展技术研究

立项开展技术研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红梨种植区实地调查,对苗木引进、土壤、栽培管理技术水平等因子进行调查,摸清出现问题的原因及梨品质差所占的面积。对红梨种植区实行定点、定树挂牌跟踪观察,对观察区域实行统一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开展田间鉴定,选留优良种,淘汰劣质种,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3.3 加大新品种引进力度,优化品种结构

根据市场需求和市场发展,结合区域优势,引进开发优质、适应性强的优质梨新品种,通过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提供能保证产业持续发展的优质丰产新品种,改造和替代不良品种,建立适应生产需要的技术支撑平台。在州内建立红梨良种苗木繁育体系,确保品种纯正。

3.4 推进水果生产标准化进程,建立果品质量安全体系

开展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云南红梨育种专家的技术合作,建立云南红梨高产优质研究工作站。在分析研究国内外梨的新品种、梨树先进生产技术、国内外梨产业发展的趋势、产品的市场需求等问题,依托云南省农科院园艺所提出的先进技术,实施标准化栽培技术,推进水果生产标准化进程,建立果品质量安全体系;完善产后技术研究,引进优质红色梨贮藏、包装、运输技术,建立电子商务销售网络平台,为优质梨树的产业化生产提供市场保障,提升整体效益。

3.5 抓低产、低效果园改造

筛选适宜全州大面积推广品种,采用良性互动的公司+技术+基地+农户+市场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对低产、低效的果园改造。有序地组织、引导和带动果农对低产、低效梨园进行改造,并通过这些工作的实施,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为大面积低产、低效梨园的升级改造,建立系统、科学、规范的技术支持体系,发展和巩固楚雄州云南红梨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实施名牌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云南红梨的领跑者。

总之,在云南红梨的可持续发展中,农民渴望得到相应的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各级主管部门要通过调查研究、增加投入、项目扶持、市场建设等各种途径,切实解决好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农民增收,造福于民,把楚雄州云南红梨的可持续发展推向前进。

猜你喜欢
梨果楚雄州云南
计算机视觉算法的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梨果飘香富农家——山西省积极发展梨产业扫描
云南邀您来“吸氧”
梨果业劳动力现状与生产新模式探讨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2020年楚雄州青年作家创作会暨培训班”掠影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楚雄州迎十九大书法作品展作品欣赏
楚雄州迎十九大美术作品展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