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画好陶瓷上的山与水

2016-12-15 09:33刘旭东
景德镇陶瓷 2016年3期
关键词:青花布局山水画

刘旭东

摘要:本文试从布局、点与线、料的运用以及写生等对如何画好陶瓷上的山与水叙述了自己的看法,以期综合了解陶瓷山水画的艺术美。

关键词:布局点与线料的运用写生

一、布局

人们都知道,不管是什么画类,无论是西方的油画、素描,还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工笔、写意,还是中国亘古有之的书法,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布局。西方画往往会用到画面的每一个角落,从而更好地体现它的整体感和突出感。中国画则讲究留白,所谓留白,就是将其主体物在作画之前就考虑安放到什么位置,从而留白表现空间感和虚实感,我们作山水画时,首先会考虑到整个画面的布局,而不是完全依照一个特定的场景去画。有人曾经说过“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点跟中国的写意山水画有点相同。正因为我们是依照一个特定的场景进行自己主观的想象和抒发感情而去创作这幅作品,所以中国写意山水画中充分包含了作者的一些情感、内涵在里面。在中国写意山水画的布局中,有的地方重且密,是为了突出主体物在整个画面中极为重要的目的;有的地方用次于主体物的淡料去描绘,这是为了跟主体物的虚实结合,相衬而出;而对于有的地方索性不画,让其和主体物和次体物产生共同的虚实效果。通过这样的布局就很好地确定了整个画面的虚实效果。还有一点,就是点景的效果,比如说这个地方看起来有些空,那我们就可以在这个显得空的地方画上一棵小树或者一颗石头或者其他什么的,这个要依据作者的主观审美判断去决定;又比如我们觉得这个地方与另外一个地方的虚实感觉没有拉开,那就可以在那个你认为需要实点的地方按照之前的纹路再用重料加上一笔,这样就拉开了相近色之间的明暗对比的关系。前面说到中国写意山水画的布局可以有作者的一些主观思想在里面,所以不要求所画的和你所看到的某件东西一模一样,既然我们称之为写意山水画,其重点在于写意这两个字,所以我们看到的山和水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去缩小或者放大、或者改变一点形象。这样更加自由、更加有韵味,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符合我们中国人一直所追崇的一句话“自由之思想”,而万事万物一切顺其自然才是最美的。

二、点与线

山与水画于瓷器上,其重中之重,在于点与线的结合。所谓点,是以手中料笔的中锋把笔端自上而下、如同蜻蜒点水般点落在瓷器上;点表现的空间所展示的是料笔所运用的深邃和自我的心境。在山水绘画中,点的作用不仅仅是状物,更重要的是达意,其技法在于刚、柔、劲、枯、润、干、湿、大、小、浓、淡之中。从中也可品味到作者画陶瓷山水画的功底和修养。在传统的陶瓷山水画技法中,点可谓是千变万化。从点的形态来说,有斜点、有头点、有竖点;从技法形态上看,有浓料点、大小轻色点、淡料点、重料提醒点。点既是具象的,犹如碎石岩面上的附着体,又可以是抽象的,既像又不像,什么都可以代表,或者什么都不可以代表。但是点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错落有序,万变归宗的,那便是我们书法作品中所说的章法。点有分、合、聚、散之变化,在陶瓷山水画面布局中有时会出现过于松散的现象,便可在松散处点缀下;需要在画面上突出赏心悦目的某一部分时,巧用点,便可让这一部分实而显之,以畅快的笔法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因此,点在很多时候都是点睛之妙用,是指赋有灵韵,仿佛神来。线可达到分割空间的作用,陶瓷山水画是线的艺术,陶瓷山水画中主要由顿挫、粗细、转折、流畅、贯通来变化形态之美。线条分类有直线、曲线、长线、短线、实线、虚线、水平线等,每一种的表现形式都有其本身的蕴涵和美感在其中。

三、料的运用

说起料的运用,我们不得不说青花瓷的料的运用,因为青花瓷画得好不好,关键看怎么用料,也就是青花中说的应该如何分水作画。青花分水与中国的用墨很是相通,人们常说墨分五色,有“焦墨、重墨、浓墨、淡墨、清墨”等五种墨色之变化,而青花分水则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五种料色,在画陶瓷山水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山水画有近、远、密、疏等层次的变化,瓷画的特色在于画技而不单一决定于工艺,画技的好坏就要从看你用料的多少去判别。新彩的料性,笔者认为比青花的料性要容易掌握,因为青花的料性犹如墨色,全靠作者用水的多少去决定墨的色泽差异,而新彩这种色料是有颜色的,你只要根据画面的需要去适当填色即可。在新彩山水瓷画中,我们会根据新彩这种油料用海绵或者纸去决定它的深浅浓淡,这是与青花料极大的不同之处。青花料为水料,新彩料为油料,前者靠水来掌握,后者靠海绵去吸收拍打决定。前者画是釉下和釉中,后者画则是釉上。但是不管两者放在一起还是分开看,只要你用料得当,都会给人以美的效果而观赏之。

四、写生

写生乃一些绘画创新之根本,没有一定的阅历和历练是无法进行好的创新的,而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不断的创新,只有不断地去吸收新的东西我们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苏轼眼中的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杜甫眼中的山;“明月见天山,苍茫云海问。”这是李白眼中的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是辛弃疾眼中的山。不同的山有不同山的特点,不同的人对山也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见仁见智。古语有云“智者爱水,仁者爱山”这是赞美那些爱山水的士大夫、君子;也有“国破山河在”这是体现帝王眼中的江山。有的山柔情似水,细水长流般日夜在山间宛延穿行;有的山铁骨丹心,一枝独秀地鼎立在世界最高处;有的山似有似无,茫茫云海时时围绕着此山。每座山、每滴水都有自己的灵性在里面,如果不经常写生,不去见识各式各样的山和水,又怎么能知道古人那些诗句中所描绘的不同的山呢?如果不是因为写生能激发人们对不同季节不同事物的看法和理解,吴冠中老师为什么会用心去留意一年四季山水的变化呢?让我们随着前辈的步伐来感受着他们当年亲临其境山水问的乐趣,欧阳修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可见山水之吸引;曹操曰:“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可见山水之霸气;王维曰:“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可见山水之雅韵。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注定了山与水其灵气、其魅力在大自然独占鳌头。从生气勃勃的春天,到烈日炎炎的夏天;从秋风萧瑟的秋天,到寒冰凛冽的冬天,山与水似乎都在以不同的面目,绚丽的外衣来让我们体会、让我们感想、让我们回味。从而山与水的各种灵动、各种姿态,为我们仰之而画之。

猜你喜欢
青花布局山水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青花志展览
追寻青花的东方之美
青花·木 产品设计
布局著名变例典藏集锦
起马转中炮对屏风马布局探秘
布局著名变例典藏集锦
琵金顿珍藏的明青花将亮相苏富比
医疗布局决定未来
程灿山水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