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服务中信息过载的调查与防控机制研究

2016-12-15 11:44王娜郑巧伟
现代情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调查问卷微信

王娜+郑巧伟

〔摘要〕[目的/意义]为了缓解微信订阅服务中信息过载的现象。[方法/过程]本文构建了一套用于探究用户对分类机制设置偏好的指标体系,利用调查问卷从用户个人因素、信息特质、组织设计三方面开展调查与分析。[结果/结论]本文发现:用户普遍认为,当前微信订阅服务推送的内容存在重复、低质等问题,存在信息过载现象,且用户对微信订阅服务中的分类设置具有一定偏好。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建立微信订阅服务中信息过载防控机制的建议。[局限]由于本文仅仅是从理论方面提出了建立微信订阅服务中信息过载防控机制的建议,并未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微信;订阅服务;信息过载;调查问卷;防控机制

DOI:10.3969/j.issn.1008-081.016.10.008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1(016)10-0047-07

〔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For the sake of ease the information overloaded in the WeChat Subscription Service.[Method/process]In the article,it constructed a set of index system to explore users preference about settings in the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mechanism,and used our questionnaires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users individual factors,informational traits,organization design.[Result/Conclusion]It was found that:at present,users thought in common that some content of information in the WeChat Subscription Service were repeating and in a bad quality.The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 overloaded existed.Besides,users have their preference about classifying design,based on the things that were did above,this article was going to put out some suggestions about building the overloaded informa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 in the WeChat Subscription Service.[Limitatiion]There were some limitations as a result of that in the articl,it only put out some suggestions about building the overloaded informa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ing mechanism in the WeChat Subscription Service by words,without any experiment being done before.

〔Key words〕WeChat;subscription service;overloaded information;questionnaire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各样的信息散布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近年来,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得到迅速普及,移动社交软件逐渐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腾讯旗下的微信客户端推出的微信订阅服务,就是以后台操作者发布信息、用户被动接收信息的模式搭建的、被大众广泛使用的信息服务平台,该服务已慢慢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中。然而,在享受这种主动信息服务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用户也在承受着信息过载所带来的困扰。由于目前微信订阅服务尚未向用户提供信息分类机制,用户在获取信息资源时,并不能直接快捷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反而要被迫接受某些与自身需求无关的信息。那么如何有效地对后台操作者发布的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管理,使得信息得到有效利用,就成为了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

1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1国内外信息过载研究现状综述

信息过载是当代信息社会的普遍现象。信息过载的研究起源于西方,从20世纪初开始,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从60年代至今不断有学者投入其中深入探究,但他们更偏重于研究信息过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例如,早在1970年,学者Alvin Toffler 就已经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强调研究信息重荷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的必要性,同时,他也指出在信息重荷下可能产生的信息焦虑症。Richard Saul Wurman对此进行深度讨论,他认为,信息时代不是“信息爆炸”,而是“非信息”爆炸,或者是数据爆炸,信息必须能够被理解[2]。Orr in EKlapp讨论了信息过载和由此引起的厌烦问题。他认为,信息过载更重要的是信息降级[3]。Casey从管理学、传播学、心理学等不同领域归纳了信息过载研究的现状,分析了信息过载的内涵及影响[4]。

与国外相比,国内则更注重研究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于文莲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信息过载的形成,介绍了通过个人信息管理,提高信息素质,从技术、人文出发,采用多种策略解决信息过载的方法[5];蔺丰奇则在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应对信息过载的策略和建议,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和未来趋势[6];王娜等人系统分析了信息过载产生的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在研究个性化推荐机制对信息过载具有防控作用的基础上,构建了面向移动社交网站的个性化推荐机制的宏观架构,并进一步探讨了该机制关键模块的功能和关键步骤的技术实现问题。

19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网络信息呈爆发性增长。信息分类作为一种提高信息利用率的有效方法,被应用于各个方面,并得到不断地研究与改进。在国内,马捷等基于信息生态理论,探析了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平衡对网站信息分类体系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8];高翔在Twitter的信息分类的8Features法的理论基础上,结合了传统的卡方CHI统计量,引入了频度等因素,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9]。吴砥在承担学习资源分类与编码标准研制工作的过程中,对学习资源的分类和编码标准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提出了一套学习资源的分类与编码体系,实现了对资源分类与编码的优化[0]。

在国外,学者们更偏向于研究各种分类法的实质意义,Thomas Vander Wal在研究自由分类法的基础上,首先将“Folk”(民间、民俗)和“Taxonomy”(分类法)组合,第一次提出了“Folksonomy”这一名词,并且认为,自由分类法是“个人用户为了其检索的需要,对信息或对象自由添加标签的结果”];Mathes则认为大众分类法是基于用户标签而创造出来的一组标签信息分类方法,用户可根据个人需求自由地选择信息,使得大量网络信息分类变得更加容易[2]。Sh irky,C认为图书馆分类体系,使得对于任何一本新书,它的逻辑位置早已存在于体系中了,甚至在这本书出版前就已经存在[3]。

13研究现状评述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信息过载都较为关注,然而目前,尚未出现针对微信订阅服务中信息过载的研究,本文认为随着目前微信服务的普及与迅速发展,微信订阅服务中的信息过载问题值得重视。同时,国内外对信息分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已有分类方法的优化与分类方法的存在价值方面,目前尚未存在与微信订阅服务有关的信息分类机制的研究。随着微信订阅服务在人们日常生活里变得愈发重要,本文认为对大众使用微信订阅服务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用户需求,并探讨将信息分类机制运用其中,以提高用户获取与利用信息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该研究结论可为缓解微信订阅服务中的信息过载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调查问卷的设计

1调查问卷测试指标的构建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立足于现代网络环境的网络信息分类体系逐渐被建立起来,使得广大网络终端用户能够快速、有效地检索网上信息。但是目前的网络分类体系中既有传统文献分类法的网络版,又有各个网站自编的分类体系,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微信订阅服务中的信息服务方式,与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存在某些相似之处,因此,本文认为将网络分类法的编制技术运用于微信订阅服务中,具有一可行性。国内学者陈树年等曾从分类标准、体系展开层次、类目名称、类目排列、类目注释和说明、用户界面设计等方面论述了网络分类法的编制技术[4],由于分类法的编制技术与质量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本文认为可从这6个方面出发来评价网络分类法的用户偏好问题。研究学者吴胜等在信息质量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站信息分类体系质量框架,该框架包括正确性、适量性、可理解性、易操作、一致性等维度[5],本文认为可将这5个维度作为设置分类机制的标准,基于以上理论,本文构建了一套用于探究用户对分类机制设置偏好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表1用户分类机制设置偏好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分类标准分类标准的准确性、适量性类目名称类目名称的可理解性类目注释和说明类目注释和说明的正确性、可理解性、一致性类目排列类目排列的易操作性体系展开层次体系展开层次的适量性用户界面用户界面上信息类目的适量性

用户界面设计的易操作性

调查问卷内容的设计

MJ Eppler及J Mengis两位学者,曾经将信息过载产生的原因划分为个人因素、信息特质、任务及过程因素、组织设计及信息科技五大类别[6],结合用户当前使用微信订阅服务的基本情况,从信息管理视角出发,本文选择针对信息过载中个人因素、信息特质、组织设计这3个方面进行调研。基本思路是:先对用户使用订阅服务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用以发现当前微信订阅服务中的问题;然后,通过了解用户的偏好,探究如何制定有效且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分类机制,以达到适当地缓解微信订阅服务中信息过载现象的效果。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设计的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

①第一部分是对用户基本信息进行的调查,由4道题组成,包括对用户的性别、年龄、学历和所在地进行调查。

②第二部分是对用户使用微信订阅服务情况的调查,由15道题组成。问卷主要从个人因素和信息特质两个方面出发,设置13道单选题型和1道矩阵量表题,用来探究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1道多选题,在这道多选题中还包括一个开放式选项,用来征集用户取消关注某个微信订阅服务的具体原因。

③第三部分是用户对微信订阅服务中信息分类服务的需求调查,由15道题组成,主要用于了解用户对于类目设置、分类标准等方面的需求。调查问卷中共有3道多选题、9道单选题,和3道矩阵量表题,矩阵量表题主要用来探究用户对类目名称及其解释说明以及用户对类目界面的各方面需求程度。

调查的实施情况与信度效度分析

调查的实施情况

本次调查是通过“问卷星”在线平台对网络用户进行的在线调查,共收集问卷501份,其中有效答卷501份,有效率达100%。在参与调查的人群中,男性占4671%,女性占5329%(如图1所示)。调查人群年龄主要分布在20~29岁,占4869%(如图所示)。同时,本科以上学历者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为8017%(如图3所示)。

信度效度分析

本文使用SPSS210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得到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87(信度系数如果在08以上,则表明该测验或量表的信度非常好);得到的KMO值为0887(KMO值表示效度,对于KMO值,如果在09以上表示非常适合;08~09表示适合;07~08表示一般;06~07表示不太适合;05~06表示很不适合;05以下表示不适)。说明该问卷的信度和结构效度均很好。

3关于大众使用微信订阅服务获取信息情况调查的结果分析用户使用微信订阅服务情况调查分析

对于用户使用微信订阅服务情况,该调查问卷从用户对极个别微信号取消关注的情况入手,发现仅有2359%的人“没有”或者“少有”这种行为,进一步对用户取消公众号的原因进行研究,情况如表(由于是多选题,所以概率百分比的总合大于100%)。数据表明用户取消对公众号关注的原因主要是订阅服务所发布的内容并不全是用户所需要的。表用户取消对订阅服务的原因统计表

选项比例(%)发布的内容不够吸引人509发布的内容中,自己需要的太少6367对微信号推送的内容基本不看4651关注公众账号太多4491其它原因279

本文同时针对用户对微信号内容的满意程度进行了调查,即微信订阅服务推送的内容是否能有效地契合用户的需求,结果显示,仅仅只有22%的用户觉得微信订阅服务发布的信息满足了其自身的所有信息需求。综上所述,用户对目前微信订阅服务的信息内容满意度不高,这也是用户取消订阅公众号的主要原因。

1用户对微信订阅服务推送信息使用情况

在当今繁忙的社会环境下,大量被推送的信息如果不能及时阅读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信息堆积,使得大量信息不能被有效利用,为了了解微信平台中信息的使用情况,本次调查设计了问题“当微信号收集到的信息积累太多时,你通常会选择怎么处理”,结果显示,选择“看大部分”、“全部浏览”的用户仅仅占据全数的978%(如图4所示)。可见,用户对微信平台中信息的浏览比例并不高。

图4用户处理大量积累的信息时的情况分布图

本次调查还了解到,8962%的用户曾在不同的微信订阅服务上,接收到重复的信息,8064%的用户曾经通过微信订阅服务,接受到虚假诈骗、推广转发等低质信息。此外,当被问及“对于微信订阅服务上发布的商业信息(如公众号间的相互推荐、产品推广、集赞转发等)”、“对于不同微信订阅服务推送的重复的内容”的处理方式时,选择“基本不看”的用户占到了4331%、4072%,而选择“全部浏览”仅占据全数的16%、18%。这说明微信订阅服务中存在着大量重复和虚假的信息,从而使得用户一方面感觉到信息过载,而另一方面则对信息有较低的利用率。

3用户个人因素分析

Wurman认为,现代人在搜集信息时,很少深思应该阅读及不需阅读哪些信息,并耗费许多记忆空间于无用信息的吸收,因此,本次调查也从用户角度调研了用户对微信平台中信息的处理情况。当用户在未关注的微信订阅服务上获得符合需求的信息时,6168%的人有选择关注该微信订阅服务的倾向。用户关注的微信订阅服务越多,每天收到的推送信息也就越多,而此次调查显示只有1537%的用户认为关注订阅服务方便于信息的获取。因此,本文认为虽然目前的微信订阅服务在信息获取便捷性方面尚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但由于用户希望通过微信订阅服务来获取满足自己需求的信息,因此在关注微信订阅服务时具有盲从性。

通过调查用户“阅读到所需要的信息时是否会收藏”,发现有收藏倾向的人占到了7285%,可见,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会被用户留存以便利用。然而,当被问及“需要查询以获得有关信息时,会选择何种方式”时,仅有5469%的用户更亲向于使用“搜索引擎”(如图7所示),可见用户认为关注微信订阅服务这种被动获取信息的方式,对于满足自己信息需求而言效率不高,因此很多时候更倾向于利用搜索引擎主动获取。

用户对微信订阅服务中信息分类服务的需求调查分析本次调查从分类标准、类目名称、类目注释和说明、体系展开层次、类目排列、用户界面设计这6个方面探究了用户对微信订阅中信息分类服务的需求。

分类标准的需求

在分类标准方面,笔者根据用户的喜好对结果进行排名,如表3所示:表3分类标准需求排名

选项比例(%)关注目的,分为工作、学习、休闲等6327推送内容,分为摄影、音乐、体育等5289关注程度,分为特别关注、一般关注等4132更新时间,分为今天、近一周等3253自定义2994

调查显示6327%的用户喜好的分类标准是“关注目的”,即用户喜好根据关注微信订阅服务的目标来对相应的信息内容进行分类。

类目名称的需求

选项分数界面简单大方377易于查找信息385

由此可见,用户认为微信界面的简单大方和使用时的易操作性都很重要,即两者都属于用户对界面设置的基本要求。

4研究结果及建议

41研究结果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关于网络用户使用微信订阅服务情况的分析结果:

(1)当前微信订阅服务中存在着大量的低质信息,使得用户感觉到信息过载带来困扰,同时导致用户对信息的利用率低下。

(2)用户认为微信订阅服务在获取信息便捷性方面不高,更青睐于利用搜索引擎主动获取信息。

(3)用户对微信订阅服务中的分类设置有一定的偏好,如用户喜好根据关注微信订阅服务的目标来对相应的信息内容进行分类;用户认为微信界面的简单大方和使用时的易操作性都很重要;用户对于分类标准的数量、类目名称的设置方法、体系展开层次、单页面上的信息类目设置数量都希望能够采用自定义的方式。但用户对类目注释和说明、对类目排列的需求偏好较为分散。

4建立微信订阅服务中信息过载防控机制的建议

微信订阅服务作为一个信息服务平台,自建立以来,所发布的信息的种类和数量每天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信息污染、信息过载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用户对信息的获取。因此,对信息的有效组织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本文认为,要解决微信订阅中的信息过载问题,就要建立微信订阅服务中信息过载防控机制。由调查发现,用户普遍反映当前微信订阅服务发布的内容中存在大量重复、低质信息,它们的存在影响了用户对信息的获取,因此,本文认为设立监管机制能够有效提高用户对信息的利用;调查数据显示出用户对分类体系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偏好,因此,本文认为通过建立适合用户使用的、有效的信息分类机制,能够方便用户对信息的管理与使用。具体而言,为了缓解微信订阅服务中存在的信息过载现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建立微信订阅服务中信息过载防控机制:

4设立监管机制

目前,微信订阅服务平台上汇集了大量不同的信息,某些后台操作者为了增加浏览量、谋取利益,发布的文字往往参夹着欺骗性、误导性,严重损害用户利益。大量重复信息层出不穷,作者的知识产权不时受到侵犯。这样的低质信息也是导致信息过载、信息利用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认为设立监管机制是提高用户对信息利用率,缓解信息过载的重要方法。根据学者邵国川、李晓霞所提出的完善网络不良信息监管体系的建议[8],结合微信订阅服务的当前情况,本文构建了微信订阅服务监管机制的总体框架,如图8所示。

立法编辑信息(后台操作者)监管机构接受信息(用户)技术图8微信订阅服务中的监管机制的总体框架

该监管机制主要由3个要素组成:立法、技术、管理,具体而言:

(1)立法要素

不良信息对现实社会的冲击是巨大的。然而,从立法现状来看,虽然已经出台《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但针对微信订阅服务中不良信息传播的专门法律还很少,致使法律效力无法满足要求。当前政府应建立专门的网络审查追责机制,制定或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从法律的角度对传播信息进行规范,约束后台操作者自律,以达到对微信订阅服务中信息进行有效监管的目的。

(2)技术要素

如今,微信已有“人工举报制度”、“对敏感词汇、带有诱导性转发的信息屏蔽”等防止不良信息传播的技术方式,政府应在此基础上,鼓励进一步研发网络监管技术,帮助用户过滤、封堵更多的不良信息,控制用户对虚假诈骗、推广转发等等的低质信息的接收。例如,增加过滤关键词,自动使得访问者不能接触到不良信息,以及采用自动查重功能,保护后台操作者的知识产权、防止用户接收到大量重复的信息等。

(3)管理要素

本文认为应将重点放在源头监管。政府应有效控制不良信息的源头,对后台操作者发布的信息进行严格把关,通过立法及执法手段来严惩不良信息制造者,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足够的代价,以起到惩戒和警示作用。可以通过责令对其发布的不实内容、违法信息进行修改、更正、删除等措施来进行处理,但当犯错次数达到一定上限时,可以对这些屡教不改者实施强制性的封号处理,造成严重后果者,甚至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此外,政府也应进行相关的宣传、培训活动,使得微信社交圈里活动频繁的“微商”,改变其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惟利是图的形象,不以赚钱为目的,而盲目给他人增加信息压力,也让其它的后台操作者清楚地认识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向公众传播有益的信息技术和文化知识,与谋取利益相比更为重要。

微信订阅服务监管机制的3个要素中,立法、技术这两个要素分别与管理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管理部分,监管机构作为后台操作者与用户之间的一道关口,对信息进行审查、处理,以保证用户接收到的高质量的信息,是管理活动的核心部分,立法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的法规、为管理活动提供理论上的支持,技术部门则通过加强、改进信息管理技术,为管理活动的顺利执行,提供有力保障;反之,如果没有健全的法规、先进的技术,就很难保证监管机构的正常运作,从而影响管理活动的有效执行。

4制定分类机制

分类是对信息进行有效处理的一种方式,本文认为用户适用的分类机制的建设,能够缓解微信订阅服务中的信息过载,提高用户对信息的利用率。随着互联网和软件技术的成熟,用户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固定的服务机制,个性化服务成了用户生活的更高需求。通过调查可知,用户在类目设置、分类标准、类目数量、类目名称的设定等方面都希望能够根据自身喜好来自行定制,同时,考虑到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对于信息资源的理解和认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个性化设置更能够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因此,基于前文所述的调研结果,本文认为在建立微信订阅服务中的信息分类机制时应注意更多的为用户提供个性化选择的设置,具体如下:

(1)分类标准

在分类标准方面,经过问卷调查得知,用户最偏好的分类标准为“关注目的”,例如工作、学习、休闲等,因此,在制定分类机制时,应该从后台操作者与用户两个角度出发,在微信订阅服务信息发布的过程中,一方面,增加后台操作者对其所发布的内容进行分类的过程;另一方面,通过采集用户行为信息,分析、归纳用户关注目的的类别,作为建立和修改分类标准的基础。在用户接收信息时,对相应的信息进行自动归类。在分类标准数量设置方面,更多的用户希望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的增加或者减少,因此,笔者在制定分类标准时,将“关注目的”设置为默认选项,同时,考虑到用户后期可能会对其进行修改的情况,提供给用户“关注程度”、“更新时间”等备用选项,供用户选择。

(2)类目名称

调查结果显示,5289%的用户偏好自定义的类目名称,认为那样可理解性更高,4021%的用户偏好模仿多数门户网站设置类目名称的方法,例如军事、美容之类的,考虑到门户网站的分类方式已经成熟,且为用户熟知,因此,在制定分类机制时,本文认为可以在用户首次使用微信订阅服务中的分类机制的时候,询问用户“是否进行对类目名称的自定义”,如果用户选择“是”,那么在用户开始使用微信订阅服务前,就给予他们对类目名称进行自定义的权利,制定他们喜欢的类目名称,方便日后使用;如果用户选择“否”,则将类目名称自动设置为与多数门户网站一样。

(3)类目注释和说明

本次调查选择了从“与类目名称能够较为清晰地区分开来”、“表达准确”、“清晰易懂”、“简短扼要”、“格式统一”这5个方面来调研用户需求,结果发现,用户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本文认为可以通过给予用户对类目注释和说明的字数设置、颜色设置、位置设置,以及给予用户对类目注释和说明进行编辑等方面的权利,来使类目注释和说明达到正确性、可理解性、一致性的指标条件。

(4)体系展开层次

为了探究体系展开层次的适量性问题,本次调查关于单个大类下属的体系展开层次数量的问题,4092%的用户希望能够按照具体情况,自行增减,3054%的用户希望展开层次的个数在2~4个之间,因此,本文认为可以采用与类目名称的设置一样的处理方法,在用户首次使用微信订阅服务的时候,询问用户“是否进行对体系展开层次的自定义”,如果用户选择“是”,那么让用户在开始使用微信订阅服务前,自行设置体系展开层次,方便日后使用;如果用户选择“否”,则将体系展开层次根据具体情况定在2~4个之间,同时,给予用户后期修改的权力。

(5)类目排列

对于类目排列,在问卷中出了“按首字母从A到Z”、“按访问频率,访问次数多的优先”、“按近期大众关注程度,热门的优先”、“按内容的重要程度,自行决定”等选项供用户选择,调研结果显示,每个选项所占比例相差较小,即用户对类目排列的偏好各不相同,因此,可以在用户首次使用微信订阅服务时,询问用户所偏好的类目排列方式,根据用户选择的情况,进行相应的类目排列。若用户选择“按访问频率,访问次数多的优先”,且用户是第一次使用微信订阅号服务,则根据后台数据中各个类目的访问次序,来对此用户的类目进行排列,其他时候,则根据用户近期使用微信订阅服务的访问信息的次数,进行从次数频繁到次数较少来排列;若用户选择“按近期大众关注程度,热门的优先”,则参考每个类目下微信订阅号发布信息的阅读量,来排列类目。

(6)用户界面设计

针对用户界面设计,应保证信息类目的适量性与界面设计的易操作性,由调研可知,用户希望能够根据手机屏幕的大小,对单个页面上所显示的信息自行增加或者减少,以获得更加舒适的视觉体验,因此以参照上文提出的方法,在用户首次使用时,对用户进行询问,在使用前,给予用户设置与修改的权利。同时,界面简单大方、易于查找信息,也属于用户对界面设置的要求范围,但用户对它们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可以通过让用户自行设置类目之间距离、类目的字体和颜色等,满足其相应需求。

5结语

当微信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移动社交软件时,微信订阅服务作为一个获取信息的平台,也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每天都有大量信息通过微信订阅服务不断地涌现出。面对大量信息,用户往往感觉超出自身认知水平,从而出现了信息过载,本文认为可对微信订阅服务中的信息进行分类管理,以方便检索利用。因此,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可用于了解用户对分类机制设置偏好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当前用户使用微信订阅服务主要情况,以及用户对信息分类机制的设置偏好,继而根据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微信订阅服务中信息过载防控机制的建议,以期对解决微信订阅服务中信息过载问题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本次调查对象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29岁、学历主要在本科以上,对于其他年龄段、受教育阶段的用户所知甚少,还有待于后续的进一步研究,此外,本文只是从理论方面提出了建立微信订阅服务中信息过载防控机制的建议,并未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这也需要在以后进一步深化研究。

参考文献

Toffler A.Future shock[M].New York:Bantam Books,1970.

[2]Wurman,Richard Saul:Information Anxiety[M].New York,Doubleday,1989.

[3]Klapp,Orrin E:Overload and Boredom:Essays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M].New York:Greenwood,1986.

[4]Casey CJ.Coping with information overload:the need for empirical research[J].Cost and management,1992,(4):31-37.

[5]于文莲.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过载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20(11):51-54.

[6]蔺丰奇,刘益.网络化信息环境中信息过载问题研究综述[J].情报资料工作,2007,(3):36-48.

王娜,任婷.移动社交网站中的信息过载与个性化推荐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15,(8):190-194,176.

[8]马捷,闫明,靖继鹏.信息生态视角下电子商务网站信息分类优化研究[J].情报科学,2012,(3):360-363,407.

[9]高翔,基于混合特征的微博信息分类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3.

[0]吴砥,赵姝,杨晓露,等.学习资源的分类机制与分类标准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1):56-60,79.

]Thomas Vander Wal.Folksonomy Explanations[EB/OL].http:∥www.vanderwal.net/random/entrysel.php?blog=1622,2016-03-08.

[2]AMathes.Folksonomies:Cooperative Classif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hrough Shared Metadata[EB/OL].http:∥www.adammathes.com academic 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 folksonomies.html,2016-03-08.

[3]Sh irky,C(2005)Ontology is overrated:Categories,links and tags[EB/OL].http:∥www.shirky.com writings ontologyoverrated html,2016-03-08.

[4]陈树年.网络信息分类法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2,(3):54-57,80.

[5]吴胜,张智光,张长江.网站信息分类体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6):58-61,82.

[6]Eppler M J,Mengis J.A frame work for information overload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EB/OL].http:∥www.bu.l un is.ich l cerca/bu l/pubblicazioni/com/pdf/w pcao30./pdf,2016-03-08.

Wurman,Richard Saul Bradford,Petered.Information Architects[J].Library Journal,1996,121(16):120.

[8]邵国川,李晓霞.网络不良信息监督管理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4):142-145.

猜你喜欢
调查问卷微信
微信
微信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分析
微信
微信
微信